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滇南彝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其是滇南彝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滇南彝族的一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再现了滇南彝族传统教育思想,并主要表现在辛勤劳动与坚强勇敢、积极斗争与尊敬长老、团结友爱与共同发展、为人诚实与正直善良等几个方面。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中的这些教育思想,曾对滇南彝族生存、劳作、繁衍、发展、生息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并有利于促进滇南彝族地区"五个文明"建设及实施滇南彝族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彝族毕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探讨毕摩的权利义务、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过程,充分肯定毕摩传统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根据现代教育的方针、要求和目的,提出现代毕摩教育的理念,明确毕摩的权利和义务,使彝族毕摩更好的传承彝族文化,为彝族地区教育扶贫、教育脱贫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彝族传统道德在彝族青年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传统道德在彝族青年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吉侯嫫阿华彝族传统道德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脱胎于原始社会,成熟于奴隶社会。在几千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彝族人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彝族的思想观念及言行都根深蒂固地受其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  相似文献   

4.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进行的非正规社会教育模式,即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二是在专门的教育设施中进行的专门教育模式,即学校教育。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凉山彝族学校教育发展缓慢,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前,还徘徊于现代教育的门槛外。因此,在民主改革前,非正规的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教育。彝文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同时产生的,在彝族历史社会中存在的“伙得玛得(养教之地)”,就是原始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马史火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2):36-38,5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彝族人民经过不断探索、反复总结,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但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这些教育理论对彝族地区教育教学实践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承载着先人创造和累积的文化财富及丰富经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传承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实现的,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文章从教育人类学视角对彝族剪纸进行研究,从彝族传统剪纸的传承路径、特殊价值以及对人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探析彝族传统剪纸文化传承对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当今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认为当今凉山彝族人正处在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现实环境里,提出凉山彝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需求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兼谈彝族教育发展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早期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进入阶级社会后,彝族社会主要靠家支来维系。各个家支为了生存,就必须重视教育。毕摩作为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常常被家支头人请去做教师,并成为头人的幕僚。因此,家支教育中浸透了毕摩文化,而毕摩文化也对家支统治及森严的等级制起到了维护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家支教育不存在了,但毕摩文化对彝族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还远未消除  相似文献   

10.
毛丽娟  丁莉 《成长》2020,(4):14-14
教育是强国之根本。我国从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国民受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政策大力扶持。近年来,全国各地院校开始开展信息化建设,有些学校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也有些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举步维艰,例如彝族人民聚集地的学校。本项目试图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彝族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提出今后彝族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彝族婚礼中,音乐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热闹特别的彝家婚礼。彝族婚礼中的不同音乐,表现了婚礼中的不同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在场人的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12.
毕节彝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工程应用型人才,其中本土本民族人才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彝族工程应用型人才是特殊的应用型人才,他们能够适应本民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具有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出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并长期稳定服务于彝族地区。相对于教育体系整体来说,毕节彝族地区的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为彝族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生源少、质量不高、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的问题,这就要求从推进毕节彝族地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毕节彝族地区产业和教育融合、加强彝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相关实践实训平台建设与运用和以自由充分发展理念统领培养过程等方面优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相似文献   

14.
西南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全民参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彝族群众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既有共性,同时也各具特色。彝族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突出的特色是产生于现实生产劳动与社会互动实际,并具有健身、教育、娱乐、交往、凝聚、道德与历史熏陶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彝族水文化是彝族在千百年来世代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传承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总和,是彝族传统文化中以水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综合体。彝族水文化有“逐水而徙”“、缘水而生”“、崇水而敬”“、取水而净”“、治水用水”与“因水而治”等主要内涵。彝族水文化极富现代生态价值,在水环境恶化、水问题频出的今天,应加强多学科协作,全面挖掘、整理和传承彝族水文化精髓,以早日建成边疆民族地区生态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不落夫家习俗在中国南方许多民族中普遍传承,关于这一习俗的产生原因和性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不落夫家并不是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阶段的产物,而是聘娶婚出现后,聘娶婚与自由择偶婚俗复合所产生的一种特殊习俗,即举行结婚仪式后,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渡,夫妇由偶尔同居转为共同生活,女子的居住地由娘家完全转移至夫家,婚姻缔结的全部过程才算完成。  相似文献   

17.
《周易》蕴含着丰富精深的教育思想 ,《易·蒙》则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就《易·蒙》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进行探析、阐释 ,以期能为在现代学校中实行主体性教育提供理论资源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服饰中的刺绣是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彝绣作为楚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手工艺术,是彝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彝绣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不足之处也越来越明显,其图案、形式、材料、色彩等各方面的设计都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彝绣如何进行拓展,彝绣的再设计和再探索值得认真的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的西部,从商周到秦汉时期,活动着一个起源于什勺氏,而彝文献称之为“蒙确舍”彝族先民的集团,称作“格沓部”的哀牢九夷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什勺、米靡、武僰氏祖的加入“,六祖”系各支的汇入,使这一族群集团愈发壮大,为后来的南诏统一祖国的西南边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父子教育在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道德教育、性别意识教育、勇敢教育、生产技能教育、家支意识教育、宗教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上采用个别谈话法、榜样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交替施教,教学场地较为灵活,大多在日常家居生活中的间隙时间进行,也可以在农牧生产或亲友集会时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