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为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谈论的热点话题,过于注重知识灌输的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课程改革的绊脚石;高中化学新课标明确提示我们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的三维立体式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注重如何有效的获取化学知识以及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从事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凭借自身多年化学教育教学的实战经验,在本文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形式,着重阐述"学-练-讲-用"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教师要努力转变观念,以适应教育改革带来的冲击。本文作者从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化学的教材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化学的教师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人才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认识观;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化学的知识观;高中化学教师要改变化学的课堂观;高中化学教师要改变化学的评价观八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进步随着中国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提升,在不断发展的时代带领下,社会对学生们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倘若保证我国能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保证将来有综合性创新人才的支持。所以当今 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育方面至关重要,对于高中化学课堂,它主要强调带领学生们进行化学实验训练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 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逐渐实现高中阶段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价值,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能力,打造出创新型人才。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韩建德 《考试周刊》2023,(10):141-144
将劳动教育与高中化学教学融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和化学技能的理解,拓展化学思维,二者相互促进,统一于核心素养的达成过程。将劳动教育与高中化学教学融合,要创设开展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劳动素养和化学素养的融会提升。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广西新课程改革进入第四年,使用新教材的高中生也只毕业了一届,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教师大力探究。广大一线教师必须真正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模式。而化学的课改更是面临更大挑战,从去年第一届课改的广西高考化学平均分比以往骤然降低及这几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科的各级画线分数逐渐降低的现象,不难看出化学科教师的压力山大,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创新高中化学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源动力。因此教师需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发达教育技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交流,甚至师生角色互换,通力合作,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作者总结出几点创新高中化学课堂模式的实例,以供大家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资源,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化学史的教育功能,积极探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化学史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本文就近年来将化学史融人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成功经验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效课堂在高中化学中的构建,可以大大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帮助高中学生加深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师应当进行合理科学的备课,这也是打造新型高效课堂化学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本文针对高中化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华颖 《教师》2013,(12):86
高中基础教育中要反映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特点,要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高中化学教师来说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一、认清形势,更新观念(1)渗透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关注STEAM教育,STEAM教育是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STEAM课程也可以根据情况渗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实现STEAM教育。本文对高中化学中STEAM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一、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性1.时代发展需要高效课堂时代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因此,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大力改革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应该付诸实际行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确保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研究表明,高效课堂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2.改变高中化学教学现状需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要求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新课程确立了以科学素养为本、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如何将新课程的基本要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就需要教师理解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要求.通过教学设计,将学生过去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利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设计并灵活运用,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高中化学课堂教育模式也采用知识授课加实验教学的形式,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实验的创新性发展,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引进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符合课堂教育发展的全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周惠富 《成才之路》2012,(36):47-48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性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自身教学实际,采用探究、设疑与迁移教学的手段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曹维 《教师》2010,(30):72-72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但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课堂积累对比、联想总结和探究式学习等方面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取双基双基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形成探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达到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新课程改革成功实现了从偏重知识教育向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的转变,实现了从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转变。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课堂教学仍然是实现新课程化学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能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新课程化学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摆在我们高中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曾参与九年级化学的新课程改革,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工作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下面就结合自身的实践初步谈一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一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在教学内容、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尤其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创新,包括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的科学化。谨以化学教学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曹维 《教师》2010,(27)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但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课堂积累对比、联想总结和探究式学习等方面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是:化学实验绿色化;实验教学绿色化;化学实验微型化.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化学素养,我将先从化学素养的涵义着手,分析高中化学素养的内涵,从而给大家介绍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在面向全体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深受传统教育模式及迫于升学的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不强.因此,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际,主要介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一、化学高效课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