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炎冰 《垂钓》2002,2(11):29-31
悬坠钓组对钓饵的状态要求极高,钓饵沉得快或慢除了由钓组去控制外,钓饵本身的重量变化、即它的溶散效果也是影响钓饵沉得快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宿含雨 《钓鱼》2008,(19):14-15
钓鱼的第一步是找底,先得知道水有多深,然后才是打窝。底坠钓组找底简单,坠重,只要没有水草和障碍物,任何位置都能到底。抛钩,浮子沉得看不见就往上移;漂着不往下沉,往下移,一般上下推移3次就能找到底了。悬坠钓组是先调标,后找底,能不能精确找底决定于浮标的调和钓饵重量。  相似文献   

3.
孙晶 《钓鱼》2006,(8):13-13
我来解释怎样手竿底钓鲢鱼,但不是所谓的“蒙鱼术”。我们在正常钓鱼中,如在池塘或水库垂钓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窝子打的很好,水面的鱼星很多,明显是鱼进了窝,可就是没有正常漂汛,左等右等就是钓不上鱼来,可把人急坏了。其实,不仅是一般初学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连许多钓了好多年的高手在钓鲢鱼时也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提竿不小心会蒙上一条或两条鱼的也有,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手竿底钓鲢鱼的饵必须是雾化很好的。在这里请注意,它并不是颗粒状的雾化,而是几乎肉眼很难看得清的白色的像豆浆般的雾化,所以基础饵一定是非常细的。其…  相似文献   

4.
秦犁 《钓鱼》2005,(24):24-24
菜籽饼沤久了,变酸、发臭,用它打窝,能钓鲢也能钓鳙,这在池塘用不着多费心思,鲑来钓鲢鳙来钓鳙,钓底钓浮都一样。但在大水面,在放养浜钓,钓深和钓浅就不同了。水深3~4米,钓半水和上层,多鲢鱼,钓底,则鳙多于鲢。由于两者的钓组没有区别,选择鳙鱼除了精于炼饵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程宁 《中国钓鱼》2003,(3):17-17
1.钓加速:指专钓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的信号。钓加速和钓截杀有相同之处。只是钓截杀一词出现在1996年,当时钓浮还未流行起来。所以说当年所说的钓截杀,是专指钓离底,而如今的钓加速是指从钓离底到钓半水以上,只要是钓鱼中途抢饵,造成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的信号都可以称  相似文献   

6.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7.
黄英忱 《垂钓》2002,2(6):19-22
钓浅、钓深,钓荤、钓素,钓底、钓浮,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会有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8.
台钓不论是搓饵钓底,还是拉饵钓底,尤其是拉饵钓浮,都离不开拉丝粉。拉丝粉就是俗称的面筋,是将小麦面粉,经过揉洗,去掉淀粉,剩下小麦蛋白,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成为我们钓鱼所用的拉丝粉。拉丝粉黏性极强,在我们掺对饵料时,拉丝粉起着黏和作用,钓饵里掺对上拉丝粉,抛竿时饵料不散,入水后饵料开始雾化散落,最后拉丝粉和少数饵料残留在钩上,在水的作用下,漂漂荡荡,既能诱鱼,又便于鱼儿吸食入口。  相似文献   

9.
底钓调标     
王怀斌 《垂钓》2006,6(11):17-19
现在讨论浮标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关于浮标的调钓。本人虽也谈过浮标,但从未谈过浮标的调钓。今天也来凑个热闹。这里我只说说钓底时浮标的调钓。 浮标调钓,首先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调钓浮标目的是什么,调的是什么,钓的又是什么,也就是说调钓浮标的本质是什么?调钓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垂钓前调目的设定,二是调标后钓目的设定。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鲢鳙属中上层鱼类,也就是说它们活动或觅食主要是在中上层水域,这是鲢鳙的习性,下底索饵对于鲢鳙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垂钓者们最习惯、最方便、最快捷的垂钓方式则是用手竿底钓。人们喜欢钓底,而鲢鳙喜欢“悬吃”,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呢?那就是选择陡坡。在陡坡上钓鲢,饵能触底,对钓手来说是“底钓”,而对鲢鳙来说则是“悬吃”。这既方便了垂钓者,又方便了鲢鳙,正是“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11.
李益  昕东 《垂钓》2010,(8):40-41
说到蘸饵,让人不由得想起从前的“摇三摇”,它与悬坠钓用饵的雾化饵几乎相当。悬坠钓依靠雾化诱鱼,蘸饵也使传统钓法具备了雾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传统钓法在野钓中的特点是采:用粗线卧底钓,较大的浮漂加硬饵。优点是抗风、流能力较强,对付大鱼有成效,缺点是在不同自然条件下要适合钓所有的鱼种,钓组的灵敏度就显得不够了。尤其在水体较肥、闷热、气压低等自然条件下垂钓,因鱼吃饵动作很轻,传统钓组很难反映出鱼讯,致使鱼获量直线减少。而台钓法则有钓组灵敏度高、雾化饵诱钓结合功效大、起鱼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刘定龙 《钓鱼》2010,(12):22-23
夏天手竿钓鲢鳙很容易。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浮钓还是底钓,只要你用了略有雾化的饵,哪怕是大比重的喂鱼颗粒饲料、颗粒状鲤鱼商品饵、粗片状的超诱和麸类的饵料,只需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在单位时间里保持一定的用饵量,要想不钓鲢鳙都难。  相似文献   

1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2):20-21
寻鱼层悬钓:是一种从下层往上引的诱鱼速钓技术。垂钓者在施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1 当你在正常搓饵或拉饵底钓时发现,鱼标在立稳下沉时就出现停顿、上升的漂讯或是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这都是鱼儿离底截食的反应。2当你在实施正常的底钓时,由于误将鱼儿诱集水底大多或是遇到从未被钓过的鱼儿对饵的哄抢等,造成在抢食的过程中,将钩饵推来拱去,搅得窝底浑浊不堪,只见漂动不见上鱼。遇到上面这两种惰况,你就得采取寻鱼层悬钓战术。及时将鱼标下移3-5厘米,缩短水线使双钩饵离底,避开底层浑浊区,寻找鱼儿吃食最佳的水层,这样既解决了漂讯乱的问题,又提高了上鱼速度。如果还出现鱼标未沉到位就有讯号,你仍须继续下移鱼标,直至寻到能连续不断上鱼的水层。这种由下往上的纵向诱鱼悬钓技术,是最常规的钓法,也是多数钓手喜欢采用的一种较为稳妥的诱鱼速钓方法。钓手能始终了解鱼层的高度及走向,并能主动根据其变化而随之应对。  相似文献   

15.
刘定龙 《钓鱼》2010,(17):22-23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12,(17):18-20
钓快鱼四种钓法——钓底、钓离底、钓行程、打浮,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交叉运用,谁也不会一种钓法钓到底,之所以如此与诱鱼有关。“台钓”前坠钩沉底钓底层鱼,与此配合诱鱼都是底诱。  相似文献   

17.
任志新 《钓鱼》2004,(11):13-13
钓离底是悬坠钓法在竞技比赛或池钓时经常采用的一种主动找鱼的战术,但能否用于野钓水库、江河等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少有人提及。笔者近日的一次钓鱼实践又一次证明,在天气不好时改底钓为离底钓不失为继续获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钓鱼》2008,(20):26-27
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赵巍 《中国钓鱼》2003,(7):15-15
一、何为“手竿置底钓法” 在溪河中钓鱼,有两种最基本的钓法——静水钓与流水钓。静水钓与池塘中的钓法基本相同,都用漂来反应鱼情;流水钓,则分为用漂的流水钓和不用漂的手竿置底钓。用漂的流水钓只适于缓流,而手竿置底钓则可以在急流中施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