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把小学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表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确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弘扬。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新构建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部分体育教师却片面地理解为“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学生的快乐为中心”,导致了极端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马淑好 《河南教育》2005,(10):37-37
新课标赋予了体育与健康课新的内涵,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去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  相似文献   

4.
1 转变观念 抓好体育课程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性质,摆正了《体育与健康》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的位置,把“健康第一”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既反映了整个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课程建设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来考虑课程建设;建立从生物、社会、心理、自我教育、养生、健康等多角度的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整合,是通过以体育与健康为主体的专题研究,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及实施作了初步的理论设想,旨在顺应我国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为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成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的新发展,教育部将中小学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并于2000年12月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称新大纲)和《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了学生的健康意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田径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理念,构建新的田径课程教学体系,从田径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学、课程的评价以及田径课教学实施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玉民 《考试周刊》2010,(2):132-134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力求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体系.以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应有明确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真正把改革的实效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任超  左敏 《课外阅读》2011,(7):118-118
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目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以落实,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解读“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淮南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分析了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改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结论:《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教学指导思想为依据,着力解决场馆器材设施的缺乏、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变、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合力形成不够、其它学科和课外体育活动产生冲突等问题。建议:加强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以学习研讨方式促进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合力的形成;课程安排时需要给学生预留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分析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特征及新变化,提出体育教师在实施指导纲要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最不易领会和理解的就是三个目标,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了解这三个目标的实质和内涵以及它的关系,对从事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教师理解和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单一而导致课程评价功能缺失的不足,着眼于课程构建的整体观,提出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应涉及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各个方面,并结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分析探讨了对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以及学生和教师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意义和方法,丰富和充实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提高师资水平、改变传统观念 ,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与努力下 ,以学生自主选项形成教学主体群 ;根据教师专业优化组合建立教学指导集体 ;将健康体育项目集群分类组建教学活动区域 ;把健康评价、卫生保健直接服务到课堂教学 ;增加科学检测机构 .从而使公共体育课更好地体现“健康体育、快乐体育”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本文从课堂具体情况着手 ,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分析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因素 ,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50年来体育教学历程进行回顾,对各个时期的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对“健康第一”的提出到初步实施的历程的曲折、争论和困惑进行反思,以加深对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京 《教育学报》2002,(7):17-19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快乐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论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优缺点,列举国内外比较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议和经验,提出适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内容之一,是体育课程课改的主要创新部分。本文就营养与身心健康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论述涉及营养与心理健康;营养与身体健康;营养与智力三个方面,为高中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施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学校在保证将疫情阻挡在校门外的同时,还应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到教育系统各个层面,提升我国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利用好《体育与健康》课作为载体课程,实现健康与体育从理念、情感、形式、内容等多维有机融合。从强化体育服务于健康的理念,教学目标锚定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的提升,教学内容注重健康与体育知识、技能的糅合贯通,课程设计基于能力的培养,学业质量评价体现习得、活用、探究的过程和结局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途径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