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1.逢蒙(古人名):嫦娥奔月传说中的人物,应读作“逢(p偄ng)蒙”。2.朝歌(古地名):商朝都城,应读作“朝(zh仭o)歌”。3.妲己(古人名):商纣王的妃子,应读作“妲(d偄)己”。4.伍员(古人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即伍子胥,应读作“伍员(y挷n)”。5.句践(古人名):春秋时期的越王,应读作“句(g嵀u)践”6.墨翟(古人名):战国时期思想家,应读作“墨翟(d姫)”。7.南宫适(古人名):春秋时鲁国人,应读作“南宫适(ku惏)”。8.樊於期(古人名):战国时秦国人,应读“樊於(w懕)期(j墿)”。大观599.郦食其(古人名):汉朝人,应读作“郦食(y尙)其(j墿)”。10.赵衰(古…  相似文献   

2.
郎、朗、琅三个字读音相近,字形相似,不少同学常常会误用,这里介绍两种辨析方法。一、辨意义1.“郎”有两个读音:①l偄ng,本义是指邑名,春秋鲁地。后来用作官名,例如“侍郎”、“员外郎”等。又作男子之称,例如“郎君”、“情郎”。②l劋ng,屎克郎,一种昆虫名称。2.“朗”:l?睿?本义是明亮,例如“晴朗”、“明朗”。又借用来形容读书的声音清晰、响亮,例如“朗读”、“朗诵”。叠用形容读书的声音,例如“书声朗朗”。也形容明亮,例如“朗朗乾坤”。3.“琅”:l偄ng,本义是指像珠子一样的美玉,现在指清脆响亮的声音,多用于形容金石相撞…  相似文献   

3.
〕yī是“一”字的标准读音,然而在具体的普通话交际中,还读作yí、yì、yi、yāo。一字读作yāo,除单说用于赌博外,一般是不能单说的,经常用于一个至少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词短语中。由“1”字组成的数词短语,读yāo时没有计数功能,只有称代功能。一字的读音yāo日渐固定,可以作为异读音明确下来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 ,学名是 :Solanumthbero sum。茄科植物。《辞海》 :“俗称 :土豆、地蛋、洋芋”。《现代汉语词典》说也有叫“山药蛋”的。有些方言中 ,又叫 :“洋山芋、番薯、洋番薯、番人芋、番人番薯、荷兰薯”等。这些不同称呼词汇学上叫做“同义词”。“地蛋”和“山药蛋”是一种比喻 ,马铃薯当然不是蛋。“土豆”也是比喻 ,“土豆”和“地蛋”中的“豆”和“蛋”是喻体 ,“土”和“地”是对其生长环境的描写 :在土中 ,在地下。人们认识未知事物的时候 ,是把它们纳入已知事物之中来 ,于是马铃薯就成了蛋成了豆中的一种了。马…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提了茶蝇喂蚂蚁”一句子,其中这个“茶”字,我认为是搞错了,应为“苍”。为了慎重,我去查了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散文选》第一册,在第77页顺数第8行中发现,确实是“苍蝇”,是课本上印错了。此其一。其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34页第一行里有“确凿”一词,课本注释①对“凿”的注音为“z偄o”,对该词的释义为“确实”。教这课时,有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是读‘z偄o’呢,还是读‘zu惏’?”当时,我茫然了…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2,(7)
番薯即甘薯,也称红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Z1):34
正番薯即甘薯,也称红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8.
江安县怡乐镇麻衣小学张骑:《精彩的马戏》中两次出现“跷跷板”一词。我认为,用“翘翘板”更妥贴些,因为“翘”是抬起、举起和向上之意。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你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翘”是个多音字,读作二声时是抬起的意思,主要指抬头;读作四声时是一头向上仰起的意思。“跷”的基本意思也是抬起,主要指腿。问题不只在于从两个字的  相似文献   

9.
刊中版     
编辑部 :五年制《语文》第七册第5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 ,有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 ,文中是注“xi啨”音 ,意为曲折不直的意思 ,可与“家”相配调读“xi偄”音 ,在教学中笔者还发现有相关用书注“xi偄” ,且要求组词。此音《现代汉语词典》没有 ,笔者还查阅了《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 ,无“xi偄”音 ,倒有“y啨”音(指斜谷 ,陕西一地名)。请问 ,语文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斜”字到底念什么好?若以语文课本为准 ,那么“xi偄”音何来?福建福鼎管阳学区西阳小学陈维新□教育资源如何开发所有基础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七年级下册中,收录了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指珍珠鸟)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句中的“垂蔓”一词,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读作“chuíwàn”,并且告诉学生这样分辨“蔓”字的读音:当“蔓”字作动词用的时候,读作“màn”,当“蔓”字作名词用的时候,读作“wàn”。从而在学生的期末考试答卷中,也把给“垂蔓”的“蔓”注音为“màn”的判错。这样分辨“蔓”字的读音是否正确呢?…  相似文献   

11.
某出版社出版的《数学课堂作业(六年级下学期)》有这样一题:“读出下面各数:206000000、1200004000、2.0743、53/(40)。”其中的数1200004000到底怎么读?我校数学老师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读作“十二亿四千”,理由是万级上全是0,这4个0不读出来。第二种意见认为应读作“十二亿零四千”,理由是读数规则  相似文献   

12.
番薯     
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般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你们是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10)
番薯即甘薯,也称红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网络用法取其谐音"翻书",是网上阅读的意思.有专门的此类网站,可免费试读,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4.
番薯     
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般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你们是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 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 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  相似文献   

15.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鱼鲔”为“大名冠小名例”。即“鱼”为大名,“鲔”为小名。本文沿用其“大名”“小名”的旧概念,而论述的是《诗经》中结构与之相反的语言单位:大名缀小名。如《周南·汝坟》“鲂鱼(赤页)尾”。其中的“鲂”为小名,连缀在后的“鱼”是大名。笔者在研读中发现,《诗经》的注释者对这种语言结构时有误解。为了确切地理解诗的原意和这种语言现象,今不揣鄙陋,对三百篇中的大名缀小名这一语言结构的成因及注释等问题作些探讨。一、大名缀小名的正解欲正确理解大名缀小名这种语言结构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与技能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许多对话中、文章中数字会频频出现。一基数词读法1. 表示二十以上的数字读时先读“几十”,然后再读“几”。如:25 读作twenty-five 36 读作thirty-six 57 读作fifty-seven 99读作ninety-nine 2. 百位数与十位数或个位数(缺十位数时)之间读时要加and。如:597 读作five hundred and ninety-seven 306 读作three hundred and six 3. 1,000以上的数,先从后向前数,每三位加“,”号。读时第一个“,”为thousand, 第二个“,”为million,第三个“,”为billion(美式)、thousand million(英式)如…  相似文献   

17.
榜样     
某幼儿园中,一个三岁的幼儿骂老师是“苕货”(方言,指一个人傻),老师很惊讶。待晚上家长来接孩子时,便将此事告知其母,并善意地提醒她不要让孩子学脏话。谁知这位母亲拉过孩子说:“小屁嫩子,傻鸟哈,敢骂老师。你个苕货。”看看得老师惊诧不已。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汉字中,有一些字很特别,也很有趣,你注意到了吗? ①日历上有两个很常见的字“廿”、“卅”,人人都知道它的意思,但你会读吗?是读作“二十”、“三十”吗?  相似文献   

19.
一日上课,听到一位学生口答一道应用题:“操场上还有‘二’个同学。”这里把“2”读作“二”,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不如读作“两”顺耳。“2”到底读作“二”还是“两”?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二”和“两”虽然都代表“2”,但用法却不同。先说说“二”,它在以下几种位置上出现。第一,数数时单说。例如0、1、2、3、4、5、6……就可以读作:零、一、二、三、四、五、六……第二,在复合数词中充当系数。比如“二十”就是由系数词“二”和位数词“十”组成的复合数词。常见的系数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相似文献   

20.
“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是两个常用词语,意思一样,都是指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先看其中的“意料”一词。《汉语大词典》释“意料”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的估计”;《新华词典》释其为“事先的估计”,并例以“出人意料”;《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例子有:意料之中/乎意料/料不到的事。可以看出,三部词典对出意“意料”的释义是一致的,都是一种事先的估计。从所附的例证看,“意料”一词的基本用法有二:一是可以相对独立地使用,如“不可意料”、“意料不到”;二是与其他词语结合成固定的词组使用,如“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