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行记     
过了长江便到了江南。在许多关于江南的文字中,我知道江南是那种古雅、恬静的水乡。上海,也算是江南吧,但是她又不是本真的江南。可以说她是一个汇合体,南方北方在这里已经没有明确界限。“留学上海”是一个非常“大”的说法, 但是仔细想想我也算是一个小小“留学生”了。  相似文献   

2.
悉尼寻工记     
郑徽 《中学生百科》2011,(20):58-60
留学承载着自己的梦想,也同样寄托着全家的希望。而留学打工,一方面可以减轻父母负担;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切实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成为许多留学生学习以外的任务之一。洗盘子、收银员、清洁工……留学打工给人的印象不是那么美丽,找工作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但是,在悉尼的郑徽同学以她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也是一种成长。  相似文献   

3.
1920年,珊娜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她是个私生子。珊娜懂事后,发现很多人都对她投来歧视的目光,小伙伴们也都不愿意跟她玩。在别人的心理暗示下,她变得越来越自卑,不愿意与人接触……珊娜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位牧师。珊娜听母亲说,这位牧师非常好。别的孩子一到礼拜天,便跟着父母走进教堂,她很羡慕。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偷偷地溜进教堂,躲在后排凝神倾听。牧师讲:“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结果,只是人生过程的一段经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远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珊娜被牧师…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向导向导楼方红(女),浙江诸暨人,中国留学生.她在报纸上看到招聘向导的广告,立即报了名.“我愿意为自己国家的代表队尽一点义务.”她说. 中国队到达时,组委会没有来得及通知楼方红.她听说后,第二天就找到了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泡了几年,总以为咱这帮人赚的是外钞,就算是没有以前的洋买办阔气,好象也不应该比那些赚“内钞”的更寒酸才对。近些年回国次数一多,才发现留学生可没以前风光了。早些年,留几年洋,读几本书,就算个人物。要是再拿一个博士学位,那就更是名符其实的留洋学者了。现在世道还真变了。留学生回国,人家关心的不是有没有“脱”,是不是学者,而是有没有开什么工厂或公司,做成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购买兰花时,我认识了黎语.她是一个花农.她说,她的梦想是出国去学习先进的培植技术,将世界各地最美丽的植物都种到自己的花圃里.我觉得很搞笑,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想出国留学,这不是异想天开吗?不过,她请我给她推荐一些英文资料,我还是尽心尽力地为她找了一些参考书.因为那类书我多得没地方放,送给她只当是做个顺水人情.没想到,这几年里,通过自考,她取得了大学文凭,又苦学英语,雅思考了6分,最后申请到了澳大利亚的一所农业学院的留学生资格.  相似文献   

7.
递进式     
杨琍琼  滕异珊 《音乐世界》2007,(12):158-159
遇上一个人一个过来人.也是我的一位良师对我说:"要珍惜,珍惜你爱的人!"因为遇上一个你爱的人是多么的偶然!据说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是五十亿分之一。遇上一个你爱的人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爱上她之前,我一直在等待。在人群中找了她好多年,那是多么孤独的日子!在爱上她之前,我在心中千万遍刻画她的形象。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必有她的存在,必有她成为我的一半、我的太阳.必有她容纳我并拥抱我的一切。我知道她在前方的某个路口或某个站台等我.然后出其不意的走过来.出其不意的和我相识相知。就这样.我很孤独很快乐的走在这条路上。就这样,我们在某个黄昏某个雨后相逢,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在岁月的记忆中.没有留下"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也没有留下"噢.你也在这里吗"的轻叹。就这样.我拉着她的手.拉着这美丽的孤独,不需要言语的叙述.仅仅是意念的融流,我们却获得了永久。这是多么的难得!因此,要珍惜!  相似文献   

8.
在多伦多许多公共汽车司机不报站名,以致一不留神就会坐过站。这一点也不夸张。很多留学生和移民初到多伦多时,都有过坐过站的经历。上个月的一个周末,一位姓叶的朋友到我家来玩。她是个留学生,刚到多伦多时间不长。住在FINCHSTATION附近,到我住的地方需换一次车,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在电话里明细地告诉她要乘哪路车,在哪里换车,并介绍了换乘站及我家所在街道的名字,附近的标志物,然后开始准备午饭。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消息;一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消息;两个小时后,她终于出现在我家楼下,一脸郁闷—果然是坐过站了,差点坐到终点…  相似文献   

9.
考察1908年由浙江官方组织的考录欧美留学生问题的整个过程,对命题、组织、考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那批参与考选的留学生学习生活与思想.从历史纵向的角度,研究了紧随浙江“省派”之后两次“国派”庚子留学中浙江籍学生的情况.并以多维视角,对近代浙江重要的向西方选派留学生事件进行了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位非常奇怪的老师,别看她是厉害的语文名师,可她却是个"数盲".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对时间卡得非常准.认识她五年来,我从没见她迟到过一次.每次跟家长见面,她说几点就几点,只会早到,不会晚到.她做起事来,也是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干净利索,像个"女汉子".不过,当她讲起课时,一向守时、麻利的李老师就像变了...  相似文献   

11.
郭际 《教育》2007,(32)
派遣海军留学生,是清政府在军事教育上所推崇的。早在1887年3月,清政府就向英法等国选派了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共35人,主要从福州船政学堂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教育市场的日益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出国门,加入到小留学生的行列。具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国外的教育制度了解不深,对出国留学前该做什么准备也不是很清楚。为此,在本期的留学播报里,我们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的Heather Elliott女士以她自身的经历来对美国中学课程做一个简单介绍,各位中学生朋友可以参照国内的课程设置及要求进行一番比较哦!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她有十五岁了,名叫乔安娜,是个快乐而又和善的人。她父亲非常爱她。而她也非常爱她的父亲。她没有兄弟姐妹,她的母亲在她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红楼女儿中,史湘云形象无疑是非常鲜明动人的。有很多人拿她同薛宝钗和林黛玉作比较,认为她既没有薛宝钗的世故圆滑,也没有林黛玉那么悲观尖刻,非常好相处。薛  相似文献   

15.
为她点个赞     
今天我要点赞的这个人,不是明星,也不是名人.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她已经年近40,却还想读博.她说,那是她的梦想;她还说,人就应该像计算机一样,经常给自己升级.从她读博的那天起,我就被打入了冷宫:她往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外面的世界仿佛都不存在了;她忙忙碌碌地做好饭菜,刚把我们叫到桌前吃饭,她自己又坐回电脑跟前……  相似文献   

16.
一天早上,我刚到校门口就有两位同学跑来说:“老师,我们班的王燕在上学路上骑车时摔了跤,还流了不少血。”王燕,那不是三(1)班的班长吗?一个非常外向、很有礼貌的同学,每天在校园里只要见到老师,她肯定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是挂在她嘴边的常用语,老师戏称她为“开心果”。王燕不仅有礼貌而且成绩也在年级遥遥领先,是初三年级中的佼佼者。虽然我没有教王燕,但对于王燕的为人我非常清楚,她是一位人见人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17.
李娜退役     
周鲁成 《初中生》2015,(24):38-39
2014年9月19日,唯一一位获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亚洲网球球员李娜在其个人微博上宣布退役并发布了告别信.就像在信中所说的那样,李娜对自己的网球生涯没有遗憾.“非常满意自己的网球生涯,也非常自豪,现在退役是最好的时间,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回顾她的职业生涯,李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她对网球事业保持激情,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骄傲,也为她祝福.一起来读一读她的这封告别信(节选)吧.  相似文献   

18.
我最幸福     
打开电视,手中的遥控器无意中搜到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女孩儿在讲述她的经历. 女孩儿身材小小的,脸上带着微笑,眼里却闪着泪光.我还没听清她在说什么,就被她的微笑和泪光吸引住了.女孩儿正在讲述她上学时的一段经历,"当时是冬天,特别冷.我趴在教室外的墙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出来.我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怎么都不会呢?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把答案喊了出来.教室里的老师一直没有发现我,听我一喊,感觉非常惊讶,推开门,出来看.我吓坏了,就从墙上掉了下来.老师被我的行为感动了,就把我领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咱们就收留她吧,每天让她和你们一块儿上课,不告诉学校.就这么,我上完了小学."  相似文献   

19.
毕业班的期末考试,我担任监考。这考试,只是个形式,他们的毕业证书早已经做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过几天就发。学生当然是知道的,所以,考卷发下去不一会儿,就呼呼啦啦地交卷了,教室里只剩下一个女学生,还在埋头做题目。她每做完一道题,就要抬头看我一次,眼神里流露一丝不安。女孩头发黄黄的,当然不是染色的那种;人比较瘦,也不是减肥减的那种,可她的眼睛很明亮。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2日,新年的钟声余音未尽,正在上高三的冷绶箴就踏上了奔赴英国伦敦的航班。她要孤身一人前往英国那样一个充满诱惑但又绝对陌生的地方去留学。你猜不到吧,这是一个在出国前,连碗都不会洗的娇娇女。这里,就要把她介绍给大家。不过介绍的内容不是她不会洗碗,而是她如何从一个不会洗碗的娇娇女,成长为拥有许多朋友、处处为家里人着想、非常懂事与能干的留学生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