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背影︾琐谈文/刘彬荣林珠图/李宽朱自清的《背影》是平中见奇、朴中见巧的艺术精品。它的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的事情,用的是平常的字眼;但是,读着它,你不能不被它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8,(2)
学完《背影》一课,我被朱自清笔下父亲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背影》之所以能够历久传颂且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并不是靠华丽的文字或高超的技巧,而是凭借其所表达的真情。通过"背影",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激。针对《背影》这篇文章,我  相似文献   

3.
孙惠 《现代语文》2013,(11):43-44
一个转身,一个父亲的背影,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沧桑与真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经典美文,它所选取的题材是生活中常见的父亲送别儿子离去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王吉灿 《现代语文》2014,(2):148-149
在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不但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范本,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范本,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散文。《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表现父子之情的作品,同样也是一篇优秀的写作指导范文,通过《背影》的写作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爱的传承     
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原来,不止是父亲,儿子的背影也一样感人。  相似文献   

6.
《背影》“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①的经典主题,多年来已在诸多的文学史和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定论,文本中的父子亲情被渲染的天衣无缝,而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朱小坡之间却存在着长时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当《背影》已问世22年后,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②。仔细品味这段话,我们会发现其中大有蕴意。“泪如泉涌”真切地写出了父子…  相似文献   

7.
《背影》这篇抒情散文,叙述的是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行的情景,展现出劳碌奔波,老境颓唐的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慈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中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笔叙写了一件平常然而深深印入脑海的事实。文章以“背影”作为线索贯串全文。“背影”的四次出现(两次虚见,两次实睹,或略或详,或浓或淡),被评论家誉为“文眼”、“主脑”。这篇课文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体味。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界对《背影》的解读则涌现出异彩纷呈,更具有文化深度性和思想自由性的观点。而我觉得《背影》经典就在于它首先是抒真情,表真意,才会感人至深。在这个真心实意的基础上,其他种种解读才更加丰满。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背影》不仅写出了父子相互之间的深情,也折射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及忏悔。  相似文献   

9.
《背影》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平实中潜着愤懑,朴素中含有激情,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背影》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背影》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  相似文献   

10.
我教《背影》安徽铜陵五中李茂堂语文姓“语”,所以我咬文嚼字教《背影》。首先引导同学们补足题目: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接着扣紧五句话儿,四次背影,三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组织教学。朱自清先生记叙父亲说的五句话,平...  相似文献   

11.
唠叨进行曲     
自从读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脑海里总是闪现着“父亲”那蹒跚的背影,还有那袋蜜味芬芳的橘子。“父亲”那笨拙的脚步虽然有点滑稽可笑,可那却是父亲对儿子爱的丈量。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真情实感”便会想到朱自清的《背影》,它可谓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典范之作。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3.
致父亲     
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月台送行,语言朴实,却情深意长。到最后,火车启动,父亲还坚守月台,目送儿子远去。作者胸中涌起无限敬爱之情,可始终没有开口说爱,直到多年以后,酝酿出一篇《背影》。面对父亲无声的爱,不如试试写写信,直抒心臆。  相似文献   

14.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蜚声文坛的力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抒情的名篇;文章“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231页)字里行间闪烁着人性的精光,激荡着感情的回流;五十多年来,凡是读过《背影》的读者,都被文中宣露出来的脉脉温情所打动。产生这  相似文献   

15.
1925年10月,诗人朱自清在清华园创作了《背影》,同年11月22日发表于《文学周报》第100期。该文一经问世,就载誉恒久,广为流传,品评之语迭出,褒扬之辞不绝。《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不过的生活小事。但是,读着它,你不觉沉浸于文中的父子之间至亲至爱的真情,更叹服于作者的精雕细刻而又归朴返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6.
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一次桔子,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经朱自清倾情演化,成为了文学经典,常读常新。但是,为什么其他人所写的此类文章没有成为名。作,而《背影》却打动了几代读者呢?教好《背影》,先要读出《背影》的背影。  相似文献   

17.
1925年10月,诗人朱自清在清华园创作了《背影》,同年11月22日发表于《文学周报》第100期。该文一经问世,就载誉恒久,广为流传,品评之语迭出,褒扬之辞不绝。《背影》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不过的生活小事。但是,读着它,你不觉沉浸于文中的父子之间至亲至爱的真情,更叹服于作者的精雕细刻而又归朴返真的艺术功力。一、真挚含蓄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影》一文能达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描写自己的父亲,选择了父亲的“背影”这一特殊的视角,不仅体现了作家独辟蹊径、匠心独运的艺术功力,也与作家感情表达的需要有关。首先,在父子关系由疏而亲的转变过程中,父亲的背影起了关键作用。料理完祖母的丧事,作者与父亲在南京勾留一日,然后到浦口乘车到北京,父子又将分别。作者重点描写了父亲为自己送行,对儿子细心周到、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对一个已经20岁、北京已经来往过三次的儿子来说,父亲琐碎、细致的关爱确实显得有点多余,然而通过它表达出来的父子之情的人性美却是普遍的、神圣的,永恒的,决不是多…  相似文献   

19.
王冬梅 《课外阅读》2011,(8):130-130
一、到底是学生情感缺失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经典名篇,文中父亲为儿子爬月台买橘的背影,感动了几代人,它已成为最精彩最动情的定格,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在作者、读者的心中。因为它是感情的浓缩与展现。  相似文献   

20.
叙述与描写     
叙述与描写。都是表达方式。关于叙述与描写的关系,叙述好比一条线。描写是这条线上点的放大。叙述又好比流水.描写则是激起的浪花。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整个叙述并不复杂,就是作者回想起两年前父亲送自己去车站的情形。但从描写来看.则突出了途中相送那个背影。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后.又为儿子买橘子。正是在这个场面中。出现了父亲那感人的背影。“走到那边月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