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教育界有过一场关于留学教育问题的争论。争论由弹劾清华学制对留学美国学生的遴选公平问题引起。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派送留学生及留学教育的国别选择问题。争论的实质是:留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助力还是阻力?造成留学教育问题的原因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争论目的是:探索中国留学教育的方向与道路。争论的结果是:留学教育的宗旨、方向和政策发生了变化,留学教育因此得以改进。争论提供的历史借鉴是: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关系问题以及留学生归国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服务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当代留学教育研究的重大命题,需要我们做出时代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留学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中共领导层的留学生更是以其耀目的光辉吸引了世人的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留学生不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群体,而且以其整体的形象形成了共同的特征,尤其表现在留学目的上,他们高度一致,都是以学习他国经验探索中国改革道路为终极目的。与此同时,他们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特殊的留学背景,在党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世纪的最后20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前后,安徽省的留学教育有其宏观背景。安徽省于30年代前后制订了相关留学政策并强调留学管理。30年代前后的安徽留学教育呈现出一些特点:留学生数量不多,但在全国并不落后;自费生多于公费生;男生多于女生;留学生生源籍贯集中在合肥、桐城、歙县等少数文化和教育发达地区;培养了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晚清至今,中国留学生约百万之数。从1948年中国第一批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产生至今。中国共有院士1600多名。中国院士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杰出代表。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说明:一,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留学运动,随着政治局势的变迁,留学国别和留学规模起伏不定;二,留学生是现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促进者;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多反映在科技领域;四,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的普及,中国的留学教育将最终成为不具有任何特殊性的常规教育,归国留学生并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晚清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美和留欧教育开启了留学教育之风。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留学教育是它对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幼童赴美留学和船政局派遣的留欧学生是晚清政府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开展及分析留美与留欧教育二者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有利于得出对留学教育的评价,进而引起对当今留学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学习活动进行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收获。本研究选择留学生课堂学习这一微观视角,依据学生发展理论和课堂学习环境理论,以清华大学在校留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堂学习环境对留学生教育收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留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存在差异,韩国留学生、"分离"教育模式下的留学生以及不以中国为留学首选国的留学生群体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显著低于其他留学生群体;课堂学习环境感知对留学生的教育收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向西方发达国家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从其规模和持续时间来看,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从其所学习内容方面来看,也几乎包含了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来看,早期留学教育也是中国历史上所从未有过的。近代中国的历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留学生的历史,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渗透在了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的近代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早期留学教育对中国科技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群体是1920-1930年代国内市政改革实践的中坚力量.由著名留美市政专家孙科领导的广州市政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城市政府,实现了市政体制的历史性创新,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城市制度的蓝本;由专门人才执掌市政既是近代城市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20世纪以来先进国家市政进步确立的共同原则.留学生群体对国内市政改革实践的积极参与使城市政府的专门化程度得到提升,科学化管理成为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留学生群体吸取了先进国家市政进步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合署办公、突出城市特色和发展方向等措施,使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总之,留学生群体在1920-1930年代的市政改革实践中促成了民国时期的城市面貌发生较大改观,为推动城市近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留学生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从以往单一培养人才的功能,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而且成为发达国家扩大影响力的利器。作为一个科技实力并不强大,本土高等教育也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在致力于成为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目标的指引下,马来西亚通过采取与外国大学开展多样化课程合作,不断调整和制定新的留学政策等有效措施,外国留学生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科学家群体.本文对该时期科学家群体的一些基本问题——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以及留学经历、精神特质等--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它在多个层面上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中国出现了新的留学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80后”、“90后”加入留学大军,使海外中国留学生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这一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相伴而生的留学生群体.属于“改革开放的一代”,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具有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往在研究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中,一直比较忽视一支重要力量——留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起码说,很少把留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其在语文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清末兴学,派遣留学生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大而言之,先后形成过三次:甲午战争失败...  相似文献   

14.
边童 《留学生》2010,(10):54-55
当代文学大家钱钟书和夫人.作家、翻译家杨绛曾在20世纪30年代留学英国牛津大学.他们那段留学经历至今读来令人难忘,亦会给新一代留学生以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留学生问题一度是文学界、史学界评说的热点,即使时至今日,作为一个理论和现象问题.它仍是学术界不可回避的。本文以中华民国时期的政府为背景.在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给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对留学政策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留美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以揭示留学教育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优惠的留学政策,吸引学生的留学选择.近十余年来,韩国政府制定出系列的留学拉力政策,有效促进了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借鉴韩国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我国留学事业的发展,需要扩大中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完善"一站式"的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的留学生群体分析(1921-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1-1949年的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留学生占据着很高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北洋政权和国民党政权中的留学生相比,其政治留学的色彩甚于知识留学,堪称近代留学生大潮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的留学生由留日、留欧、留苏三个群体构成,他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党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在革命进程中的命运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苏学员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产生于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其成员均由于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接受了斯大林的反对托洛茨基的思想。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中开展活动,针锋相对地反对苏联当局的政策,策动中国国内的托派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理论思想上的支持,其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整肃,成为导致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运动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东阳  哈巍 《教育与经济》2021,(2):13-20,39
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但有关来华留学教育的经济红利还有待深入讨论.借助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积累方面的比较优势,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进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能够发挥积极影响.基于1999-2017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出口还是进口方向,来华留学教育均表现出了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出口方向的影响更为明显.分项目来看,非学历项目的影响要大于学历项目.这一研究发现对于调整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优化留学教育奖助体系、提升高校教学培养质量、培育来华留学跨国网络有着积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教育服务中,留学生教育是最具产业化性质的服务贸易形式。近六年来,韩国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人数中持续居于首位。随着韩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韩国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不再简单的是为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改变自己的教育背景等初级留学目的,而有了深层的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