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云涛 《科教文汇》2020,(8):105-106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职虽然是职业学校,但和其他学校一样,都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也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一名文化传承者和领路人。  相似文献   

2.
郑伟丽 《科教文汇》2012,(20):95-9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书法教学、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等方式,努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让学生在源远流长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体验崇高的情感,领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力量.信息技术渗透力极强,是传统文化教育最便捷的载体,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更好、更系统地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让高科技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岳团 《知识窗》2020,(2):80-80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国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让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教育的载体,因为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常常会包含许多民族文化方面的东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始终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发展给高校语文民族文化精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大学语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也成为大学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鲜明的中华特色,在高职学生的为人处世和经世治学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高职学生素质现状的分析,人文素质低下是不争的事实,高职院校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应该重视对三个课堂的打造:第一课堂是课堂教学,应深度解读文本、营造课堂氛围;第二课堂是实践活动,应认真策划组织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第三课堂是网络学习,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新技术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中医养生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对此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中医养生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对此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的爱国思想、正确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道精神,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项丽 《科教文汇》2009,(28):83-83,93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区别其他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造就既珍惜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精神、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琳 《知识窗》2024,(2):111-113
各个学科都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体育课程也不例外。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具可行性,因为体育运动、体育精神等能涵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基于此,文章论述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高职体育教学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并探索高职体育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欧阳清媛 《知识窗》2014,(22):78-78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与沉淀,体现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文言文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语文教学改革历经十几年,文言文教学仍停留在以教师讲为主的模式上。  相似文献   

14.
余桂霖 《科教文汇》2010,(11):86-87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都需了解、继承和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精粹。而语文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我们点燃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火炬,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文化底蕴、培养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同时也可以促进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本文通过论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提升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都需了解、继承和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精粹。而语文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我们点燃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火炬,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文化底蕴、培养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同时也可以促进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本文通过论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提升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春来 《科教文汇》2011,(20):19-19,24
中职学校受“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文化课的教学.更淡化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从中职学校教学现状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出发.对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期能引起中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更好妯玲挥传统文仲的精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大意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学生感受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可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全面提升自身文学修养。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现高中阶段传承传统文化的困境,最后根据相应问题提出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传承观念的重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水平、深化教学方式的创新三点建议,突破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所处的困境,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侯海燕 《知识窗》2023,(10):39-41
“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语文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工匠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高职语文教学以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挖语文教育这块主阵地的价值与功能,是“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语文学科的使命。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是高职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天然优势的体现。文章以“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为出发点,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意义、面临课题、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魂。当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受重视。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场所,有能力、也有必要利用自身优势,做一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内在涵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薇 《科教文汇》2014,(26):48-49
幼师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现在的幼师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没有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本身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方法枯燥单调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在幼师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包括:依据教材,积极发掘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