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九月书市,大量“青春读物”进入书市,和依旧在畅销不止的“我为歌狂”系列一起,渐人佳境,一路高歌,成为本月书市的又一大特征。只不过,九月书市上的“青春读物”不再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充分意识到“青春读物”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品牌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拳擦掌,开始全力进入分食“青春读物”这块“奶酪”。 《天生我才》(2003年7月版)是上海人民社的又一续篇,  相似文献   

2.
回顾与总结本次书市,文艺类图书作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阅读文本与近年来畅销读物的重要来源,其在本次书市上所呈现出的种种现象是任何关心中国图书市场的从业者所无法回避的.在本次书市期间,我又参加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天津的一系列与书相关的活动,直接感受了图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生产者(作者)、制作销售者(出版社)与消费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书市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某处展馆内的陈列或讲演,历经十五载风雨,其本身的内涵或许已经发生了可观的衍变与延伸.  相似文献   

3.
万凌云 《出版经济》2003,(12):32-33
财经读物的迅速成长仅是书市上这两三年的事,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财经类读物在书市上实际销售所占比例的庞大和可观,财经读物的异军突起,并快速成为书市销售上的"大块头",时间之短和成长之快一样令人吃惊、令人兴奋.  相似文献   

4.
财经读物的迅速成长仅是书市上这两三年的事,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财经类读物在书市上实际销售所占比例的庞大和可观,财经读物的异军突起,并快速成为书市销售上的“大块头”,时间之短和成长之快一样令人吃惊、令人兴奋。 “贫血”的本土财经读物 然而,说到财经读物,却又不能不坦承的一点遗憾是,财经读物市场一直是“洋人”的天下,欧美,尤其是美国作者的引进版读物成为书市上此类读物的畅销主流,就说2003年的上半年吧,《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基业长青》、《管  相似文献   

5.
在2003年,各出版社的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数字”读本的出版上,形成一轮出版潮,这些“数字”读本涉猎的内容,多为社科励志类读物,从就业、学习、待人、接物、处世、生活、阅读、教育、爱情、家庭、旅游……可谓五花八门,有点有面,无所不包。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书市上“数字”读本的风暴将会愈演愈烈,并极有可能造就2003年成为书市上罕见的“数字”读本年。  相似文献   

6.
刚从充满异域风情的新疆参加书市归来,对这一场文化与旅游的盛宴,身体与精神的滋养仍觉余绪悠长.媒体对于书市积极意义的描述每年大略相同,而出版社参与书市的快乐与销售效果的疑问也同样在延续着.有人甚至主张取消书市,因为对出版社来说,书市的功能在退化,而参加的成本在增加.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书市,可以看到有些大社、名社其实只租了一个小小的摊位,而各个集团的摆设却仍然是气派大方.普通读者的渴求与出版社的成本昂贵似乎是历届书市的永远之痛.愚也不才,突发奇想,想如果书市通过以下"歪点子",也许会皆大欢喜,名效双收.  相似文献   

7.
近一二年来,看不到兄弟出版社寄赠的年度《选题计划》了。《选题计划》从互相交换到彼此封锁,出版社的竞争之烈可见一斑。我以为,各出版社之间互换选题计划,利大于弊。利在何处? 一曰可以避免出书重复,不使内容雷同的读物充斥书市。二曰可以开阔编辑视野,互相借鉴,借他社之“石”,攻本社之“玉”,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三曰可以增加图书印数。一个引人注目的选题,是一本读物在问世之日能否获得好评的基础的基础。因此,独家出版,印数必定可观,竞相发行,结果适得其反。个  相似文献   

8.
1988年5月29日至6月8日中国图书联合发行公司与北京36家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一次降价书市。在为期11天的书市上,接待读  相似文献   

9.
首都第一届社科书市和全国第三届科技书市于8月23日闭幕。这两个书市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都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计。从两个社办书市中,人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社办书市,大有可为。 (一)出版社联合办书市,不失为开辟多渠道发行业务的一条渠道。由于各出版社的本版书品种多,备货足,能最快地投放新书,所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买书的需要。在这次书市上,  相似文献   

10.
财经读物是这两年书市上的“红人”,从小打小闹的陪衬角色中走出来,今天的财经读物是书市上真正的“红花”。“红”到什么程度,从出版的热度和阅读的指数都可见一斑,一个“全民阅读财经书”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软肋之一:馊掉的“奶酪”说到财经读物的流行或者泛滥,不可不提《谁动了我的奶酪?》,“奶酪”的滋味实在是鲜美,它使得名不见经传的中信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名动天下,千金万金买不来的名气、品牌却通过一本书轻易地得到了。而通过“奶酪”我们更熟知了“颠覆”一词。当中信社将“奶酪”甫一推出还未形成“风暴”和“神话”之时,一系列“奶酪的颠覆版”,如晨鸟出林铺天盖地,以令我们眼花缭乱的速度冲向书市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一本“奶酪终极版”:《奶酪够了。》。这一路的“奶酪”下来,让我们领教最多的就是“颠覆”这两个字,“颠覆”是不是可以作为新世纪书市(或文坛)的“第一词”?。一些基层书店设立的“奶酪专架”为陈列“变种”的“奶酪”不得不一再扩容,这种明火执仗的赶尽杀绝的做法,很快使“奶酪”变硬、变馊、变臭。一段“奶酪”的财经神话也就此终结。但不管如何,凭借“奶酪”起家并声名雀起的中信社终就意识到了财经书的无穷魅力,其他出版社也...  相似文献   

11.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第七届全国书市定于今年11月6日~18日在深圳市新华书店新落成的书城大厦举行。书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深圳市文化局、广东省新华书店、深圳市新华书店、深圳市益文图书进出口公司承办。届时书市将邀请境内出版社(含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社)700家,县以上新华书店和部分规模较大的集体书店1500家,地市级以上图书馆(含大专院校)、团体购书  相似文献   

12.
书市归来     
书市归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蔡克难997年12月12~14日,第八届全国地方科技出版社图书定货会在湖南长沙的省展览馆内举行。书市归来,回想那两天的所见所闻,我分明地感受到科技出版在适应图书市场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届书市上,成套图书和大部头的实用型图...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书市可归于营销四要素中的渠道要素,今日的书市更看重的是促销要素,它不再是单纯的订货会,已经演变为出版业展示产品、沟通联络、搜集信息、拓展市场、推动读书和零售的平台,完全不能用传统的投入产出比来盘算书市的得失.那么,在此情况下,出版社和编辑去书市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健康类图书的出版,一直是科普图书出版中的热点.从笔者亲自参加的2004年和2005年的几个全国性的书市和图书订货会来看,除专业出版社如科技出版社和医药卫生出版社外,一些非专业的出版社出版这类图书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在新疆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书市期间,全国各出版社将有10多万种最新版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精品期刊参展。作为这次文化盛会的主办者,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新疆各出版社,策划出版一批最新最优秀的出版物,扩大新疆版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影响,为全国书市增光添彩。在新疆各出版社紧锣密鼓地组织参展全国书市的时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图书发行公司和福建省图书批销中心于六月十日至十九日共同举办了首届社科、文艺书市,68家出版社计万余种图书参加了展销,各出版社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书市活动。  相似文献   

17.
半月掇闻     
第十二届全国书市在昆明开幕 本届书市9月15日上午在春城昆明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开幕。中央宜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茂林、本届书市名誉主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本届书市顾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发了贺信。 本届书市在布展规模、图书数量及展销订货摊位等方面都超过了前11届书市。书市共展示精品出版物10万余种,在1300多个展位上,各种读物、音像制品琳琅满目。此外,还邀请了欧美,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参加书市。  相似文献   

18.
没有畅销书的出版大户──对第七届书市的反思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清田第七届全国书市虽已落幕,但通过对书市每天销售情况的分析,可发现一个令编辑们思考的问题:没有畅销书的出版社为什么居然也能成为销售大户?这些出版社又是靠些什么书登上销售大户排行榜的?这些书为什...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自1980年开始举办以来,今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书市已经是第15届了。全国书市出落成一个会搔首弄姿的美人儿了。规模越来越大,展位越来越多,特装越来越炫,功能越来越多。各参展出版集团、出版社费尽心思,各出奇招,随着全国书市展示功能的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重心放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1月8日,新形势下“三农”读物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出版社、金盾出版社承办。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