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上好大学语文课应有创新意识,本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形象生动的授课语言、语文课堂要有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艺术的美感;才能在创新中确保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课程应以学生需要为基础,通过提高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教师能动性等途径,努力调动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为此,必须让学生明确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的内容,掌握大学语文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101-103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却面临着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及学科本身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就必须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大学语文摆在重要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其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生知识的累积量,更表现于学生人文素养及道德情操的提升度。充分认识该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对教师授课内容的选择、授课方法的采用等,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其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生知识的累积量,更表现于学生人文素养及道德情操的提升度.充分认识该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对教师授课内容的选择、授课方法的采用等,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是一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知识奠定坚实基础的主要课程,那么,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呢?本文立足本校实际和笔者的教学经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编教材、巧设情境、营造校园氛围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大学语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需要加以创新变革,要面向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实现对大学语文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创新,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突显出大学语文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羽  孔苏 《现代语文》2014,(10):20-22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作用与意义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能力、增强他们的人文修养、更好地使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但目前中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课,大学语文目前处于一种“学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尴尬状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的语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充分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大学语文课程建构成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道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课。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大学语文如何摆脱目前的尴尬境地,激起大学生朋友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大学语文应以兴趣为抓手,以情感为内容,以美育为导向,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接受知识,受到启发,从而实现其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的人文素质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学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但是,"大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现在的大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大学语文"的学习;学校为安排更多的课时给专业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不惜压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当代"大学语文"的教学原则,对当代"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首先表现在大学生无课后阅读,尤其缺乏阅读原典的习惯,仅靠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其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本身存在学科缺陷,讲授非本专业的课文时不能深入;最后是大学语文课时量被一再压缩,无法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将当前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微课、慕课授课方法引入到大学语文教改过程中,这已成了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效果欠佳。大学语文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师资队伍现状的矛盾,中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期待都要求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示范讲授,学生自主学习、讲课,教师点评并深入讲解的方法,对提升学生兴趣、能力和教学效果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结构失衡,甚至出现"贫血"现象;人文情感冷漠,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人生价值困惑与责任意识淡薄。要实现大学语文崇高而美好的教学目标,必须彻底改变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不良现状,通过精选教材,科学地编排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程序,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改善传统评价办法,建立激励评价机制等措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优势,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只有改革课程授课模式才是出路。明确《大学语文》“语文本位”的课程性质,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文学史知识+人文素养+文学鉴赏”三位一体的授课理念。通过把生动传奇的故事作为授课线索,把教学内容与音乐有机融合,讲究授课篇目内在的文学史的系统性,以及结合职业教育的专业属性特点等来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彰显教师课堂魅力的途径,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供具体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哲  曹雪立 《时代教育》2010,(6):111-112
大学语文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思维的创新.教师应该做到为培养能力而教;应以科学的讲授法来取代"满堂灌";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让课堂讲授在融洽的气氛中完成.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重复中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延续、补充高中语文,这使得大学语文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甚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课时限制,大多数教师只能从教材中选取部分篇章进行教授,在教学中只注重强调单篇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略论大学语文课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平 《教育艺术》2001,(1):50-52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有着语言文字教育功能、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人生哲理启迪等功能。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然而有少数任课教师不讲究授课艺术,照本宣科,使课堂教学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以致于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教师没有耐心好好讲,学生没有心思认真听,大学语文应有的潜在教育功能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效发挥。一般认为:马列主义理论课是一门较为枯燥的课程,可是,国防大学马列教研室主任许志功教授却以其精彩的授课,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一件值得我们众多…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专业不感兴趣、缺乏规划和目标、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授课质量不高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缺失的主因。通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完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黄文 《文教资料》2008,(11):204-205
当今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呈现出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大学语文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无疑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的最佳学科,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认准方向,以培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为宗旨.在授课方式上学习<百家讲坛>成功经验,将大学语文课上得精彩纷呈、令学生喜爱,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