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9.
主题背景下音乐活动面临的尴尬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递进。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  相似文献   

10.
三“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觉得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较难开展,主要表现为音乐活动很难整合到主题课程中去。例如,在有关熊的主题中,我们找不到合适的音乐,只好选择《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在“我们的食物”主题中,我们万不得已只好自编歌曲,但总觉得旋律和歌词不够优美。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音乐活动歌曲偏多,律动、游戏、打击乐、舞蹈等很少,教学内容的难度安排也缺乏梯度。由此,我们产生了困惑:本身系统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在主题背景下该如何开展?您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说说您的想法和做法吧!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介绍: 天气转凉,秋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开展,我们渐渐地深入主题从捡树叶、画树叶、拼树叶等活动.进入到分主题“果子熟了”中的音乐活动《摘苹果》时,面对教材中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学唱、创编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既有唱又有跳的音乐活动,而且教材中还提出要教师要按照歌曲内容作出相应的动作,如右手按节拍采摘动作,双腿踵趾小跑步前进,教师又该如何不着痕迹地教会孩子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呢?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介绍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开展,我们渐渐地从捡树叶、画树叶、拼树叶等活动进入到分主题"果子熟了"中的音乐活动《摘苹果》。面对教材中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学唱、创编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我思考着将音乐活动中按照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的目标实现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教会幼儿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13.
金梅 《早期教育》2010,(3):34-35
活动背景 唱歌活动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活动不仅对教师的具体技能有一定要求,对教学方法与组织也有要求。许多青年教师对唱歌活动感到困惑。她们有的在音乐技能上是强项,却不知怎样组织孩子们开展唱歌活动;有的在方法与组织上有较好策略,却忽视了歌曲本身的艺术特点和幼儿学习的特点,从而导致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4.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6.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9.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20.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