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高”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自己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可参照课本所述,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一、叶绿素的提取称2~3克绿色的菠菜叶或番薯叶等,将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为使研磨充分)和碳酸钙(为防止叶绿素破坏),再加入2~3毫升的丙酮(如无丙酮,可用95%的酒精,因叶绿素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2.
实验目的:学会对叶绿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卡素四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它们是叶绿体中色素的主要成分。实验材料的选择:高中教材中使用新鲜菠菜叶作为提取色素材料。实际应用时发现有些弊端:(1)所购的菠菜多为大棚蔬菜,色素...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叶绿素的提取及分离”学生分组实验 ,时常出现操作制取及分离不能取得明显现象 ,使本来饶有兴趣的实验 ,变得暗然失色。为了提高学生兴趣 ,使实验达到成功的效果 ,笔者和学生们一起仔细分析原因 ,并针对选材、划线、滤纸的干燥几个实验环节 ,共同研究了具体的解决办法。1 选材、过滤、取液( 1 )注重选材。书中介绍用菠菜叶、花椰菜叶等。可不受限于此 ,让学生们自己采集绿色的植物厚叶 ,并提问为什么不采集别种颜色的植物叶呢 ?( 2 )把细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小许SO2 (石英砂 )、丙酮 ,再充分研磨 ,此时叶绿体被破坏。( 3)叶绿素…  相似文献   

4.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较复杂、繁琐,实验步骤比较多,实验时间比较紧,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也比较多。为让初学者准确验证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和颜色,增强分离后色素带的清晰度,确保实验成功率,在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有深入的了解,对记忆色素的种类含量有一定的帮助。教材中用研磨法提取色素,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学生利用教材的层析装置(见图1)进行层析分离,滤纸条经常脱落或贴壁,滤液线容易没入层析液,分离效果很差。层析液的用量也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遮荫处理条件下,铁线蕨的叶片生长状况、分枝数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遮荫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叶片的横向生长、纵向生长、增加小叶片的面积等方面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的含量,其中以T2(透光率为对照的20%~25%)遮荫处理下的铁线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更具观赏性。不同遮荫处理条件下铁线蕨分枝数均少于对照,其中以T3(透光率为对照的5%~10%)遮荫处理下的分枝数最低。  相似文献   

7.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时,当学生做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我安排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体的色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或翠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赭红色)的现象(如图1)。  相似文献   

8.
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例,从科学家的角度探索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和步骤分析,从而找到培养学生养成开发和设计实验以及分析实验结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课本中的一个必做的分组实验,从以前的人教版教材到目前比较流行的北师大版新教材,其实验方法几乎是不变的。然而,在按照教材所提供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当中,可以发现实验方法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确实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菜豆叶片在自然衰老期间,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绿体膜总脂DSC研究表明,相转变温度由15日的—2.4℃升高到第35日时的5.9℃,而USFA的相对含量则由第15日的70.34%降至35日的57.11%.说明叶绿体膜类脂高熔点物相对含量升高,推测膜的相变温度也升高,而且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升高是引起衰老期间叶绿体膜脂相转变点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实验目的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了解叶绿体的形态及分布情况。实验材料可选购新鲜的菠菜、青菜、萝卜等叶片;也可买正发芽的蚕豆,种于花盆内两周后,采其叶用;夏、秋季可采摘玉簪的叶片为材料。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清水滴瓶。方法步骤1制片 用镊子的尖头撕取叶的下表皮,置于已备好的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并盖上盖玻片。2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视野是叶的下表皮,由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构成,其间镶嵌有气孔;气孔的周围是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细胞内有绿色、扁平的球形或长卵形…  相似文献   

12.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重要的实验,是学生后续学习"光合作用"重要的基础知识。教材旨在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教材虽然设计了详细的实验方案,但按照教材的要求操作很难在一堂课中将实验完成,且实验成功率不高,对实验的讨论不够深刻,导致对知识的掌握欠佳。为此,笔者经过多次实验操作,总  相似文献   

13.
该文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并借鉴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法,尝试如何在生物实验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开发生物实验中的探究资源,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文章通过对“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中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案例分析,指出从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难点、改进实验过程、深化实验结果方面开发生物实验中的探究资源,探索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农大 108玉米为材料 ,在苗期进行缺氮处理 ,结果如下:(1)叶片长度在处理后第 5天出现明显差异,处理组叶长低于对照组 ,仅为对照组的 66.67 %;(2)对照与处理组间叶绿素含量从第 6天开始出现显著差异;(3)处理组叶片蛋白质含量在处理后第 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4)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处理的第 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始终低于对照组水平 .综合利用上述指标可以在出苗后 4~ 6 d时间内对缺氮玉米幼苗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生物新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教学资源重视了实验的数量、编排等方面设计,试图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办的培养。本文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一文进行了拓展与深化,并运用了定性分析方法.对新砖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Mg元素进行定性测定的探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磨过滤器是一种新型的实验工具,它集研磨和过滤两个操作单元为一体,可广泛应用于中学实验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本仪器适用于研磨与过滤相结合的操作过程,特别适用于生物材料可溶性成分的提取。其快速和环保的特点,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学实验教学对环保要求高、课时紧、对实验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鉴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等实验。  相似文献   

17.
小经验     
小经验熊忠(江西萍乡市二中337055)一、废圆珠笔代替毛细吸管效果好《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用毛细吸管来划滤液细线.笔者将已用完的废圆珠笔塑料管从笔尖起截留约1厘米长的一段,再清洗圆珠笔铜芯,可把铜芯浸在酒精中,并用探针插进铜笔芯中反复搅...  相似文献   

18.
以菠菜、丝瓜和黄鹌菜三种常见植物的绿叶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提供不同浓度的CO2,在太阳光(27800lx)和日光灯(2000lx)照射下,进一步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具有一定的难度,我经过多次尝试,以下几点具体做法供同行参考。 一、运用投影充实课堂教学 学生一进实验室,面对各种仪器、药品和实验材料,出于好奇,往往急于动手,而不认真听老师的关键性讲解。为了做好此实验,我自制了实验装置图彩色投影片。上课时幻灯机一打开,在屏幕上立即现出维妙维肖的画面。形象生动,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  相似文献   

20.
我在带领50名学生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使用了新仪器研磨过滤器,感觉效果很好,把使用心得写出希望让更多的老师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