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来,我在系统整理雨花台烈士顾衡的身世材料的同时,顾衡烈士的同学、妹婿汪楚宝(后改名为汪季琦)和他弟弟汪椿宝(后改名为汪衡)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与他们亲友的交谈中、在史料的搜寻中,汪氏兄弟传奇式的人生道路给人留下烙印般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南京雨花台南端的任家山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  相似文献   

3.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革命精神文化。烈士事迹的宣传是学习、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重要方面。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有1519人,然而很多烈士的生平与革命事迹不详。和记洋行共产党员邓定海是1930年南京"四·三惨案"的重要历史人物。文章充分利用了历史档案、党史文献、口述历史以及新闻史料等对他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4.
据3月13日南京某媒体报道,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数十万位烈士在此牺牲,绝大多数烈士只留下了一个名字,没有任何资料。号召人们为雨花台的烈士寻找亲人。可以说,策划这样的活动,既有社会意义,也体现了策划人员善于抓重大独家新闻的专业眼光。  相似文献   

5.
徐海慧 《档案与建设》2022,(1):77-78,94
1928年10月6日,年仅30岁的工人运动领袖姚佐唐牺牲在南京雨花台。回顾姚佐唐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他从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为自己的革命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跟他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数万件革命文物、档案资料中,贺瑞麟的《死前日记》是馆藏最早的反映烈士狱中生活的日记,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在2011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一轮陈列改造中,对贺瑞麟的这部日记采取了特殊的展示手段,运用光学捕捉和动作手势识别原理,游客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7.
张国强 《档案与建设》2005,(4):29-29,32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珍藏中,烈士书信可谓蔚为大观。这不仅是就其数量而言,更是指其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这些书信有的写于革命征途上,更多的是落笔于阴森的牢房里,或疾书于告别生命的最后时刻。毫无虚词浮语的文字和个性化的言说方式,既真切自然地印证了雨花台烈士们生前的峥嵘岁月,又感人至深地揭示出他们高尚的内心世界。现择其部分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走进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第八展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几幅威严英俊的烈士遗像。他们就是淮海战役中因策反国民党军孙良诚和刘汝明(策反未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周镐、王清瀚、谢庆云将军。  相似文献   

9.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朱克靖烈士的展板上,陈列着三张朱克靖与陈毅等身着新四军军装的照片,分别是南昌起义部分人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影、新四军领导人合影、新四军领导人与周恩来在军部的留影。朱克靖与陈毅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0.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有一份《林丰年自传》。林丰年,原名林剑城,中共党员,1926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组织秘书,中共党内职务是支部书记。这份《自传》是1950年6月18日他在北京一家旅店里写的,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柳亚子26年5月归来就对我们说,蒋介石将来准要反革命。后来侯告诉我们,柳看到蒋在大会上作报告时态度飞扬跋扈之至,他气得第二天就不肯出席。这两天他正跟陈独秀谈判:要我革命,就允许我加入C.P.,否则我回吴江隐居了。陈独秀坚决不同意,认为柳留在国民党内作用更大些。后来,柳果然回吴江,对党务…  相似文献   

11.
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中,有一位最年轻的烈士,他只有17岁,即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位烈士就是银冈书院的毕业生、铁岭人石璞。石璞(1913——1930年),号国柱,铁岭城内人。幼时家道小康,1920年入铁岭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即银冈书院小学。在校期间,勤奋好学,考试成绩常名列前茅。在他的遗物《古文观止》一书扉页上,有几行毛笔题字“:石璞在同学诸少年中为最稚,然似有特慧……”似为石璞的老师所题,可见石璞在银冈书院小学读书期间,聪明好学。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奉天省立第三中学初中部,仅用一年半进间就提前修完初中课程,结业时名列第…  相似文献   

12.
在庄严肃穆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里,埋葬着一位出生自山东的红色传奇"间谍"。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他在2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获得过无数重大情报,最精彩的是和项与年等人拿到了蒋介石对苏区第五次围剿的"铁桶计划",而使红军主力转危为安,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卢志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  相似文献   

13.
南京雨花英烈的定位及范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在南京雨花台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也包括该时期在南京其他地方牺牲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以及在外地牺牲但安葬在雨花台的革命烈士。其主要特征为:矢志不渝的理想者、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奋斗者、大义凛然的牺牲者、流芳百世的永生者。  相似文献   

14.
在泛着黄色、保存完好的宣纸信笺上,毛笔写的行书整齐而清晰,信笺厚厚的一沓,一共14页,这是冷少农烈士在南京从事革命活动时写给母亲的信.该信穿越烽火年代,又经90多载岁月洗礼,作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品于2012年入选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 冷少农,原名冷肇隆,1900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一农民家庭.6岁启蒙于私塾,14岁考入瓮安县立高等学堂,17岁考入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在校期间立志出校后"做一个有人格、有良知的政法家,帮助社会上屡受摧残的苦难群众."  相似文献   

15.
孙凤鸣(1905~1935),抗日反蒋爱国志士,江苏省铜山县人。原名孙凤海,早年入伍当兵。因不满于国民党当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人民革命的政策,渐萌谋刺蒋介石等党国要人之念。1934年在南京参与建立晨光通讯社,担任记者,以便能接近蒋介石等人。1935年11月1日,他乘国民党召开四  相似文献   

16.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英烈碑上镌刻着4296名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外航空烈士,其中F碑中有一位名叫梁国璋的烈士.碑上如是刻着:"梁国璋少校广东万宁1912.9.27-1941.2.13".2014年11月1日,梁国璋烈士儿子梁世伟、女儿梁安丽(皆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共同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捐赠了珍藏多年的5枚徽章及4本相册共500多张老照片.  相似文献   

17.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丰富的收藏中,革命烈士的日记是珍贵的史料与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周镐烈士的日记就是其中之一。周镐走过一条崎岖复杂的人生道路,在成为中共秘密党员、革命烈士之前,他曾经是一名国民党军统少将。这本日记,为我们走近他传奇的一生,提供了第一手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7日下午5点1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干部病房,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杨海龄、《南京日报》时政新闻部记者李子俊,采访了李得钊烈士次子、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原副局长、离休干部李钊. 2016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和南京日报社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看传承,世纪追寻家国史”雨花台英烈近亲属口述史专访活动.4月初,我们一行4人启动了北京站的烈属采访,李钊老人是我们采访对象之一.由于老人家因胃溃疡住院,我们临时2人组合进行了拜访.  相似文献   

19.
翻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名册,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学识修养。他们也不乏艺术方面的才情,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就珍藏着他们留下的众多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中外兼备,现代与传统并存,构成了一道美丽独特的艺苑风景,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具有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别样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南京雨花功德园里长眠着新四军将领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几百位在战争年代牺牲的知名烈士及和平时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见义勇为英雄。2006年5月18日,南京雨花功德园英模园免费为一名感动南京城的人物立碑,他既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也不是声誉显赫的社会名流,而是一个年仅5岁的小男孩,鲜花环绕中,镌刻着“生命似花常艳”的印度红底色的花岗岩雕塑纪念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朝气蓬勃。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副总经理阮锋说,这块墓地是专为那些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设立的。而为一个5岁的小男孩立碑纪念,这在功德园还是第一次。因为他捐出器官救助了4位病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