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画鉴赏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没有题款的思想框架。在这种思想框架的禁锢下,或者把五代以前题款的绘画作品视为赝品,打入冷宫,或者把上面的题款视为后题或伪款。作者在美术史论研究中,发现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有不少题款的例证,从而打破了古画鉴赏界所谓的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没见有题款的思想框架,对纠正古画鉴定中的偏差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写作年代,历来有争论,看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建安时期的作品,属于汉乐府;一种意见认为它产生于六朝时期,属于六朝民歌。解放后,有不少学者对其写作年代进行研究,大多数人认为这首诗基本上还应该列入汉乐府,并提出不少有说服力的论据来反驳“六朝民歌说”。近来张晋发、孙景梅的《孔雀东南飞“序”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魏晋六朝时期的文体发展、变化的特点做了详述,以此可对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学发展的变化与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对鉴赏本时期作品有极佳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诗与画的融通之始是在六朝时期.六朝时期题画诗的出现及逐步成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六朝时期的题画诗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绘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玉玲 《考试周刊》2011,(92):25-26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六朝起源,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五代两宋后,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题,并成熟与完备。欧洲风景画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十七世纪已经成熟与完备,之后便与中国山水画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在时间上基本对应,并在绘画领域中相互影响,并进行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和教学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和教学意识□范琰范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一艺术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一个世纪以前,艺术教育的范围非常狭窄,无非是石膏模特儿写生、临摹大师的作品等等。到了现代,“艺术”不再是简单地指绘画、素描、木刻、雕塑和音...  相似文献   

7.
于安澜先生著《汉魏六朝韵谱》,对汉魏六朝八百余年的作品用韵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一时期的韵部概况,是研究汉魏六朝时期韵部演变的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但该书在校勘方面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如谢脁之部的文字就存在诸多失校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校勘,将有助于该书之研究。  相似文献   

8.
于安澜先生著《汉魏六朝韵谱》,对汉魏六朝八百余年的作品用韵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一时期的韵部概况,是研究汉魏六朝时期韵部演变的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但该书在校勘方面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如谢脁之部的文字就存在诸多失校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校勘,将有助于该书之研究。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园囿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而六朝画坛独领风骚.无论从画家数量、名家名作、艺术成就,或是绘画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各方面而言,六朝绘画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画坛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六朝绘画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充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水平和成就,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六朝时期的六部小说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古汉语两个常见的介词“於”、“于”在六朝时期的基本用法,揭示了它们在六朝时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人物①     
中国人物画,成熟于战国,经历了六朝、唐、宋三个重大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魏晋纷乱年代,江南政冶、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由于一些贵族、名上寄迹于画,形成风尚,出现了有明确画学思想作指导的人文绘画。题材有佛道、历史故实、风俗和肖像四类;手法有设色和单纯用墨的‘白画’;材料不仅用绢帛,还用纸、屏风、扇面作画。可惜这一时期实物遗存的少,只能从文字中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唐张彦远写于大中元年(847年)的《历代名画记》,作为中国美术史籍中的经典著作,长期以来,研究者众而成果亦丰。特别是此书关于隋朝以前绘画的丰富记载,因别人记述甚少而倍显珍贵,研究者也多注目此时期。流传至今的隋以前绘画作品,仅有传为顾恺之所画实是宋人摹本的几幅画,数量极有限,代表的时期也短(东晋),画家也少(仅顾恺之一人)。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十六国-北周)数量不少,内容丰富,现存早期洞窟36个,窟内有时代相异而基本联贯的壁画原作。除了一点零星的记载外,几乎没有关于这些画  相似文献   

13.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但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纯文学观念却形成于较晚的魏晋六朝时期。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本文拟就魏晋六朝的哲学思潮、文学创作与批评意识等方面,对这时期文学观念的发生与演进作一总体考察。  相似文献   

16.
魏晋六朝时期杂传的创作极为繁盛,作为一种史书著述体例,其一方面与魏晋六朝史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杂传蕴含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对六朝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六朝时期文学的自觉、文史分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绘画技法是作品风格的灵魂,没有技法就没有作品风格,没有风格就没有艺术个性可谈.在绘画技法练习和艺术创作中,对创作风格中的绘画技法的表现要给予高度重视,技法的理论学习及训练所得来的大量知识要成为形式艺术创作的基石,从大量的习作和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充实、加强、完善属于自己的有表现力的作品,让绘画作品借助技法运用的翅膀,翱翔于广袤的艺术天空.  相似文献   

18.
汉魏六朝臆语文学作品存在多种类型,它们虽然隐的程度不同,却呈现出隐语的特性,在汉魏六朝时期大量出现.同时,汉魏六朝隐语文学作品在传统文学中属于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国的绘画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较于国外的绘画,我国的绘画更注重神韵。几千年以来,黑白一直是我国绘画作品中的主色调。但西方的绘画与我国的绘画却大不相同,色彩是西方绘画作品中的重要语言,较之我国的绘画作品,西方的绘画更注重作品与原事物的相似性也正是因为西方绘画作品的这种求真性,因而写实油画在我国自出现就一直深受好评,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六朝时期的文学与清谈、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文化同样被认为是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