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小说<爱>自2003年发表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为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而斗争,并最终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爱》讲述了几位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历程。其中,梅、希德和克里斯蒂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和对种族压迫以及性别歧视充分的认识,把幸福寄托在黑人男性身上,酿成自身的悲剧。而朱尼尔则不顾社会对黑人女性的种种规定和束缚,无所畏惧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缺陷在于忽略了和其他女性的联系,没有试图和其他女性建立友谊。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托尼·莫里森强调了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对于自身的解放的重要性以及黑人妇女联合起来共同为她们的权力斗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4.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黑人妇女以女性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为物质保障,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超越权力之争的,男女和谐的两性关系为目标,最终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  相似文献   

5.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黑人妇女以女性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为物质保障,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超越权力之争的,男女和谐的两性关系为目标,最终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  相似文献   

6.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代表作《紫色》向读者描述了一个深受旧思想束缚的美国黑人妇女的悲惨成长历程及其女性自我主义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歌颂了黑人妇女在性别及种族的双重压迫下,仍然不屈不挠地反抗及自我解放的精神,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7.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次女权运动在美国兴起,黑人妇女处在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边缘,其身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她们反对性别歧视,争取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与权力,但又对女权运动者的种族歧视加以批判,争取种族平等。在双重压迫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斗争理论,即黑人女权主义,对女权运动起到了一定影响。一、对"黑人妇女"的界定黑人妇女内部有明确的阶级划分,在运动之初,怎样看待黑人群体内的中产阶级黑人妇女是很重要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理  相似文献   

9.
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在内战后开始的是一种自由下的奴役生活.在职业方面,她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从事家庭服务工作,低等而且低薪;在社会地位上,她们受到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歧视.随着20世纪初黑人社区的完善、职业结构的变化和黑人的自我觉醒,南方黑人妇女联合起来,为争取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平等而斗争.  相似文献   

10.
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逐渐被扭曲和异化。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作品《宠儿》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对在此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心灵世界进行描述,把她们内心世界的冲突、抗争、寻求解放的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运用边缘人格结构的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等理论对《宠儿》中有关三位女主人公心灵世界的描写进行分析,揭示并阐述作者对重构黑人女性心灵世界这一主题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进一步挖掘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While African American women routinely outnumber African American men on the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 and university (HBCU) campus, the African American woman??s voice is usually relegated to the margins within social and academic frameworks. The author seek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liber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 on HBCU campuses. Drawing from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experiences as an African American female on campus, the author uses Collins??s (Black feminist thought: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Routledge, New York, 2009) Black feminist epistemology as a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her own decision to attend an HBCU while giving specific attention to the implications and intersections of race and gender. Using Black feminist epistemology and autoethnography, the author provid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her education at an HBCU in relationship to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African American women.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article explaining the intersections of education, liberation, and resistance with implications for HBCU administrators and staff in preparing African American women as campus and community leaders.  相似文献   

13.
14.
《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梅丽迪安》《紫色》是沃克作品中最典型的三部黑人女性成长小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这三部小说中典型的黑人女性成长主人公玛格丽特、梅丽迪安和西丽所经受的相似遭遇和她们觉醒所采取的不同反抗方式.从而揭露黑人女性的共同命运,探索黑人女性解放的必由出路。  相似文献   

15.
循着赫斯顿与沃克主要作品的脉络,梳理这两位美国非裔女性文学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家的创作主旨和文学诉求,可勾勒出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传统的轮廓:崇尚黑人性,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正视种族和阶级歧视,塑造真实黑人新形象;解构性别主义,诉求黑人妇女解放以及寄情姐妹情谊,期盼大同社会。简言之,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就是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传统的精髓和标识。  相似文献   

16.
In Beloved, Toni Morrison, through excav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and nature from the peculiar angle of a woman writer, demonstrates the strong desire of black women to get rid of the miserable fate of slavery and pursue liberation and independence.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way of reading the novel by adopting ecofeminist view.  相似文献   

17.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上独具特色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从一位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沃克的女性生存理论追求女性的自由解放,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这里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茜丽的成长经历探寻其女性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出版了小说《紫颜色》,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小说非常理性地描述了黑人女性走出黑暗,挣脱枷锁从而走向新生的曲折过程。《紫颜色》的成功在于它为黑人妇女指出了走怎样一条解放之路并在现实面前应做何种选择的问题。本论文主要把西丽女性主体丧失的内外因分析作为前提,然后进一步分析西丽女性主体建立的内外途径,探讨西丽追寻真实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瑛 《培训与研究》2008,25(9):11-13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思·沃克创作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本文分析了小说中三位女性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旨在探讨《日用家当》中小说作者艾丽丝.沃克如何借用这三个典型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待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思想,对黑人妇女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日常家用》是体现她的妇女主义思想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迪伊通过其自身努力实现自我,在其寻根过程中表现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在这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作者沃克追求完整的自我与和谐统一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