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界定语法歧义,这是语法学界并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语法学家们对语法歧义的各种解释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语法歧义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2.
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的诞生,中国比较科学系统的语法研究自此开始.汉语语法学是在模仿印欧语语法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一方面使忽略汉语语法本来面貌而向模仿的语法体系或语法理论认同的倾向一直成为汉语语法学难以摆脱的阴影,另一方面又使得汉语语法学者极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同印欧语语法不同的汉语语法的特点,企图摆脱印欧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语法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语法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语法学习,在重视基础学习的基础上,能活化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语法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合语法性问题是语法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任何语法研究都应以此为出发点。文章总结了王希杰先生在合语法性问题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论述了这些成果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和革新时期是我国语法研究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它们不仅开创了我国语法学研究的历史,而且在研究思想和方法上为我国语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草创时期和革新时期语法研究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语法研究在早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的问世,把汉语语法从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西洋语法的框架在具有鲜明的语言分析传统的汉语沃土中,形成了带有“中外合资”色彩的汉语语法学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者们对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现代汉语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词法、句法、章法、篇法等层级上研究语言的组合形式和结构规律,使语法学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A5):26-28
认知语法学理论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解决了传统汉语语法中的一些难题,丰富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语义功能语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语法理论,它有助于认识语法的本质,建立新的语法观,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充实语言学的理论系统;更新语法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语法学的研究品位;科学地揭示语法发展规律;是今后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黎锦熙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其语法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力作。本文以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其开创的句本位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简介《新著国语文法》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句本位语法体系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和革新时期是我国语法研究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它不仅开创了我国语法学研究的历史,而且在研究思想和方法上为我国语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草创时期和革新时期语法研究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语法研究在早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讲的是语言的结构形式;语法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规律的一部分,是研究如何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因为只有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才具有可理解的性质,才有可能被用作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英语语法是英语的框架,更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认为语法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更好地进行英语语法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更牢固地英语组织规律.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语法研究是廖序东先生对汉语语法学的一大贡献.其教学语法研究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关注中学语法教学及中学语法体系的建构;二是创建科学、简明、实用的教学语法体系;三是紧跟语法研究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13.
曹金芳 《现代语文》2006,(12):58-59
汉语重叠式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形容词重叠式作为现代汉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具有类型多、表义丰富的特点,语法学界对此给予了较大的关注,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深入地探讨,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一些浅显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符合语法性(Grammaticality)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这两个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发现语言学家们起初是过分强调符合语法性,根本不考虑可接受性问题;继之,转换生成语法学家们区别了符合语法性与可接受性这两个概念,认为前者应该加以研究,后者不值得作为研究对象,再后来,系统功能学派的理论未区分符合语法的语言与可接受的语言;现在,可接受性日益受到重视,语篇语言学及语用学都在研究它。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上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至今已愈百年。回顾过去,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互补语法理论体系的历史嬗变。展望未来,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在语法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研究、人才模式上出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语法学研究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但是中学语法教学的起点等相关问题还 不是很明确。事实上,专家语法与中学语法亦不完全一致,而中学语法教学更应注重构 词法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继承人陆宗达先生和王宁先生关于语法与训诂、语法与语义、语法化与词汇化三大关系的理论对于汉语语法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掌握英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英语语法学习,这就给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带来了发展契机。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总结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研究新形势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层语法论     
对深层语法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几十年来,不同流派的语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深层语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从其中三个重要流派的讨论出发,就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一些历史性的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尤其显得重要。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没有俄、法、英诸语言里那种形态标志和屈折变化,也没有日、韩、蒙、土耳其诸语言里那种粘附形式。这样,汉语的虚词就要担负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虚词研究亦必然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整个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站在历时语言学的角度,从早期的虚实概念说起,就虚词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的酝酿、草创、探索、描写以及创新时期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予以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