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全面的贡献。他对我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就是其全面贡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周恩来选集》上卷的六十篇文献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是专题论及和连带论及国共两党关系和统一战线问题的。这是周恩来同志为党的历史写下的光辉篇章,它记录了周恩来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在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的革命一生也是为党的统战工作奋斗的一生。他对统战工作的著名论述和丰富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在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的革命一生也是为党的统战工作奋斗的一生。他对统战工作的名论述和丰富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周恩来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王作峰(徐州师范大学工会,徐州,221009)周恩来对立的统一战线事业有着多方面的卓越建树,而在抗战时期,他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多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丰富和发...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我党久经考验的领袖之一。本文论述了他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为我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文中分五个部分:(一)建党初期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二)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为反对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四)巩固和发展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五)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新中国的成立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为发展国共合作,巩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支持工农革命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本文仅论述周恩来对第一次国共各作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战胜国内外敌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几十年时间内,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作出最大贡献的,则是周恩来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主要负责人,在理论和实践上为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20世纪20、30年代,他曾四次莅临潮汕.尤其是在1925年秋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后,他受命主持东江地区的行政工作,在重视政权建设和物质建设的同时,为潮汕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深刻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多重含义和功能,坚持反对“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倾向。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观点和方法,使党的组织在统一战线中发展壮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审时度势,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南方地下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周恩来正确估计知识分子的革命性,不顾阻力,探索知识分子入党问题。周恩来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和有先见之明。独到之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国,曾经两次同国民党携手合作。周恩来同志是我党积极推动两次国共合作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为国共合作创建了卓越的历史功绩。在《周恩来选集》上卷中,他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对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作了极为深刻地总结,为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周恩来同志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努力。早在一九二二年八月,他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深刻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多重含义和功能,坚持反对“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倾向。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观点和方法,使党的组织在统一战线中发展壮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审时度势,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南方地下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周恩来正确估计知识分子的革命性,不顾阻力,探索知识分子入党问题。周恩来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和有先见之明。独到之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这个法宝的形成,同周恩来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周恩来“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①周恩来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特别是他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对于今天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建设具有十分深刻的启示。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实现,其根本途经仍然是依靠人民,联系群众统一战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什么?周恩来认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周恩来年轻时,即认为“人民国家之主…  相似文献   

13.
1920年11月至1924年7月,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探求革命真理.旅欧期间,周恩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了巨大贡献.他创建的旅欧党团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织之一;他领导旅欧学生和华工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开创了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相结合道路的先河;他协助筹建国民党旅欧支部,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他培养和凝聚优秀人才,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先驱,是社会主义统战工作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民主革命时期,尤其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历程,铭刻下他非凡的智慧、才能和卓越的功绩。社会主义时期,他身居党和国家要职,日理万机,但拜读他的选集,字里行间仍洋溢着对统一战线的重视和精邃见解,从不同工作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长期性、形式、任务和特点等,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用以指导实践。笔者谨呈此文,纪念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同志不仅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也是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里,他和毛泽东同志以及党的其他领袖们一起,发动、组织、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起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推进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工作,对发展马列主义、创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周恩来同志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珍品;周恩来同志的理论贡献,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光彩.我们过去讲党史,对毛主席的著作,作了充分的阐述,这是对的,应该的.但是对周总理和其他杰出的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过程中所作的宝贵的理论贡献,几乎没有涉及,也没有进行过研究.叶副  相似文献   

16.
谭平山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与他有一定关系:他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为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贡献。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曾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正确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国民党左派,为促进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蓬勃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还曾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并在会上被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成品。中国委员会主席,从而使他的名字载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册。  相似文献   

17.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欧洲勤工俭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探求革命真理.1921年春,他作出了一生中历史性选择--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织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事党的创建活动.旅欧期间,周恩来领导旅欧学生和华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协助筹建国民党驻欧支部,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最重要的领导人和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他的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独具特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各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他都以其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各派政治力量的透彻分析,主动灵活地开展统战工作,从而团结了同盟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本文就周恩来1946年5月至11月在南京谈判期间的统战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鲁迅热爱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也热爱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一九二三年七月,毛主席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一九二四年,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中国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在我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黄埔军校,周恩来同志担任政治部主任,和担任其它重要工作的共产党人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肖楚女等同志一道,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积极参加创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统一战线,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大造革命舆论。他全力参与创建和发展革命武装,特别是创建新的军队政治工作;为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奠定北伐的基础,作出卓越贡献。他帮助制定北伐的军事计划,创建了北伐先遣队,亲自到北伐军总政治部战时政治工作会议作报告,选派干部到军中做联络工作,还领导上海工人夺取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直接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