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183;晏殊《蝶恋花》)  相似文献   

2.
李志进 《广西教育》2015,(5):120-121
纵观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凡学有所成者,大都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笔者经过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感慨此三种境界应用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妙析】概括了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  相似文献   

3.
近代学者王国维引用宋词名句谈读书的“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瞧悴。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语引自晏殊的《蝶恋花》,指做学问要另辟蹊径,独上高楼,开阔视野。这是对研究对象的选  相似文献   

5.
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众里寻她  相似文献   

6.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语引自晏殊的《蝶恋花》,指做学问要另辟蹊径,独上高楼,开阔视野。这是对研究对象的选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相似文献   

8.
寄语教师     
<正>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相似文献   

9.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活会简单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王国维摘引宋词中的语句,形象地归纳为做学问的“三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咏《凤栖梧》)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若以此三重境界来看,我们会发现,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历程与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共通之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喻为一种"执著的教育追求和质朴的教育情怀"。大音  相似文献   

12.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13.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14.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台学的三种境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相似文献   

15.
素材·语段一位同学在题为《读书那些事》的作文中这样写道:"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读书的‘三境界’中说,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众里  相似文献   

16.
走进书境     
清末大学者 王国维在他的 《人间词话》中提 出了读书的三种 境界:第一境好 似晏殊在《鹊踏 枝》中写的“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即 如欧阳修《蝶恋花》中写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说人生成大事者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教育事业的建设者,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田丽霞老师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一境界。我认为把这个境界用在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究上也很恰当。我们想了也采用了许多作文教学的方法,但真正能写好作文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幽静的走廊里,一扇古雅的屏风引人注目,上面书写着王国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20.
华珊 《小学语文》2010,(6):38-3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