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没有硝烟的战场——美国的广告倪大昕法国哲学和文学大师萨特在谈论他在美国的见闻时这样写道:“在美国(至少是我所熟悉的美国),你绝不会孤独地在街上走动。连墙壁也会跟你讲话。”(《萨特随笔》)他在这里指的是比比皆是的广告和招贴画。的确,美国是一个广告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2016)一书,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1979—)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采用民族志手法进行研究的非虚构著作成果。书中的真实事件集中发生于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马修·德斯蒙德始终关注着城市生活、居住正义和底层剥削等问题,他认为现代城市中的房屋不再是生活的栖居地,而是获取利润的手段,围绕房屋的租用与驱逐构成致贫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棋文化纵横谈宋纹縯(一)作为两人竞技艺争胜负的棋艺活动,不管它们的产生、演变如何,都形成、定型(或基本定型)于战争出现的阶级社会。这在中外各个国家民族,是相同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折射面,对当时社会、政治、军事、文化,都有所反映,而且各有特色。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2012,(3):F0004-F0004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Gursky)1955年出生干德国莱此锡,在杜塞尔多夫长大,父亲是一名商业摄影师。耳濡目染,中学时,他就掌握了商业摄影的技巧,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他后来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广告视觉语言和明亮色彩。  相似文献   

5.
大理是个很惬意的所在,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有一种诗画般的气韵。漫步大理,浓郁的人文景观和厚实的民族文化资源,让人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感受着它们的气象万千,感受着它们的风情万种。人们在这惬意天堂驻足与停留,就像看一幅流动的画卷,读一首无韵的诗篇。在蝴蝶泉边悠扬的旋律中,用心灵去感受一曲曲清新润肺的田园牧歌,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得到抚  相似文献   

6.
一部《小妇人》(Little Women,1868)奠定了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小妇人"更是用勇敢与坚强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与路易莎一起声名鹊起的还有她的父亲,被称为"小妇人之父"的阿莫森.奥尔科特(Amos Bronson Alcott,1799—1888),一位沉浸于社会理想而无法自拔的著名教育家。一个是坚强执着的女儿,一个是正直落魄的父亲,这对父女的生平也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发展为五种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一种经济结构(即基础)。奴隶制和封建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它们就应有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及与其相适应的庞大的上层建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参看罗森塔尔《简明哲学词典》基本经济规律条)。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人民出版社1959年修订第三版)在奴隶制生产方式下说:‘”奴隶占有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农民所经营的,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又在封建制生产方式下说:“封建主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8.
祁淑玲 《世界文化》2013,(12):32-35
康科德(Concord),坐落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波士顿的西北郊,和大多数美国小镇一样,康科德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如果你了解美国的历史,就会知道18世纪曾经在这里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正>唐·德里罗(1936—)是美国享有崇高声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白噪音》(1985)被研究者马克·奥斯蒂恩定义为一部“美国死亡之书”,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探讨死亡之于美国人的意义。德里罗凭借该书获得198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美国中部的小城镇——铁匠镇以及坐落在该镇上的“山上学院”为背景,展现了以教授杰克·格拉迪尼的家庭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广告业的由来李世忠编译对广告的迫切需要似乎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在远古时代就有证据表明这一点。直到现代──卫星电视时代,有史以来5000年的广告业,其中对我们最有重大意义的阶段开始于100多年前,美国作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国家出现在世界上。然而,广告业...  相似文献   

11.
北京广告艺术集团(BAAG)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市美术公司和北京市广告艺术公司,1996年正式组建为北京广告艺术集团;是以广告制作、经营为基础,集文化艺术多种经营于一体并由国家唯一批准使用天安门图案注册商标的国有文化企业。BAAG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研究。曾在全国性广告作品评比中获奖,被国家管理部门命名为“全国广告业重信誉、创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是北京市人民政府重点向海内外工商界推荐的九家广告企业之一。BAAG具有现代广告制作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完成较高水平的电脑刻给、喷绘、霓虹灯、巨型灯箱…  相似文献   

12.
电视选秀类节目一度成为世界范围的热门话题,从“美国偶像”到“英国达人”及中国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下称“快女”),它们创造一个个收视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批大众娱乐偶像。  相似文献   

13.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是美国哲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生于新英格兰一个显赫的牧师之家,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接受唯一理教教义,毕业后任波士顿第二礼拜堂唯一理教牧师六年余,后因对该教一些古板仪式持异议而辞职。爱默生在赴欧洲旅行时,结识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和威廉·华兹华斯(Wil iam Wordsworth),同英国史学家、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建立了终生友谊,因而受欧洲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思想影响颇深。他回国后著书立说,发表讲演,足迹遍及美国;同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布朗森·奥尔科特(Bronson Alcott)、玛格丽特·富勒(Margaret Ful er)等人结成非正式的“超验主义俱乐部”,出版期刊《日规》,传播超验主义思想,成为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他高风雅望,博学景行,生前名扬欧洲,誉满北美,为其同代人中最富影响的哲学家和文豪。爱默生既是美国本土文化要摆脱欧洲束缚独立发展的首倡者,又是浪漫主义思潮下超验思想的领军人,而当我们稍稍检视一下受他影响的多位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和散文家组成的队伍,就会发现他又是美国自然文学当之无愧的先驱与精神导师。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人原是以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s)作主体的欧洲移民,美国文化也是欧洲文化的有机融合,其政教习俗、社会礼仪与生活方式诸文化内涵都具有浓烈的欧洲色彩。在殖民地时期,北美十三州和中国是没有人员互访的,彼此的了解几乎等于零。先进的北美智匠一方面从欧洲人的著述、从欧洲转运来的商品设想那陌生的中国的人文概况,一方面从两国通商之日起、从中美人员间的往返来领略华夏文明。这样,古旧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艺术现象就逐渐为美国人所知了。欧洲人贩卖中国货而入北美,其显者系瓦器、陶器、瓷器、漆器…  相似文献   

15.
于涛 《世界文化》2011,(9):30-31
最近大卫·史密斯的雕塑作品在纽约现代博物馆展出,使这位艺术家再次获得人们的关注。大卫·史密斯(1906—1965)是最早创作金属焊接雕塑的美国雕塑家之一,被公认为同代人中最伟大的美国雕塑家。他创造了20世纪最值得纪念的作品,以使用工业材料,特别是焊接钢铁以及探索开放性、直线性结构为特征,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雕塑艺术进行了变革。他的作品体现了美国从乡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化的精神实质。面对这个机械化控制的新时代,史密斯深信艺术家也应接纳工业材料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已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是读报、听广播、看电视,还是上街、购物,都免不了要和各种各样的广告打交道。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广告的定义是:由明确的广告主在付费的基础上,采用非人际传播的形式对观念、商品及劳务进行介绍、宣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付文中 《世界文化》2022,(10):16-20
<正>美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思想家及环保人士E.O.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1929—2021)于2021年12月26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伯灵顿市逝世,享年92岁。威尔逊一生创作数量惊人,出版了30多部作品,如《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967)《、社会生物学》(1975)《、论人的本性》(1978)《、亲生命性》(1984)、《生命多样性》(1992)、《生命的未来》(2002)、《半个地球》(2016)等;荣获了诸多奖励和荣誉,如196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79年获普利策奖,1990年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小说家,索尔·贝娄(1915-2005)是海明威和福克纳的继承者,亦是迄今唯一3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家。从成名作《奥吉·马奇历险记》开始,贝娄就以描写犹太人的异化而闻名于世,他那致力于阐释自我本质与生存环境之间矛盾的笔触,在叙事上形成独特的“贝娄风格”。  相似文献   

19.
何巧云 《寻根》2009,(6):22-26
刘哗原、郑惠坚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一书中指出:“所谓祭祀,简约地说,就是用礼物向神灵祈祷、致敬,以取得它们的护佑,消灾获福。”祭祀活动反映了群体社会的民间信仰。在留存至今的50万件(册)徽州文书中,有关祭祀活动的文书达数千件(册)之多。这些祭祀文书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上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世界,对徽州社会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广韵》本于《切韵》,从《切韵》到《广韵》历经了很多的增订,其中小韵的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运用今天所能见到的《切韵》系韵书和《广韵》进行对比发现,《广韵》实际后增小韵数为187个,通过这些小韵我们可以观察到语音的继承和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