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贵刊1993年10期《高考物理实验分类及解法》一文的第五部分“数据处理”中,以1990年高考第24题为例,说明对电表示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正误作出判断的方法。原题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按实验要求选用的电压表的最小分度为0.1伏;电流表的最小分度为0.02度。某学生记录的各组数据如表所示。在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测量时要按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而实验测量时,在哪一位数上开始出现误差,是由测量仪器本身的最小分度即精确度决定的。在中学阶段,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对于常用仪器可按以下方法读数。  相似文献   

3.
在预防医学实验中,数据的正确记录和运算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这就涉及有效数字的内容。有效数字指在实验过程中实际上能够测量到的数字。本文从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为同学正确理解和运用有效数字的相关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封安保 《物理教师》2015,36(2):46-48
教学研究中发现,一些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和命题时对有效数字的要求较为混乱,由此必然导致学生不能科学地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不能规范准确地解答出解题结果,这也就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本文将总结中学物理对有效数字的基本要求,期望对教师的教学和命题有所帮助.1物理实验对有效数字的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会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教学基础理论与教法》第一册第四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试确定32.5(±3)的有效数字(见课本P.235)。这是一道由绝对误差界确定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的问题。对于有效数字,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一个近似数中,从左面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到右边按四舍五入法所截得的最后一个数字止,所有数字均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根据这个定义,上述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 ,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不能随便增加或减少位数 .如何培养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对化学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正确处理的能力呢 ?笔者认为 :强调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强调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 ,注意运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对化学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正确处理的能力 .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大家对有效数字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在教学上,却存在一些问题。今年物理高考考试说明中,特别增加了一条说明:"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讨论有效数字概念的教学。一、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有效数字的概念源于自然科学中一些量的测量,因此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应在实验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对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中,每一测量值只能取适当的位数。例如,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米尺测某物体的长度,可读出7.46厘米,其中7和4是准确读出的,称为可$数…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对初中学生来讲,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训练培养估读能力,为以后各种类型实验会奠定一个好的基础。我们使用各种仪器测定某些物理量,其准确程度由测量仪器最小分度所决定,分度以下的就要靠眼晴进行估计,通常估计方法有如下几种(以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为例): (1)最小分度1/10估计法:就是把最小分度分成10等份,每等份是最小分度的1/10。如图用最小分度是毫米刻度尺测得一块木板长度l=2.01cm。则l值在[2.01—0.005,2.01+0.005]cm范围内,即l值摆动范围是±0.005cm,或者说模糊范围是0.01cm。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不仅要准确的测定数据,还要正确的记录和运算,在计算和记录数据时,取几位有效数字尤为重要.近几年的高考对有效数字的使用也作了要求,本文就对有效数字及应用作简单介绍.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及位数 1.概念: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在这个数字中,最后一位不是很准确的,是“不定数字”,而其余各位数字都是准确的.测量结果取几位有效数字由测量方法和仪器的精确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10.
在历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数据的读取、分析和处理是最基本的问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关于实验数据及有效数字问题有这样的要求: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有效数字的知识点,算不上是重点,但却是一难点,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  相似文献   

11.
199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道关于游标卡尺读数的实验题: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附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毫米。高考命题中心提供的标准答案是:29.80o与中学物理教学要求的答案29.8不同(中学物理教学不要求估读),让估分的考生吃了一惊。究竟哪一种答案对呢?大家知道,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一定要同误差所在的一位取齐,因此,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应当是: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时就应读到哪一位。这样,在仪器读数之前,首先要估计该仪器的测量误差,然后,确…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离不开使用一定的仪器,运用适当的方法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测量,而实验测量和实验的最后结果是要用数字表示的。有效数字是各种测量和计算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仪器上读出的数字,通常都尽可能估计到仪器最小刻度线的下一位(存疑数字),仪器上直接读出的确切数字和最后一位存疑数字通通记录下来称为有效数字,它的末位是读数误差的所在位。有效数字是观测得来的,是测量过程的客观情况的记录,它的位数是不能随意增减的,学生在实验中,对直接测量,应如何正确读出、记录数据?在间接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监测实验中,科学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是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则来定,不能随便增加或减少位数,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强调有效数字的意义和记录,有利于运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处理数据,从而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实验中正确读数的有关问题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学陶昌宏北京市第三师范学校孙际方一、教学大纲精神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规定,在物理实验中要求学生了解误差概念,同时指出:高中要求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测量中能按有效数字的要求读数.根据大纲的精神,近些年高考试题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已有较大的调整,即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目前高考中以创新能力立意的题型最突出的有三类,即“实验迁移型”、“实际应用型”和“信息给予型”。下面就这几种题型结合实例作一粗浅的分析。1.实验迁移题:这类试题往往由课本中学过的实验方法或实验器材为取材背景编制而成,但无现成的实验可循,要求学生在一些新的情景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实验器材,以完成特定的实验要求。其命题的切入点:一是由一种测量工具的读数原理迁移到另一种,如93、97、99年全国高考题将10分度的游标卡尺迁移到20分度和50分度;二是由一种实验方法迁移到另一种实  相似文献   

16.
1.不用估读的仪表:秒表、游标卡尺、欧姆表。2.读数的方法:2.1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即表头的最小格表示0.1个单位,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2004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是广东省单独命题,而文理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化学单科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两大题,含18道小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仍旧按实验、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四大块编题。计算题为最后的第六大题,编有两道小题,即25题和26题,这两题继承传统,又有创新,本文对这两题作以解析。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能随便增加或减少位数.如何培养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对化学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正确处理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强调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住数,强调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运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对化学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正确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立几课本总复习参考题第3题为: 如图,AB和平面α所成的角是θ_1,AC在平面α内,AC和AB的射影AB′成角θ_2,设∠BAC=θ,求证:cosθ_1·cosθ_2=cosθ。如果把θ_1、θ_2、θ看作是以A为顶点的三个面角,该命题也可叙述为:在三面角中,如果两个面角所在平面互相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余弦之积等于第三个面角的  相似文献   

20.
一、耐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合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2.若a为最小的自然数,b为最大的负整数,。为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冷 b)=_. 3.某件商品原价每件b元,第一次降价是“八折”,第二次降价每件又减ro元,这时的零售价 4.近似数3.0xl0精确到_,有效数字是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