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资本到符号暴力--谈布迪厄的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的教育观是在其文化资本和符号暴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将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分析,认为教育与政治、权力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并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观:教育是一种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符号暴力教育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的教育理论力图还原教育的社会政治背景 ,认为教育是通过文化再生产来完成社会再生产 ,它与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密不可分。教育行动具有双重专断性 ,它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所有的教育行动都具有符号暴力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教育通过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文化实现了社会再生产。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教育体系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农村人口向上层社会的流动。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的开展分流教育,既要满足农村人升学的要求,实现农村人口的向上流动,同时又要为城市和农村培养符合要求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布迪厄的符号暴力理论揭示了教育不公平的再生产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行动、教育权威、教育工作、教育系统四个方面。通过文化资本、学校场域、习性三个方面分析符号暴力的影响可以发现,较之其他阶层,来自社会低阶层的学生更容易再生产其不利地位而成为后进生。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现象,这是形成我国城乡教育差异的文化因素。学校教育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文化再生产:学校教育是一种符号暴力;学校通过符号暴力实现文化再生产;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合法化。  相似文献   

6.
以布迪厄的著述和国内外对布迪厄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文献,从布迪厄对现象学的借鉴、对法国认识论传统的借鉴,以及对结构主义的借鉴,考察了其教育社会学思想的三个主要理论渊源;从方法论、核心概念、理论支撑三个角度梳理了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主要架构,即“关系主义”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思想;“资本”“惯习”“场域”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支撑。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学术魅力就在于运用其特有的反思批判性思维,着力分析了存在于教育场域内的某种再生产逻辑:学校教育系统中存在的种种分类形式实际上是外部权力场域在教育场域内部的表现,并且这种分类通过教育场域内的独特运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教育符号崇拜是夸大和迷信表征教育对象或教育对象关系的标志或标记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将表征教育对象或教育对象关系的标志或标记的作用理想化和绝对化。在权力、利益的推动下,过分地强调教育符号给人们带来的能指价值,忽略教育符号的所指价值,把教育的功能置于功利主义的视角之下,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符号崇拜表现为:对于名牌学校及名师的推崇;对确定性知识的笃信;对教育效率的过分的强调。盲目的教育符号崇拜会使得校际间的发展失衡,带来学生个体成长局限性。由于社会用人单位进一步强化教育符号化崇拜,使得教育符号被赋予更多附加的含义,教育符号所带来的权力、利益和资本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符号崇拜的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社会公众对教育符号以及对于精英的窄化认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多元化社会制度和选拔机制的缺失;教育符号自身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公平在存在分化、分层的社会结构中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教育是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地位和功能是不独立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运用“资本”、“场域”、“惯习”和“符号暴力”等概念对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予以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文化和阶层分化的研究中,最典型的是以布尔迪厄为代表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其暗含教育作为一种符号暴力,正在帮助中上阶层实现文化再生产,从而成为社会分化和阶层固化的隐形手段。在布尔迪厄理论思想发展和盛行的过程中,也引起了迪马乔、伯纳德、科尔曼等人的对话和论争,这种论争试图打破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绝对性色彩,将社会客观事实之外个体的文化流动性、交互性、能动性等纳入考量范围。在文化再生产理论发展的时代对话和理论对垒中,对当代文化再生产可能性的探究将为教育与阶层流动的适切性、本土性和发展性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再生产视角解析中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化平等的不同看法影响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解析我国教育所形成的城市优势文化场域和农村劣势文化场域的二元结构现状.文化资本的传递具有最佳的隐蔽方式和再生产功能,并通过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及入学后学校文化的传递所产生的不平等,强化了我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这说明教育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