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尔·桑德堡与林肯传孟宪忠编译卡尔·桑德堡是美国著名诗人和传记作家,是多才多艺的高产作家。他为林肯作传,前后花了大约30年的时间,收集有关资料。他于1926年和1939年先后出版了两卷本《林肯传:草原年代》(就任总统之前)和四卷本《林肯传: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2.
歌舞片的“文艺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75届奥斯卡颁奖晚会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硝烟弥漫的战争背景下,终以歌舞升平的姿态落下帷幕。歌舞片《芝加哥》众望所归,夺得最佳影片奖,弥补了一年前同类型影片《红磨坊》最后一刻功败垂成的遗憾。  相似文献   

3.
卡尔·桑德堡是美国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小说家和民俗学者,普利策奖的获得者。有关他的生平及文学创作活动,本刊曾在1995年第2期、1995年第4期。1996年第1期作过详细介绍。本文着重描写他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历。——编者“总有一天你会在爱情的激动中到来,”桑德堡曾在一首题为《梦幻女》的诗中写道。1907年12月下旬的一天,当桑德堡见到莉莲·斯泰肯时,他马上认定已经找到了他想象中的梦幻女。那一年卡尔·桑德堡30岁,莉莲·斯泰肯接近25岁。不久,他们开始通信。他们在信中讨论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学和民主的艺术。莉莲是社会民…  相似文献   

4.
我与《世界文化》的情缘我认为一个家庭应该订阅几种杂志,这是家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读物。《十月》、《散文》、《读者》、《世界文化》、《哲学研究》、《美术》、《大众健康》、《诗刊》等优秀期刊是我每年都要订阅的,但大都有过中断,只有《世界文化》一直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5.
陈衍强的诗     
陈衍强 《大理文化》2012,(10):59-60
陈衍强,上世纪60年代生,云南彝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昭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昭通市作协副主席、彝良县文联主席。在《人民文学》《诗刊》《大家》《中国作家》《诗选刊》《人民日报》《青年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有诗被译成英、日等文字在《世界诗人》等杂志发表,有作品收入多种权威选本,已出版诗集《英雄美人》、《我的乡村》,其中《英雄美人》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于坚 《大理文化》2012,(12):4-11
于坚,男,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李见心的诗     
李见心 《大理文化》2012,(10):53-55
李见心,1968年11月生于抚顺,现居锦州。中国作协会员。1987年起先后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等刊发表诗作。作品曾被收入2003——2011年度《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诗作曾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赛大奖及全国十佳诗人奖等。著有诗集《初吻献给谁》《比火焰更高》《李见心诗歌》《重新羞涩》《五瓣丁香》,长篇小说《心灵捕手》《有字天书》。现供职于锦州市文联。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诗歌需要迎接新挑战。我们正处于新世纪之始,这在过去往往标志着艺术的新起点。庞德和艾略特在20世纪头几年发起过现代派运动,其号召性作品就刊登在《诗刊杂志上。19世纪初,确切说于1802年,华兹华斯以其再版的《舒情歌谣集》开启了浪漫主义诗歌时代。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49-50
尽管早有人预言纸质出版物即将灭绝,们芝加哥艺术学院却一如既往地在为出版事务忙碌。对该机构而言,“出版”既是其《使命声明》中明确提出的要务之,又是实现教育职责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伟 《世界文化》2008,(12):18-19
2008年度的美国露丝·里利诗歌奖授予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同时他还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该奖项是目前美国最享有声望的诗歌大奖之一,是由美国最负盛名的、创办于1912年的诗歌杂志《诗刊》组织评选,药业巨头露丝·里利1986年创设的。  相似文献   

11.
激情海明威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美国的“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司各脱·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当时他说这话只不过是打趣,可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玩笑话后来竟然成了预言。世人公认海明威有四大小说,即《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在时间上对应这四部小说,他的一生的确先后娶过四位太太。一、《太阳照常升起》——第一位太太哈德莱·理查逊1920年在芝加哥认识哈德莱时,海明威正陷于困境。在这前一年,他身负200多处弹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回国,既…  相似文献   

12.
颍川陈氏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寻根》2003,(2):104-109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东汉末年以来,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对政治起着巨大的作用,士族名士成为士大夫的核心。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汉末魏晋颍川陈氏家族成员史实见载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及《世说新语》等书,其中陈、陈纪、陈群、陈泰并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颍川陈氏作为当时的一流高门,在谱学兴盛的时代背景下,也撰有《陈氏谱》一部,可说是陈氏最早的私家谱录了。可惜经历代丧乱,该谱已不复存,但南朝宋裴松…  相似文献   

13.
陈良学 《寻根》2010,(3):104-111
1983年3月1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载文称:"中国为发明造纸所做的探索,可以同美国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相提并论";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7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上,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乐章,向世人展示了千古不朽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5-95
台北“故宫博物院”《物华天宝特展》近日在奥地利历史悠久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展出至5月13日。据报道。包括器物、书画和图书在内,《物华天宝特展》共展出代表5000年华夏文化的116件珍品,这是近年来继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华盛顿;法国的巴黎和德国的柏林、波恩之后,台北故宫“国宝”再度远渡重洋的展示。  相似文献   

15.
清华 《世界文化》2009,(8):14-15
1895年3月5日,高尔基在当时的《萨巴拉报》上,发表了一首题为《别了》的诗:  相似文献   

16.
外国人到北京,大都被告知有3件事必须去做,即爬长城;吃烤鸭;看京剧。而外国人到纽约,有几件事也必不能少,那就是登帝国大厦,拜自由女神,看百老汇戏剧。终于有一天,作为外国人,我在纽约满足了这几个心愿。笔者在纽约期间,先后观看了7场演出。它们是音乐剧《西贡小姐》 (Miss Saigon);《冰雪消融》(Foot Loose);《善恶双面人》(Jekyll &;amp; Hyde又译《杰克和海德》);《狮子王》(The Lion King);《阿依达》(Aida);歌舞剧《福熙》(Fosse);话剧《跃马摩根峰》(The RideDown Mt.Morgan)。另外,在美国戏剧重镇芝加哥、西雅图、波特兰、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我也先后观看了音乐剧《情人颂歌》(TheBallad of Little Jo)、《圣诞颂歌》(ChristmasCarol);喜剧《错中错》(Comedy of Errors 又译《错误的喜剧》);寓言剧《动物农庄》(AnimalFarm);话剧《威尔》(The Wair)、《美丽的丽妮皇后》(The Beauty Queen of Leenane 苏格兰方言话剧); 咖啡厅戏剧《第二城市》(T...  相似文献   

17.
高照 《华夏文化》2002,(3):20-21
周易由《易传》、《易经》组成。《易传》诞生于春秋战国。当时,诸子百家曾出现过“大放异彩”、“各领风骚”的壮丽文化奇观,从而为中国文化奠定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博大精深、影响广远的坚实底蕴。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无言的节日”的’94上海国际哑剧节,于3月18日至22日隆重举行。短短5天中,上海观众或在剧场,或在公园,或在荧屏上尽情享受了各国哑剧大师带来的愉快和欢乐。这里撷取两个幕前幕后的花絮,以飨读者。《我的儿子》由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推荐来上海参加哑剧节的罗伯特·卡尔顿是首届美国哑剧节及芝加哥哑剧周的创始人,曾在芝加哥独幕剧艺术节上荣获“表演大师奖”,还在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获得银奖。他的表演被评论界称为“传达了当代美国人的情感”。每场演出前,卡尔顿都要脚踩溜冰鞋,化好妆,在观众厅前的场地上穿梭滑行。只…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办报     
黑格尔不仅是一位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而区还是一名刚正不阿的杰出报人,他曾因在报纸上揭露时弊,得罪当局而吃过官司、上过法庭。 1805年,35岁的黑格尔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耶拿大学哲学教授头衔。但两年后,他却放弃教学生涯,应邀担任了当时属于巴伐利亚的班堡的地方报纸──《班堡报》的编辑。他为什么要投身新闻工作呢?除了个人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外,那就是对新闻记者职业的向往。 《班堡报》当时已办了十多年,由于原办报人思想平庸,业务能力差,把报纸办得一塌糊涂,毫无生气。才华横溢的黑格尔怀着雄心壮志接办了《班堡报》,…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我的书案上,始终置放著一部多卷本的大书,它像磁石般地吸引著我,几乎欲罢不能,因此每在料理急务之馀,或在夜深人静之际,断续展读终卷。这就是历史学家戴逸教授主编的《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全书分9卷,计有《导言》、《政治》、《军事》、《边疆民族》、《经济》。《农民》、《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戴先生自己撰写了《导言》卷和《军事》卷,其它各卷也都是与所涉内容研究有素的专家来承担。整个丛书,以二百数十万言的篇幅,对18世纪的中国历史展开全景式的论述,它以当时的中国为焦点,并将其置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