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都市得到了空前发展;其次是人类生活科学化和科学的社会化,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的许多成果都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最后是人类休闲方式的变化,休闲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享受,休闲活动日益成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晨卖声     
作文精品导读读着《晨卖声》,人们仿佛来到了西安古城,听到了都市清晨热闹的喧嚣声,看到了古城人们的人际关系,欣赏到了古城极具文化魅力的浓郁的风情画。这是一篇速写式的短文,作品取材于古城,取材于古城早晨的一个生活场景,取材于古城晨卖的喧闹声……作者以传神之笔,迅速地记述了西安古城早晨生活的一个画面,虽然撷取的只是几个小小的片断,却让人感受到了现代生活中传递出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写作上,作者运用对话的技巧来勾勒出都市早晨的热闹场景,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写出做生意人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挚…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作品中反映出的都市沙漠镜像,向人们展示的是现代社会无可挽救的精神危机,是对现代性万能力量的一种讽喻。这一沙漠化的现代情绪通过艺术家直言不讳的表白向处于沙漠危机中但却茫然不知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作为给现代人带来危机的都市沙漠地带,在它本身具有无限危机的同时却给艺术带来了新的契机。艺术家在与处于沙漠状态下无处寻求出路的人们共同直面危机时,在为摆脱危机状态而尽量寻求出路的时候,带来了艺术的多元探索局面。  相似文献   

4.
《异乡》是新世纪的问题小说。作品最本质的问题是“异”字。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大都市不再是人们理想的、更不可能是诗意的憩居地,城市的功能在发生变化,城市的一切出现变异。这种变异的城市结构、城市程序、城市生活却恰恰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角、津津乐道的都市文明或现代文明。虽然大都市享有光荣与梦想,但在都市的角落有可能潜存着污垢和罪恶。因此,是文明还是堕落?让人们充满了疑惑。  相似文献   

5.
胆小的少女     
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每天过着优越生活的我们,觉得自己有理由去关心一下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于是,我们一群人决定去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卡斯特郡体验一下生活。因为那里住着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属于阿米西族,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他们却过着极度简单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柳永生活时期正是宋型文化确立,北宋经济尤其是都市经济逐步繁荣发展时期,与之相应的北宋都市文化也逐步完成转型。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受到这样都市文化氛围的浸染,故他创作的歌词也绝大多数与都市及其生活相关。北宋繁荣的都市文化为柳永创作都市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其都市词则作为都市文化的独特载体并为之服务。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的全球化推进的一个巨大载体是工业化、城市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市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或主体,研究都市文化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都市文化的虚拟化又是都市文化在今天的一个新趋势、新形态,它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要真正从根子上认识都市文化的虚拟化,需要从"三种自然"观切入。都市文化的虚拟化一是表现在它的存在空间被虚拟化了;二是表现在媒体意象对人们生活的大量介入,即都市生活被媒介"殖民化"了;三是表现为商品符号世界的形成,它的直线膨胀和对都市的"暴力殖民"。都市文化虚拟化的结果是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和都市人格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中,不断更新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便利,但是日理万机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健康问题。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会有电脑胳膊或者"电脑网络综合征";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调整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摄入了大量脂肪,因为运动的不足,造成很多疾病,面对这样的问题,加强体育锻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在曼哈顿的一座高楼底下聚满了人,人们都抬头望着那座高楼的楼顶。电视台和报社的人也来了,他们都争着报道今年这个城市里最为人所关注的事情-著名的特技演员乔治要骑着摩托车从一栋高楼跃到另一栋高楼上。  相似文献   

10.
新楼群在都市一片片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会为改变生活质量而决定购买住房。在这个领域,有许多商机等待我们去发现。储备一些房地产业的常识,也许会给职高生朋友求职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1.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中,塑造了一位优秀母亲葛笃德的形象。读罢这部小说,不由得引发了我关于怎样做母亲的思考。葛笃德生活于西方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虽然与那时相比,现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葛笃德的教育生活中蕴含的哲理,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正如裴斯泰洛齐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我从不因为人们的见解而与人争论;可是有一点,那能使人善良、正直、忠实、高尚的,那能教人既爱上帝又爱世人,那能给人的家庭带来幸福与快乐的道理,在我想来,应该是无可争论的,应该是我们所有的人和所有我们的人都牢记在心里的。”  相似文献   

12.
都市顽心     
筱筱 《出国与就业》2009,(11):60-65
当三厢轿车、SUV、MPV等大型车受到人们追捧的时候,有那么一群有性格的小东西从天而降。他们给生活在钢铁丛林里的都市大孩子带来了一股顽童之风。  相似文献   

13.
郑渊洁的童话是孩子们向往的乐园,它一直在探索怎样为孩子营造其自由成长、顺应其快乐天性的生存空间。都市生活的喧哗繁闹与高楼林立,媒体的发达鼓噪与商业繁盛,人们的追名逐利,弥漫在都市的每个角落,无情地挤压着儿童天性自然张扬的空间;乡村的淳朴与恬静,使儿童的快乐本性得以释放,却也难逃都市文化的浸渗污染。孩子们在都市的压力与乡村净土的被入侵,以及自我天性顽强释放的张力的夹缝中顽强地成长着。郑渊洁在看似轻快活泛的童话故事中,写透了孩子的孤独与无奈,足以敲击人的心灵,让人扪心自问:人类应该为自己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俱乐部     
上期话题讨论勇敢的小男孩在曼哈顿的一座高楼的下聚满了人,人们都抬头望着那座高楼_的楼顶。电视台和报社的人也来了,他们都争着报道今年这个城市里最为人所关注的事情——著名的特技演员乔治要骑着摩托车从一栋高楼跃到另一栋高楼上。  相似文献   

15.
喧嚣的城市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期待。 城市把人们聚集一起,让很多人在很小的地块上生活。前呼后拥的幢幢高楼把人们重重叠叠地搁置起来,让整日里摩肩接踵的人们憋在左右着自己的空间里,思忖着自己在拥挤的城市里匆匆忙忙的脚步迈向何方。  相似文献   

16.
“二拍“中的商贾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给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了许多突破传统的新观念,表现了商品交换的繁荣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表现了商品交换催发的人性中的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形象地总结了商人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商艺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趋势加速了资源、人口和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多元性已经成为都市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另一方面,都市环境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在都市空间简化和分类的基础上,人们行为模式同质性增加了,价值体系也渐渐同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都市空间和物质实体的形式。从都市、人和文化三者关系出发,基本上可以归纳出:虽然需求是多元性的,但满足的方式却形成了同质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情况增多,但当代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又高度一致;都市中的异质元素增加,但却处在强大的文化建构体系中。这可以看作都市中多元性和同质性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数字化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一族中拥有可拍照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拍照手机的流行风潮使得手机市场有了新的增长点,但又在无形之中带来了一个让人畏惧的现象,那就是手机偷拍,这个现象对人们的隐私权构成了极大挑战,保护隐私权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柔软的障碍     
当尖叫的飞鸟逃离黑色的天空 人们沉寂无言 我的血因等待而疼痛 ——《暴雨将至》 一、这不是我的都市 一个喧闹的都市不是散文,好像网路上一块又一块的帖子。 我生长在这个地方,高楼也在这里生长得很高。我看到女人们漂亮起来,乳房膨胀起来,每一根飘扬的发梢暧昧起来。恍惚一切与我无关,我流离在城市的边缘津津有味地看。如果你在这个城市一个叫无影山的地方看到某个低垂着头走路的人,那有可能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震撼着人们的思想,心理,像一双刃剑,既带来了福音,也带来了灾难,一个人应选择什么样的人格模式?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谁就走向成功,作为教师根据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职业,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格,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虽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作为职业需要,必须学会调节自己,实现现代教师各项素质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