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分析: 平移变换是最简单的保距变换.如果原图形中的点都沿着平行的途径运动一个恒等的距离而到达映象,这样的变换称为平移.对于物体的平移,有两个要点:第一,物体沿直线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前后物体本身(形状、大小、方向)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知物体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观察、操作,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方向和距离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1.分类,感知。(1)教师依次出示火车、电梯、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缆车、钟摆6个运动画面(见教材第26页),提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1~42页的内容. 二、课标要求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二课时的内容.平移的教学(例1),教科书提供了三个生活中的例子: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观光缆车和推拉窗,以帮助学生建立平移的表象.通过在方格纸上向不同方向平移的小房子,来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平移,使学生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通过向上平移5格和向右平移7格的示例,使学生了解向哪个方向平移多少格的意思.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教科书中提供的小房子图形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具体目标有如下一条:学生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教材中“平移与旋转”内容的编排,除了“标准”提出的上述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是图形变换的基本形式,它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在课的开始,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运动:如缆车平移、上下的楼梯、飞机螺旋桨转动、转风车、推拉门窗等丰富的素…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知物体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观察、操作,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方向和距离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1.分类,感知。(1)教师依次出示火车、电梯、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缆车、钟摆6个运动画面(见教材第26页),提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4~26页。教学目标: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了解平移、旋转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物体的运动方式。2.了解平移的本质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初步学会画平移后的图形。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7.
知识梳理1.平移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我们所学的平移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的变换.2.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图形平移的依据.3.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下册P41~P43“平移与旋转”。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生活中的物体有进平移与旋转运动的现象,进而认识平面图形平移和旋转;会计算一个平面图形平移的格。2.使学生体会到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后,是在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变,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3.通过情景图的场景,体会生活中的平移、转运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三、教学重点: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四、教学难点:计算一个平面图形平移的格数。五、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方格纸…  相似文献   

9.
"平移与旋转"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其一,学生认为平移只能是上下和左右的运动。其二,学生在数方格时,往往多数或少数一格,也就是说学生容易把物体之间的距离当成了物体平移的格数。又基于对四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内容的考虑,我们在打磨这节课时,聚焦了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对旋转的认知是否仅要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认  相似文献   

10.
中考知识梳理 1.平移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我们所学的平移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的变换. 2.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图形平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图形的全等变换有平移、施转及对称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形式合成了大千世界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运动.图形的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空间和图形”的一个主要内容.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2.
图形的变换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变化,它是对物体运动、变化的数学抽象.具体的图形变换形式有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和位似变换,这些变换涉及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四个方面.其中,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只是改变了图形的位置,而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包括中心对称变换)也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但改变了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位似变换只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了解平移、旋转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物体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平移指的是把一个图形整体地沿着某一方向运动.它是初中几何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图形变换.近年来中考中经常遇到平移问题. 一、平移识图问题 例1 将如图1所示的图形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形是().  相似文献   

15.
图形变换源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变化,它是对物体运动、变化的数学抽象.五种图形变换涉及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四个方面.经过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但位置改变了,其中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还改变了图形的方向.相似变换只有形状不变,大小、位置、方向均可以改变.图形的变换是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相似文献   

17.
教学时间:2012年3月22日教学场合:第八届教育家论坛(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教学对象:常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了解平移、旋转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物体的运动方式。2.了解平移的本质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初步学会画平移后的图形。  相似文献   

18.
将一正弦条纹分别投影到参考物体和待测物体表面,得到参考物体的变形条纹图像和待识别物体的变形条纹图像。以此变形条纹作为联合变化相关的输入图像,通过联合变换相关,得到自相关和互相关输出,最后根据输出的相关峰大小即可判别不同的物体。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三维物体联合变换相关识别,并且验证了联合变换相关识别物体具有平移不变性。  相似文献   

19.
变换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是学生颇感棘手的一类相对运动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借助画示意图求解的方法.一、示意图规则1.用一条标有方向的直线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运动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分别用画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2.使表示运动物体的点相对于表示参照物点...  相似文献   

20.
中学物理习题,浩如烟海,要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教师不仅要精心选题,而且还应善于对习题进行变换,这样既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又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少受题海之苦.下文就谈谈物理习题的一些变换方式.一、逆向变换逆向变换指将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转换,或将某些概念、规律进行逆向分析和应用.例1 物体从h高处以初速v0做平抛运动,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逆向变换 物体以初速v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成θ角,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h.例2 电荷在电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