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2.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的,是教学的源泉。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学习,激发兴趣,激活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4.
有了十来年的实践,我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我理解的“生活语文”包括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文讲读“生活化”。学《长江三峡》,我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刘白羽笔…  相似文献   

5.
张振燕 《课外阅读》2011,(10):331-331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样式就有多丰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敢于变革旧的教学模式,把“说讲语文”变为“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参与和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在实践中关键是探索“生活与语文相结合”的途径,寻找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能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信息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单单是课本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语文教师要打破校园的“围垴”,有效开发利用散落在社会上的语文教育资源,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训练,走出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迈进充满乐趣的“百草园”。因而,当前的语文老师需要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搞好课堂内外训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趣味化、能力化、实用化,真正寓学于乐,学以致用,增长才干,人文素养日有所增。这应是语文课改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俊新 《甘肃教育》2008,(20):30-30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比较被动;语文课堂教学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语文课堂教学的空间相对狭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其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训练处处有,时时可以学语文”,学好“大语文”,才能让学生眼界高远,襟怀博大;才能“胸怀万汇凭吞吐,笔纳千钧任翕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在校内学习,还要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语文,还要在其他学科中学语文。惟有增强“大语文”教学意识,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翻名著、赏名胜,努力为学生开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时空;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生活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主地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养成时时、事事、处处积淀和应用语文的好习惯,使语文和生活水乳交融。即在语文的舞台上上演生活的“戏剧”,在生活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语文的“魅力”。引源: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叶…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1.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小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例如我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充分证明了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的,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学生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学生在这样的感悟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情绪性体验,达到了“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2.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基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学生的生活,生活性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新课标已经具体阐述了“生活化”的基本理念。然而,“生活化”不仅是理念上的要求,更应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通过“生活化”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中,我们应基于生活,立足“生活”的土壤;在生活中,我们应营造“在家”的感觉;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牵手学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了解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学本化”是语文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新课标语文教材编写和师生使用情况来看,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实现语文教材“学本化”的主要策略有:强化“学习过程”设计,以有效指引学生学习;用现代教育理念重构传统导学方式;借鉴相关理论成果,使导学内容丰富多彩;设计面向时代和未来的导学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冲破狭窄的课堂“围城”,让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延伸,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参与和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语文就是识字阅读、理解和写作。如何学习语文,似无章法可循。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自省自悟,探索了“基本学习思路训练——自定作业——走上讲台——百字作文”四步模式训练法,注重学生兴趣的呵护,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化书本有形的知识在无形的生活,将“有招”的模式的训练为生活“无招”的体验,还孩子自由的天空,放飞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走“大语文”之路。所谓“大语文”。就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的诀窍是——“诱惑”,即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吸引全体学生参与:用教学生活这片“诱人”的美景,去吸引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说善做;去吸引学生的大脑,使他们能想善辩。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诱惑”之一:故意犯傻对于难以掌握或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重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教学实际从“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两方面进行探索。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读”乃学习语文之根本大法。《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读”。“读”要有选择提倡自由阅读,提倡阅读经典,正确对待读图;“读”讲方略进行眼球操练,短文速读计时训练,实用性速读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20.
黄朝强 《考试周刊》2009,(3):110-111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正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正如新的《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