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月的天气确实酷热似火,然而,用“七月流火”来形容7月的炎热则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一些望文生义者以为“七月流火”是个极为文雅的形容天气炎热的同,写稿信手拈来,编辑又不详察,于是报纸、电台、电视台频频使用。比如“七月流火,何处觅清凉?”“此时小城显得那么精神抖擞,小城熬过了七月流火”等。就连气象预报员也反复说“七月流火,持续保持高温天气”、“七月流火,酷热难耐”。其实,“七月流火”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天气变凉。《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唐代孔颖达为“七月流火”所作的“疏”…  相似文献   

2.
郑雨 《新闻前哨》2012,(8):98-100
笔者在近几年的文字校对工作中发现,在报刊、电视及网络媒体上,有一部分词语,由于含义比较特殊,不少人对这些词语望文生义,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误用较多。本文对其中20个比较常用又容易误用的词语进行整理,逐一进行辨析,供大家参考。1,"七月流火"天气凉2005年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访问大陆,并于7月12日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纪校长想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当时天气的酷热,但他的这一用典出现了错误。"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  相似文献   

3.
天气最炎热的时候,笔者总能在一些报刊上见到“七月流火”一词,大都把“流火”理解为天气极热。如武汉某报就曾在去年盛夏发表《七月流火空调销售看好》的消息…… “七月流火”语见于《诗经》中的《七月》一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指夏历七月;“流”是“下行”的意思;“火”则是星宿名,或称“大火”,也就  相似文献   

4.
七月的天气火样热,这是事实,用“七月流火”来形容七月的炎热,则属南辕北辙了。其实,“七月流火”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天气变凉。“七月流火”一语见于《诗经》中的《七月》,诗的开头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这里的“火”是星名,即“心宿二”,又称“大火”。每年夏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心宿二”在中天,方向最正,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这颗星就逐渐偏西向下运行,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凉起来了。这个意思如果和下文的“九月授衣”联系起来理解,就更明显了。“九月授衣”是  相似文献   

5.
7月的天气确实酷热似火。然而用“七月流火”来形容7月的炎热则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一些望文生义者以为“七月流火”是个极为文雅的形容天气炎热的词。写作时便信手拈来,编辑又不详察,于是媒体频频使用。比如:“七月流火,何处觅清凉?”、“小城熬过了七月流火”等。就连气象预报员也反复说“七月流火,持续保持高温天气”、“七月流火,酷热难耐”。  相似文献   

6.
成语以其言简意赅的特点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成语的含义相对固定,其用法也是约定俗成的,如果望文生义地乱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下面仅举三例:“七月流火”不是言热而是说变冷《中国保安》杂志2000年第7期上有一篇文章《七月流火搞军训》,文中说:“七月流火,全体队员的训练热情也像这火热的天气一样一天天地升温。”七月流火,语出自《诗经·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即心宿,是指一颗古时被称作“火”的星,也称作大火星。流,在这里是动的意思。在夏历五月黄昏,“火”星见于正南方天空,方向最正而且位置最高…  相似文献   

7.
漫谈简历     
都说七月流火,天气转凉,对于毕业生而言, "七月流钱"似乎更贴切些.都说衣着是门面简历是脸面,今年全国495万大学毕业生为了谋求工作不仅带火了服装行业,也让专职制作简历的行业大赚了一笔,随便找上一家专门制作、买卖简历的店铺网站,一份的价格基本上都在15元到30元之间不等,当然这只是个美工价,打印费另算,精明的莘莘学子就这样心甘情愿地被付之于案,等待刀俎.这种周瑜打黄盖的结局真的颇有戏剧色彩.  相似文献   

8.
据说是太阳发生了爆炸,释放出那么一点点能量,热浪冲击地球,怪不得今年夏末秋初的天气这么炎热。于是,不少温文尔雅之士想到了“七月流火”: △“《邵阳公关》周末专栏在流火七月向您款款走来”(《邵阳日报》7月29日中缝) △“流火的7月,我和中国地质报记者……到405队采访”(《湖南日报》8月12日二版) △某报每月有一次由读者出题的命题诗征文,公  相似文献   

9.
从﹃骄阳似火空中流﹄说开去王钟伦诗人流沙河在《华西都市报》著文《“流火”说星空》,指出一些“诗人作家”,将《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当成“骄阳似‘火’在空中‘流’”加以引用,不知“火”是“一颗恒星之古名也”,“流火”指此星逐夜西落,如水就下,暗示...  相似文献   

10.
正蟋蟀的生活习性,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随着寒冷逼近,蟋蟀这个朋友一步步从田野蹦到农人的屋里。而当农人夜里听到蟋蟀在床下唱歌时,岁月就越深越静越冷了。夜晚,它会断断续续地弹它的无弦琴,唱岁之将暮的哀歌。一个漫长的冬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1.
刁毅刚 《中国传媒科技》2016,(7):I0001-I0001
流火的七月,火热的不仅仅是天气,还有传媒技术人的脑瓜。2月19日,中南海的目光又一次投射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座谈会上对党的新闻舆论机构提出要求: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2,(4)
近读《经济新报》,发现该报的有些文章形容天气炎热时,5月份使用了“五月流火”,6月份使用了“六月流火”,7月份更出现了“七月流火”。其实,“流火”一词是不能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  相似文献   

13.
“流火”不能用于形容天气炎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经济新报》,发现该报的有些章形容天气炎热时,5月份使用了“五月流火”,6月份使用了“六月流火”,7月份更出现了“七月流火”。其实,“流火”一词是不能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三昧》1994年第9期刊登的《情洒京九路》“浓笔重墨写精神”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在武汉铁四院采访时,正是七月流火的季节,有‘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市酷暑热得人喘不出气来,……。”看完这段文字使我感到把“七月流火”和“四大火炉”并用起来,是不妥当的。诚然,作者本意是用“七月流火”描述夏天气温很高,酷热难耐的情景,但引用了并非形容炎热的诗句。  相似文献   

15.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
  随着暑期的到来,汛期也将接踵而至。据有关气象资料统计,以往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乃至大暴雨天气,大多出现在7、8两月,由此造成局部灾害的教训也屡见不鲜。北京市档案局最近就确保汛期档案实体安全对所属部门提出要求,强调要将防汛工作纳入行政执法检查和业务监督指导的重要内容,督促、指导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领导、认真自查、拟订防汛应急预案,确保各类档案资料完好无损、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6.
近读4月12日《信息日报》《宿松:越狱静悄悄的背后》一文(摘自4月1日《浙江工人日报》),见“8月流火,监房里依然是难耐的燥热”一段文字,不禁愕然。 记得1994年第4期《新闻学苑》曾刊发笔者的《“七月流火”误用论列》一文,指出一些报刊文章常误用“七月流火”一词来形容暑热。其实“火”是星名,如孔颖达  相似文献   

17.
盛夏,七月流火。在闷热中,我带着憧憬,怀揣期望,参加了海南省档案局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行程:华东六日游。期待:上海世博之旅。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记忆里,1983年北京的夏天,虽说是"七月流火",却充溢着一股浓郁的、令人振奋的文化气息,来自全国各文科大学的年轻教师约二百多人,汇聚一堂,参加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电影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教师进修班".  相似文献   

19.
《云南档案》2011,(8):59-59
<正>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祭祖节、荷花灯。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均为道教节日。按  相似文献   

20.
王平 《湖北档案》2001,(8):22-23
七月流火.武汉持续不断的高温并没有超越前来观看湖北省纪念建党80周年展览人群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