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时期的经济、教育以及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汉代社会价值取向由"礼"到"戏"的转变,并重点分析了汉代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体育思想内核转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整个戏剧发展演变的漫漫旅途中,角抵戏在其中起到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角抵运动的起源开始讲述,通过角抵运动在汉代的具体应用之处,分析其在汉代时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黄森林 《兰台世界》2012,(27):86-87
中国在四千多年之前就已经将车辆作为交通和作战的工具。到汉代时期,人们除了发挥车辆基本的运输和作战功能之外,又产生了可用于强身健体、娱乐助兴的"戏车"体育休闲游艺活动,且乐此不疲、酷爱沉迷。  相似文献   

4.
早在公元前206至220年的汉朝时期,"百戏"就已经出现了,而在百戏的集体演出里,角抵戏是一种将技艺融入表演中的戏剧艺术。本文就角抵戏的兴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最后指出了汉代末期角抵戏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汉代简牍档案管理有很大发展,对于我国古代档案事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汉代简牍档案类型、制作过程、编联方法以及简牍档案的立卷归档、管理,为我国现代图书档案管理事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汉代灯具的形态发展特征,论述了汉代灯具造型的象征意义,深入探讨了汉代灯具设计中所融入的人性化理念,研究了在汉代灯具中以人为本进行产品设计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何谓角抵戏 中国汉代(前206-220)出现了"百戏",它实际上是汉代民间歌舞、杂技、武术、魔术的总称.在百戏集演之中,有一种运用技艺的戏剧化的表演,这就是角抵戏.颜师古注:"应劭日:'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日:'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抵者,当也.非谓抵触.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淮北地区汉代的画像石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彩,作品品位非常高,很多画像石刻的内容能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安徽淮北地区汉代体育活动大致包括博戏、射箭、舞蹈、武术、投壶等。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以儿童为题材的绘画通常在画史中被称为"婴戏"、"婴儿"或"孩儿"等,也有称"婴戏图"、"戏婴图"、"货郎图"者.婴原指初生的女孩,后泛指初生儿勘儿.因此,婴戏图就是描绘儿童嬉戏玩耍的一种人物画.以儿童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萌芽于战国、汉代,成熟于唐,盛行于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直到今天仍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10.
汉代建筑明器生动展现了汉代楼阁建筑的类型和神韵,文章以汉代建筑明器为着眼点,对汉代楼阁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汉代建筑的建筑特征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1951年高罗佩在东京将《秘戏图考》私刊了50册。这部副标题为"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公元前206年-公元1644年)"的出版物,被分送到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与研究机构。1961年布里尔(E.J.Brill)公司正式出版了高罗佩的《中国古代房内考》,其中包含了一个《秘戏图考》的某些发现的概要。《秘戏图考》由三部分组成(即三卷):第一  相似文献   

12.
洛阳汉代壁画是汉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的形象塑造,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深刻反映汉代社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历史的图像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洛阳汉代壁画对古代文献具有考证价值,对于汉代的制度、文献、法律有考证、校勘价值,对于汉代社会创造的文化又因历史原因遗失部分提供补遗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晓宁  赵永明 《兰台世界》2020,(5):154-156,160
汉代的射艺文化非常繁荣,主要表现在汉代的射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礼节,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成为广为流行的游艺活动。汉代射艺文化的繁荣除了归因于对传统射艺文化的继承之外,政府的重视、射艺技术的创新也是重要原因。汉代的射艺文化为后世相关娱乐性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准,德育为先的射艺思想对于今天的大型比赛仍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辞书编纂在璀璨的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辞书编辑特色鲜明。对汉代辞书编辑特色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当下辞书编纂的发展研究。本文在对汉代辞书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出汉代辞书编辑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扎实的资料工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编辑意识"等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偶、偶戏的历史起源以及由来,偶戏如何发展、偶如何分类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了有关偶及偶戏的基本信息。其次,介绍了在中国以及现代舞台设计中偶的新表现形式。再次,本人提出了结合特殊场域演出对偶戏未来发展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卢澎涛 《兰台世界》2012,(36):130-131
汉代对于体育运动的提倡,为体操运动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文章对汉代画像石中的技巧类、器械类、平衡类、骑技类、艺术类体操动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许局 《兰台世界》2014,(5):79-80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活动最为频繁的朝代,这是由于汉代在数百年间一直和周边的国家发生战争,统治者只能依靠军事训练来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本文叙述了汉代的军事训练的内容,重点分析了军事训练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剧场和去戏楼看戏有什么区别?在剧场里,一道门把你与日常生活隔开了,人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戏上;但在戏楼,戏在进行,台下的“戏”也在进行。你可以交际,喝茶,吃东西,发呆。环境变得更轻松,在这里生活依然在继续。到戏楼看戏更多是一种对于戏的玩味和生活的消闲。  相似文献   

19.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活动最为频繁的朝代,这是由于汉代在数百年间一直和周边的国家发生战争,统治者只能依靠军事训练来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本文叙述了汉代的军事训练的内容,重点分析了军事训练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汤娟 《兰台世界》2015,(6):144-145
玉舞人兴起于战国,发展至汉代达到顶峰,其后慢慢衰落,是战国至汉代多种文化观念融合而成的产物。本文对玉舞人的主体造型进行探讨,并对当时舞蹈审美主流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中国舞蹈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