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燕 《北京档案》2012,(7):58-59
香山慈幼院是民国人士熊希龄于1921年创办的,慈幼院最初的学生来源大致有五类,即原慈幼局收养的灾童,香山附近满汉族贫苦儿童,以及后来女界红十字会和北方五省灾区赈济会在北京设立的灾童临时教养院和湖南华洋赈会收养的灾童。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的初衷在于济贫抚孤,使那些孤贫失学的儿童在获得一定的职业教育之后能为社会服务。随着组织机构与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香山慈幼院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德、智、技、群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爱国之国民"的办院宗旨和教  相似文献   

2.
正提及历史学家易中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他的成功受益于母亲周树奇很多。周树奇女士,是战时儿童保育院的一名幼稚教师,曾就读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这所幼稚师范学校是香山慈幼院的创始人、民国慈善家熊希龄先生创办的。熊希龄先生力主教育为"立国之本",多次提出"兴学之本,先重师范",幼稚师范学校是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办学目的非常明确:一是为发展教育而培养师资,期待香山慈幼院的师范  相似文献   

3.
高燕 《北京档案》2013,(8):38-39
民国时期首任民选总理熊希龄,一生重视教育,1913年在任总理时颁布的《大政方针》中就提出教育是"立国大本"的宣言。退出官场后,毕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香山慈幼院,设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系,创办有婴儿教保园、幼儿蒙养园、小学、中学、师范、职业教育等各校。熊希龄治学严谨,师资队伍精干,配备设备完善,办学规模宏大,以独有的特色闻名海内外。熊希龄对小学教育十分重视,时常把"今日的小儿  相似文献   

4.
熊希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于1894年殿试中进士,任北京翰林院庶吉士,后经历维新变法、民国鼎革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几个时期,先后任中华民国财政总长、内阁总理、京畿一带水灾善后督办、北京世界红璀字会长和香山慈幼院院长等职。在北京生活、活动30余年。1992年他的骨灰也安葬在北京香山。他于民国期间在北京的大量慈善和教育活动,直至今天仍值得人们研究和怀念。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时期,受中国古代游学传统及日本远足教育影响,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学校推广游学教育,扩展教学场域。北京香山慈幼院积极响应号召,在中小学各年级中组织师生旅行团,提出于游览中学习的目的,于直观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磨炼坚强意志,并不断激发学生救国救民意识。“旅行”以至“救亡”,正是北京香山慈幼院“以游促学”的生动诠释,实现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其实,至少每一个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都应该记住香山慈幼院以及它的创办者熊希龄。1920年至1949年间,香山专属一所学校。这里的学生主要是孤贫儿童,他们在香山学习生活,直至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7.
邓艳玲 《出版参考》2011,(11):21-22
其实,至少每一个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都应该记住香山慈幼院以及它的创办者熊希龄。1920年至1949年间,香山专属一所学校。这里的学生主要是孤贫儿童,他们在香山学习生活,直至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8.
绿云舫,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舫建于清代,形若舟舫,实为斋室,舫外绿荫浓郁,取泛舟烟波之意境.咸丰十年(1860),绿云舫被英法联军焚毁.民国时期,香山慈幼院在其遗址基础上修建了图书馆,俗称"小白楼".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小白楼作为中宣部的图书馆.据香山公园档案记载,1953年至2014年,该处建筑长期由香山饭店占用,通过函告、协商及强化管理措施等方式,历经香山公园几代人的努力,最终于2014年年底将小白楼收回.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都应该记住香山慈幼院以及它的创办者熊希龄.“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这是在湘西凤凰古城熊希龄故居正室木门两侧的一副对联,它简要而准确地概括了熊希龄对慈善事业的钟情.熊希龄生于凤凰,人称熊凤凰;出身苗族,是民族骄子.他可谓一路春风,少年得志,才高气傲,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35岁出洋考察,40岁出任民国首任财政部长,43岁即登上国务总理的宝座.他居庙堂之高时,不忘心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后,仍时刻心忧社稷.数经沉浮的熊希龄退出官场后,转向慈善事业.1917年夏天,北京、河北地区发生的京畿大水灾,灾民逾500万人,使熊希龄下定决心成立慈幼局,专门收容受灾儿童.  相似文献   

10.
在海燕社社长郑荣的办公室里,一幅题字"爱心"挂在她对面的墙上,那是少林寺释永信方丈赠送的,以感谢海燕社长期为少林寺慈幼院儿童提供的多方面资助."童心,真心,爱心",一直是海燕社追求的.  相似文献   

11.
奇缘此生     
民国九年.我考取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在该校肄业二年,在此期间得识熊秉三先生.转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后.便无交往。但有两事令我永不忘怀熊氏的是:(一)民国十六年北伐军兴.南京正危急时。忽接熊氏电报.嘱立即北上,如无路费。即汇来。(二)民国二十一年沪战爆发。我在上海,当战事危急时,又接熊氏电报,要我北上就香山慈幼院教职.再度未允所请。  相似文献   

12.
杨荣斌 《兰台世界》2016,(9):99-101
伊斯兰教把扶持慈善公益事业视为"善行",在民国时期上海广大穆斯林看来,获取与施善是一对孪生姐妹。一方面,广大穆斯林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将维持生计之外的盈利所得,尽可能地用于舍散,倡助伊斯兰慈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一、网上救助:希望和无奈的纠结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国民的慈善意识逐渐苏醒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多角度、多方面的慈善新闻报道与"走转改"活动相结合,最直接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慈善价值观、普及慈善文化上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提高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慈善理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事业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慈善新闻报道也随之升温。桂林广播电视报社自2011年2月推出《慈善专刊》,结合贯彻落实"走转改"精神,关注困难群体,彰显社会良知,倡导全社会慈善理念,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把版面留给基层群众,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真正实现了"爱心奉献社会、善举温暖人生"的创刊宗旨。  相似文献   

15.
贝因美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发展到全方位的生、养、教服务,更长期坚持三大独特的常态化社会公益事业体系从生育、养育、教育多个层面为中国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6.
湖北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的《阳光行动》是全国首批慈善公益栏目,创办于1999年,以"安老、扶幼、助学、济困"为宗旨,以"发现心愿,实现心愿"为目标。14年来,《阳光行动》共为弱势人群筹款近5000万元,在全国援建近10所"阳光小学"和一所四川灾区幼儿园,使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重返课堂,为无数处于困境中的弱势人群救急解难。同时《阳光行动》大力推进器官捐献、献血、关怀艾滋病人等慈善宣传事业,倡导科学文明新风,营造人文关怀的"大慈善"氛围,以鲜明的慈善公益特色、强大的情感力量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承担起媒体作为社会建设者的应有重任。  相似文献   

17.
富豪虽然也是人,但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常人还是有些不同。身价75亿美元的巴蒂斯塔认为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先遭遭罪、经历一些痛苦。"星二代"李天一在中国卷入强暴案、"富二代"徐义淳在美国违规驾驶撞死人这两起案件,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星二代""富二代"坑爹凸显出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严重缺失和偏差。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嘴里含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深化改革与发展研讨会1996年11月14~16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北京香山植物园召开了“深化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针对该中心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其论题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1关于院文献情报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而言,真维斯开创了价值交付、公益兑现的发展模式,并将公益体验融入到了受助者的生活,通过自身的公益平台"孵化"出众多爱心个体,使公益成为传播价值链的重要一环。2012年4月27日,华灯闪烁,乐曲激扬,2012中国慈善排行榜颁奖典礼在北京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举行。此次该榜单不仅排出年度100位慈善个人和慈善企业,更评选出"年度十大慈善家"和"年度十大慈善企业"。鉴于真维斯在过去一年中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投入,真维斯不仅列席排行榜,并成功入围"中国  相似文献   

20.
周代的"六艺之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雏形,而美育是"六艺之教"的主要内容。周代将宗法社会的维系与"六艺之教"中的礼乐教育进行完美结合,通过礼教和乐教的相互配合,呈现出一种政治伦理与美育密切联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