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元培卷     
《全国新书目》2014,(9):9-10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可谓中国新文化“古典时期”的一个范本。他对新文化的构想包括:解构儒学意识形态,确立现代大学理念,融会东西的文化观,以美育代宗教。这些思想带有浓厚的现代性和进步性色彩。产生这些思想的来源为其中西兼备的学识和长期的民主革命实践。在同时代的思想家中,蔡元培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包容性和中和性。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发展中国教育化事业中勋劳卓。而他的思想基础。就奠定于他的读书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是新兴起的一项文化事业.它兴起于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到民国初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国中期达到了发展的高峰.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蔡元培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蔡元培一直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注和推动着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学贯中西,通晓日、德、法、英诸国语言,多次游历欧美,并相继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以及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对发展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文化事业功劳卓著,成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和楷模.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及改革家,其体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有着特殊的教育背景,他历经清末民初,在其28岁前学习,都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此后,他便多次游走国外,并深受其先进文化熏陶,这也使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并希望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来革新体育教育.蔡元培的体育思想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清朝末期的体育逐步过渡到五四新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新闻思想论略胡正强蔡元培(1868-1940)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报刊活动家。他曾经先后创办或主编过十多种报刊杂志,对推进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学术界一直对蔡元培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说到蔡元培,人们都知道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但是,他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关系似乎一直不大为人们所看重。蔡元培作为著名的教育家,看到了博物馆在教育,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非常关心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他关于博物馆的一些论述和实践,仍可使今天的博物馆工作者深感敬佩。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经历了晚清与民国的政治大变局,在政治思想上,从民族主义走向民主主义,对于民国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功绩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吴中杰 《出版参考》2005,(32):39-40
其实,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原则,在中国,并非蔡元培一个人的主张,我们只要看看自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的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纪念碑铭中,称颂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就可以想见这种思想原则,实际上已成为具有现代思想的学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吴中杰  近意 《出版参考》2005,(11):39-40
其实,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原则,在中国,并非蔡元培一个人的主张,我们只要看看自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的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纪念碑铭中,称颂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就可以想见这种思想原则,实际上已成为具有现代思想的学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梁丽英 《大观周刊》2011,(32):26-26
蔡元培终身投入在教育事业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对女子教育在近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蔡元培的女学思想主要有主张设立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教育;女学的设立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主张实现女子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2.
内在修辞性贯穿了蔡元培一生的著述,是蔡元培思想的"源头活水".蔡元培著述显示,其引入西学、阐释伦理、乃至表达政见、制订政策,均会在西学与国学、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内在相通性,无论相通性表现为同义、近似义或歧义,他试图发现或寻找中西思想之交汇点,并由此建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深刻联系.本文将蔡元培文本这一特性命名为"内在修辞性".蔡元培的行文释义,显现了最为深沉远大的伦理和爱:在领受最本质的现代西方观念之同时打开通向中国古典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曾经、正在、必将继续指引我们的思与行,让持存的古典精神绽放光芒,让持存的祖国和人民获得生机.这是蔡元培赠与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图书馆学家。他曾先后担任民国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竭力倡导图书馆对教育大众和启迪民智的重要作用,认为要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天下英才,则办好图书馆是重中之重,并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发展图书事业的人世楷模和珍惜人才精英的学界泰斗。  相似文献   

14.
<正>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家喻户晓的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开拓者和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是主张中西文化融合,塑造公民新道德并力行实践的第一人。毛泽东曾尊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塑造了民国初年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成功地将中西文化贯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而且引领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本文拟就对他的近代图书馆实践活动方面成就作一总结,以期有助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蔡元培在早期就主张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并且也将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逐渐的实施到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我国近现代的教育事业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发展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内容以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吴凡 《陕西档案》2013,(5):52-52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是以“开明正直,笃厚诚挚,博大谦抑”而著称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杰出的学者。他曾数度赴国外留学、考察,研究范围颇广。1916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提倡学术研究。他不仅在教育文化事业方面卓有远见,成就巨大,就是对档案的发掘和利用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树。  相似文献   

18.
<正>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历史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人物之一。他的"教育独立"的思想的提出,不只是空想,这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及沉淀之后,在许许多多的内因以及外因的相互作用力之下,以此为基础,综合各个国家的教育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从而最终形成的相对比较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一、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产生的原因首先,不可否认,这和教育独立思想的提出人——蔡元培先生本身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蔡元培先生出生在一  相似文献   

19.
刘杨 《编辑之友》2011,(10):107-109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号鹤卿,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我国近代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毛泽东同志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他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奋斗了40多年。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1917.1-192.7),他为北大的改革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学术建设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通过兼容并包、自由民主的思想精神,先进的教授领导制等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其公正严明的高尚品格,树立近代北京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传统美德,建设民主大学制度,一生为学术、教育救国而努力,蔡元培先生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