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时间,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什么,又似乎没有人能说清它究竟是什么。说得不客气一点,现代人对时间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古人的棍棒日晷仪(依靠插在地上的棍棒在阳光下的投影来计时)自然不能和当今最先进的NBS-6原子钟相比,它的误差30万年内还不足一秒。现代人对时间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中国在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的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这多出来的一秒是怎么回事?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时间不均匀。为有更精确的时间概念,人们拟定了两个时间标准,一个是由天文测量得出的"世界时"(天文时),即"时刻",它根据地球自转来计算,是人类计时的传统工具;另一个叫"原子时",利用铯原子自身振荡周期物理特性得出,其基本尺度就是"秒",它比天  相似文献   

3.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与密度都极大的原始火球(即奇点),在0秒时,奇点发生了爆炸,经过大约137亿年的时间,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宇宙,我说宇宙并非无限大,理由有三:一、爆炸时产生的物质所运行的速度不可能无限大,所以有限的速度乘以有限的时间何来无限大呢?  相似文献   

4.
<正>秒杀、秒抢、秒灭、秒传、秒拍、秒退、秒懂……生活中,我们常常用"秒"来传递对时间超短极限的理解,然而1秒钟究竟有多长呢?铯133(Cs133)原子基态的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这个周期所持续时间就是1秒。对于普罗大众来说,1秒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谁能想到这背后竟然会出现如此庞大的数字!为了让这"漫长"的1秒更加精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间频率研究所将"争分夺秒"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这个平台上,张爱敏和她的守时实验室也一  相似文献   

5.
正闰秒又至,2017年元旦将比往年晚1秒到来。这是因为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要求,2016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格林尼治时间)之后要增加1秒。增加闰秒,主要是为了消除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与基于原子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上一次闰秒增加是在2015年6月30日。多1秒钟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你知道在1秒钟内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许多吸烟者和戒烟者均表示,不吸烟时,时间好像变慢了。如今,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查,证实了这个心理感觉。心理学家分别调查了一些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当吸烟者不吸烟的时候,每过45秒,向他们询问一次过去了多少等待时间。结果,吸烟者回答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足足长了50%,而同样每过45秒钟,不吸烟者回答的时间和实际的时间相比,误差一般只有几秒。  相似文献   

7.
目前,科学家们对于时间旅行主要趋向于两种方案:一、超光速时间旅行;二、利用虫洞进行时间旅行。现在,我们还可以用第三种方案——卷曲四维时空进行时间旅行,这点我们可以从莫比乌斯带上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9年的新年元旦,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因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而凭空多拥有1秒钟的时间,这1秒已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2月51日下午6时59分59秒以后和下午7时之前加上。  相似文献   

9.
植物神经之谜自然界有些植物很敏感,在遇到外界触碰刺激时,会像动物一样做出十分快速的运动。比如含羞草,在受到触摸后,能在1秒钟或几秒钟时间之内将叶片收拢。澳大利亚的花柱草,雄蕊像一根手指伸在花的外边,当昆虫碰到它时,它能在0.01秒的时间内突然转动180°以上,使光顾的昆虫全身都沾满了花粉,成为它的义务传粉员。捕蝇草的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常常重视物理概念 (物理量 )、物理定律 (定理 )、物理公式等内容的教学。对物理单位的理解往往不深刻 ,不重视物理单位知识的讲解。物理单位是隶属于物理量的 ,但每一个物理量都必须有单位来量度他 ,如果只写出物理量的数值而不标出测量时的量度单位 ,这个物理量就没有了确定的意义。所以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物理量的单位时应从以下 3个方面将物理单位讲透彻 :(1)单位的意义 ,物理单位和物理量的关系 ;(2 )单位制的概念 ,导出单位的定义方程式的意义 ;(3)每一个导出单位是如何规定的。1 单位的意义、物理单位和物理量的关系量度是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要量度物理量就必须规定该量的单位。某物理量和该量的单位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都属于同类量。即“物理量 =数值 x单位”如 :“速度的单位是米 /秒 (m/s)。取位移是 1米 (m )时所需时间为 1秒 (s) ,这样大的速度就是 1米 /秒 (m/ s)。”“米 /秒 (m/ s)”和“1米 /秒”(m/ s)是一回事 ,第一句话说明速度的单位是“1米 /秒 (m/ s)”简写为“米 /秒 (m / s)”。第二句话说...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2、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会认读整时和半时作为教学重点,在观察、对比之后了解整时和半时的特点后在钟面上能拨出整时和半时作为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钟表模型、粘贴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课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十个手指头变变变》游戏,做完后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老师问:"你们开心吗?"孩子们兴奋的说:"开心!"老师声情并茂的说:"可老师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孩子们脱口而出:"为什么呀?"我趁机问你们想知道?孩子们急切的说嗯。有  相似文献   

12.
滑套式钢笔     
一般人使用钢笔有两种习惯:一是不戴笔套,二是戴笔套。不戴笔套时,钢笔很容易滚落到地上,损坏笔尖,还很容易弄丢笔套;戴笔套时,笔套内的墨渍又会弄脏笔身,弄脏我们的手,并且每次取套时还会和笔身产生磨擦,使上面的漆掉落影响美观。    以上两种情况,我都经常犯,特别是第一种情况,深有感触。九八年我参加开学考试时,早上考语文,我只带了一只钢笔。在那紧张的考场上,时间如生命,一分一秒都至关重要。我们当时考的试卷,一卷是用铅笔涂在基涂卡上,二卷是用钢笔直接答在试卷上。当我把一卷做完,开始做二卷时,一不小心把…  相似文献   

13.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0,(24):6-7
30秒检测出老年痴呆症 英国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快速检测老年痴呆症的方法,只要在40多岁时进行这个耗时仅30秒的检测,就能判断一个人以后是否会有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乌萨警士平时爱讲笑话,可他不善言辞,谁要是听他讲的话,谁都会被弄得哭笑不得。瞧,这会儿他正给警长波格讲述一个自认为令人捧腹的笑料,弄得波格昏昏欲睡,苦不堪言: “有个人到建筑管理处要找份工作。人家问他:‘您会啥?’他答;‘我会挖坑。’又问;‘还有呢?’答:‘我不能干挖坑的活。’”波格警长哼哼,勉强听他讲完。他也在思考中,打算给乌萨讲古老的《圣经》里的故事,讲的是《该隐杀戳手足兄弟亚伯》的传说。乌萨正想听他说时,值班员突然闯进波格的5号办公室; “波格警长,十万火急!吉尼萨佰尔大街的商业仓库发生抢劫!”“就离这里几步路,”波格从座位上跳起,对乌萨喊,“走!”5分钟之后,他们已经跨进了仓库的敞开大门。进去后,首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四肢被捆绑的仓管员倒在监控台下面的地上嗷嗷直叫。  相似文献   

15.
我想在这次演讲中描述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机制,它可能改变我们关于宇宙和实在本身的观点。这个观念是说,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更大空间的膜或者面上。 广义相对论失效的地方 我们自以为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三个数来标明物体在屋子里的位置,它们可以是离开北墙五英尺离开东墙三英尺还比地板高两英尺,或者在大尺度下,它们可以是纬度、经度和海拔。在更大的尺度下,我们可以用三个数来指明星系中恒星的位置,那就是星系纬度、星系经度以及和星系中心的距离。和原来标明位置的三个数一样,我们可以用第四个数来标明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这样把自己描述成生活在四维时空中,在四维时空中可以用四个数来标明一个事件,其中三个是标明事件的位置,第四个是标明时间。  爱因斯坦意识到时空不是平坦的,时空中的物质和能量把它弯曲甚至翘曲,这真是他的天才之举。根据广义相对论,物体例如行星企图沿着直线穿越时空运动,但是因为时空是弯曲的,所以它们的路径似乎被一个引力场弯折了。这就像你把重物代表一个恒星放在一个橡皮膜上,重物会把橡皮膜压凹下去,而且会在恒星处弯曲。现在如果你在橡皮膜上滚动小滚珠,小滚珠代表行星,它们就围绕着恒星公转。 ...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秒脉冲授时信号对现代科技有深远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算法实现在弱电磁环境下精确的北斗授时秒信号,给出了FPGA硬件算法、在Modelsim平台下的仿真结果和在DSP上进行修正的方法,并在基于FPGA+DSP的接收机上实现对星测试,结果为在输入时钟频率准确度≤1&#215;10^-6的条件下,秒信号1PPS(PulsePersecon由输出的准确度为与标准GPS时间信号源的时间间隔≤1000ns,满足大部分情况下授时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1.26秒是一束光从月球到达地球所需要的时间。一个小时由60分钟组成。宇宙已经138亿岁了。也许你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事实,因为这些都可以用滴滴答答的钟表来证明。然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著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却说道:"时间是人们的一种认知错觉。"这似乎在暗示着时间只存在于时钟和日历上。那么,时间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的主观幻觉?它可以变慢、暂停吗?有没有不存在时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梁安早 《知识窗》2013,(1):22-23
小时候,我曾在《人与自然》的节目里看到一种非常奇异的动物,它一身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眼睛能呈360°转动:在捕食时.它吐出舌头的长度是自己身体的两倍.只用1/25秒的时间就能捕获到猎物。“这种善于伪装、善于自我保护的奇特的动物叫变色龙.学名叫避役……”赵忠祥用他招牌式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解释说。  相似文献   

19.
发明     
<正>新电池30秒就能充满电你是不是经常在起劲儿玩手机时,突然抓狂地发现手机快没电了?电池问题一向是智能手机的短板,电量消耗快,充电时间长。如今,一家以色列公司即将推出一种可在30秒内完成充电的手机电池,据称这种电池的电极表面涂了一层天然纳米颗粒,从而改变其化学反应,使充电速度显著提高。这种高效能手机电池预计最迟于2016年上市。  相似文献   

20.
时码信号在飞行试验中主要作为时间统一标准使用,时码解析电路主要用于接收模拟时码和数字时码,同时能够以接收到的1PPS秒脉冲信号为基准,发送模拟时码信号和1PPS秒脉冲信号。本文设计了一种时码解析电路系统,对系统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