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作之一,其在世界上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是莎士比亚戏剧被拍成电影最多的一部。一个世纪以来,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他们的一见钟情和以死殉情让每一位渴望爱情的人艳羡不已。本文从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角度剖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主人公的艰难爱情。  相似文献   

3.
张颖  孙世友 《家教世界》2013,(10):210-211
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这部男女爱情的悲剧横空出世,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是莎士比亚唯一的一部爱情悲剧,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从电光石火的相见,到荡气回肠的生死相依,每一个浪漫或紧张的情节都展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性格,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人物性格的某些异同,使他们在短短的四天内,经历了相遇、相恋、结婚、死亡。  相似文献   

4.
如同莎士比亚的戏剧,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颂了一个浪漫的足以战胜死亡的爱情力量。柴科夫斯基吸取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情调,没有定义每个角色、也没有描绘确切的故事情节。高度对比的主题用米表达世仇的家庭和年轻人爱情之间的冲突。柴科夫斯基还描绘了温和达观的神父劳伦斯,是他调解着相爱者和残酷无情的社会环境。《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含有一个慢板的引子和奏鸣曲式快板乐章的音乐会序曲。(柴科夫斯基的标题“幻想序曲”意味着以一种自由和想像的方式处理音乐素材。)在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我们能够把它看做一首感…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传统的解读体现了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中大力宣扬的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罗密欧与朱丽叶忠贞于爱情的崇高品质。中国的梁祝故事和《孔雀东南飞》等只是封建门第观念和家长制包办婚姻所产生的悲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则是家族冤仇与个人爱情严重冲突所造成的悲剧,他们的反抗始终主动和积极,因而更能彰显出他们坚定不移地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人生信仰和博大的宽容精神,更具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6.
罗密欧和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经典名著中的主人公。戏剧中,两个年轻人演绎的那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曾经打动了不少人的心。虽然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但是在故事发生地——意大利北部小城维罗纳,仍然有不少的人在纪念这对忠于爱情的年轻人。在维罗纳,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爱的气息。漫步在这个美丽、静谧的小城中,幽静的街巷、饱经风霜又多姿多态的古老建筑,总能给人安静古雅的感觉。滂斯卡里机罗桥下流淌着的千年阿地哥河水,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无数的创作灵感。这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似文献   

7.
古老神话通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不同的人生主题。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就是这样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她的悲剧命运亦如太阳神之子法厄同的悲剧神话。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已被搬上银幕12次,其中,1968年由弗兰克.杰弗瑞里导演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视为典范之作,这不仅因为该片严格忠实于原著,更在于它合理地发展了原著,谱写出一首探讨人类永恒主题的爱情颂歌。  相似文献   

9.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名作,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高中新课本节选该剧的最后一场戏,是全剧的精华部分。品读这场戏,可以揣摩、领悟全剧的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其笔下塑造了诸多的文学形象,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一大悲剧。为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本文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入手,通过对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与本剧的写作背景的分析,在看似偶然的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并铺垫出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我们唱响了一出荡人心魄的爱情悲剧,剧中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他们心中神圣的爱情双双殉情.悲剧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我上这一课时给学生特意放映了整部戏剧而不只是节选的部分.当学生看到罗密欧为朱丽叶之死而准备自杀殉情.而劳伦斯还在与另一个神父谈论信件的重要性时.都心急如焚地大声喊叫:“快点来,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的目的,在于了解故事与作者创作背景的影响,从而发现作者在故事中安排的递进式的各个伦理结。本文介绍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梗概,并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了这个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家喻户晓:两位年轻人相爱,却遭受家族世代仇怨和门第之见的百般阻挠。但外界的阻力并未使恋情熄灭.反而使他们越爱越深,最后以殉情作为终极反抗,捍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相似文献   

14.
程诺 《学周刊C版》2019,(17):173-173
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西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中西戏剧史上两大爱情名剧,二者皆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题,歌颂了与封建势力相抗衡,争取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并且还同样塑造了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心腹仆人"这一形象。文章通过《西厢记》中红娘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乳媪的比较,展现中西戏剧中配角在身份地位、性格发展、思想观念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守护主人爱情的态度、主仆关系、推动主人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这一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爱情名著,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都以不同方式阐释相似的爱情故事。文章试图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以揭示两个剧本在描写至真爱情方面的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爱情观的异同,他们的爱情观的许多方面直至今天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圣经》中人类始祖夏娃与亚当、《诗经》中"关关雎鸠"、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迦梨陀娑《沙恭达罗》、汤显祖《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当下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涉及该话题。戏剧作为最能充分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对爱情婚姻题材的涉及自然也不例外。由这个大题材缩小到表现家庭关系中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在戏剧中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7.
王玉强 《语文学习》2010,(9):20-21,24
爱情。绝崖边缘的花瓣——读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朵娇艳的并蒂莲.盛开在荒芜的花园。世仇与结怨埋葬了爱情的火焰.只有死亡的抗争.才会消解家族的仇怨?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历经400余年不衰,至今读来仍给人强烈的美感享受,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它的冲突艺术的结果:爱与仇恨、情与礼法的矛盾冲突。通过爱战胜仇恨、爱战胜礼法的悲壮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爱情与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 15 94年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据说 ,故事源于发生在 13 0 3年意大利维洛那城的一件真人真事 :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 ,因双方家庭是仇家 ,结果不但不能互相结合 ,反而双双殉情而惨死。莎剧是根据英国诗人亚瑟·布鲁克写于 15 62年的一首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改编的 ,却化腐朽为神奇 ,完全改变了故事的内涵。课文节选的是高潮 (结局 )部分。矛盾冲突集中、张弛有致、节奏感强是《罗》剧的一大特点。在布鲁克的诗里 ,故事发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 ,而莎士比亚却把它缩短为“五天”。情节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多选用《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两个教学文本。苏教版第五模块(必修)本的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关涉“亲情”“爱情”“友情”,《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专门指向“爱情”这个复杂话题。对于崔莺莺与张君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统的解读角度都是正面的.意义评价也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