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曾提及《于湖记》,序云: 吾尝观前代骚人,如卢景晖之《剪灯新话》、元微之之《莺莺传》、赵君弼之《效颦集》、罗贯中之《水浒传》、丘琼山之《钟情丽集》、卢梅湖之《怀春雅集》、周静轩之《秉烛清谈》,其后《如意传》、《于湖记》,其间语句文确,读者往往不能畅怀,不至终篇而掩弃之矣。此一传者,虽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使三尺童子闻之,如饮天浆而拔鲸牙,洞洞然易晓。《于湖记》全名《张于湖记》,又题《张于湖传》。欣欣子对包括《张于湖传》在内的上述作品,似乎并不满意,然而它们和《金瓶梅词话》的关系却极为密切,如《水浒传》、《如意君传》对《金瓶梅》的影响,美国学者韩南、国内学者刘辉等人,都作过专门研究,而《张于湖传》却不为人们所重视。《张于湖传》究竟是一篇什么作品?它与《金瓶梅词话》关系如何?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2.
“趁窝和泥”,是张竹坡以《金瓶梅》的创作实践为基础而总结的一种叙述描写笔法。《金瓶梅》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回评云: 上文自十四回至此,总是瓶儿文字内穿插他人,如敬济等,皆是趁窝和泥。此回乃是正经写瓶儿归西门氏也,乃先于卷首将花园等项题明盖完,此犹娶瓶儿传内事,却接叙金莲敬济一事,妙绝。《金瓶》文字,其穿插处,篇篇如是。第十四回“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至第十九回,“正经”文字即具有主干意义的情节,是关于李瓶儿与西门庆的描写,大致可分为偷情、停娶、续嫁三个段落。小说以李瓶儿与西门庆的关系为基本线索,在情节的纵向推进过程中,横向展开穿插进与主干情节相关而又独立于外的许多人物事件,主要有:在写李瓶儿与西门庆偷情段落中,借李瓶儿与其他妻妾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的时代,称丫环为主人所奸占为“收用”,“收用”过的丫环身份地位有了一些变化,若再被奴主“扶正”,便有了如《红楼梦》中的“姨娘”的身份。“收用”过的丫环,便难以嫁出门去了。《金瓶梅词话》中,李瓶儿身边便有这样两个丫环,即迎春和绣春。她俩初被李瓶儿的前夫花子虚“收用”,后来李瓶儿嫁到了西门庆家中时,他们也作为陪嫁物而相随。这在《金瓶梅》的前数回中都已作了交待的。  相似文献   

4.
在《金瓶梅》中,李瓶儿是继潘金莲之后的第二大悲剧人物。文章主要分析李瓶儿的悲剧性特点:性格、家庭、社会悲剧。通过对李瓶儿悲剧性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学习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推进世情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描写得最生动丰富、最具典型意义的形象。李瓶儿性格的主调是温存柔和 ,但作者又恰当地凸显了其性格中泼悍妖淫的一面。她以美貌、金钱、儿子乃至生命为代价去追寻真情与爱情 ,却被《金瓶梅》的黑暗世界所吞噬。但是她对真情真爱的追求和抗争 ,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显示了得风气之先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世情小说中的两部力作。笔者在对《金瓶梅》女主人公李瓶儿和《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形象做多视角对比分析后发现二人几乎处在同一生命轨迹之上,并都负载着浓郁的封建社会女性悲剧的文化意蕴。由此可以看出《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创作思路确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漂泊在无情无爱世界的灵魂--李瓶儿性格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描写得最生动丰富,最具典型意义的形象。李瓶儿性格的主调是温存柔和,但作又恰当地凸显了其性格中泼悍妖淫的一面。她以美貌,金钱,儿子乃至生命为代价去追寻真情与爱情,却被《金瓶梅》的黑暗世界所吞噬。但是好对真情真爱的追求和抗争,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显示了得风气之先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人们对其书名寓意的理解则歧义纷纭,归纳言之,约有五端。其一,书名是由西门庆所宠之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组合而成。明代袁中道《游居柿录》云:“所云‘金’者,即金莲也;‘瓶’者,李瓶儿也;‘梅’者,春梅婢也。”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阐论尤深:“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世劝也。如诸妇多矣,而独以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命名者,亦楚《祷杌》之意也。盖金莲以奸死,瓶儿以孽死,春梅以淫死,较诸妇为更惨耳。借西门庆以描画世之大净,应伯爵以描画世之小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令人读之汗下。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鲁迅先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亦直截了当地指出:“因为这书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书名就叫《金瓶梅》。”其二,盂昭连先生《漫话金瓶梅》则认为,从象征的意义去理解,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欺男霸女、淫欲无度,几乎是“奸夫”、“淫棍”的代名词,但在李瓶儿死后哭天抢地,又几度梦诉幽情,丧葬礼仪亦非同寻常,表现得如此有情有意,似乎令人费解。我们从人物性格、从人的潜意识角度探讨“西门庆大哭李瓶儿”的原因,从而感受到了《金瓶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种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构成《金瓶梅》间架重要元素的"墙"共有三堵,分别位于王婆家与武大郎家、西门庆与花子虚家、李瓶儿与潘金莲居所之间。这三堵墙不仅促使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金瓶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张籍乃胡珦之婿,他所以被胡珦招为东床当与他同胡家兄弟交游有关.张籍婚娶的时间当在元和初年,时已年过不惑.张籍与胡遇密切交往始自元和初年.  相似文献   

12.
桐城《高林汪氏宗谱》中有张英佚文三篇,即《高林汪氏宗谱序》、《尔玉公传》和《汪老伯母胡太孺人八秩荣寿序》,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张英介绍高林汪氏家族发展和纂修宗谱的特点,阐述自己对修谱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叙述同汪德雯的深厚情谊;同时,张英对尔玉公和胡太孺人十分景仰,撰写传记和寿序以颂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韩愈的交游重新审视古文和古文运动,认为:柳宗元作古文不像韩愈那样弘扬古道,而是以自己的生活、思想、性情为文,缺少与韩愈共倡古文的自觉。韩门弟子李翱趣味重在修史,张籍为韩愈所重却乐与白居易、元稹以诗为务,皇甫的好新奇与古文的传古道有所不同。张籍弃俗而从好古文的寂寞之道以及李翱的不合时俗而学古文,可见古文处世的艰难。在韩愈的其他交游中,孟郊创作的趣味在诗,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重诗且言不称古文,同样说明古文在当时声势的微弱。  相似文献   

14.
选取家世和时代背景与白先勇相近的李煜及南宋末期的王沂孙、张炎三位词人,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比较,说明他们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馀、刘猛在中国文学史上声名不显,但是他们在张为的《主客图》中却被给予了孟云卿的“入室”这样的地位。刘、李二人的乐府诗在当时曾受到元稹的青睐和效仿,他们的乐府诗创作可以被看作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声。对二人的生平、乐府诗创作、诗歌在后世的传播以及交游等进行详细考述。  相似文献   

16.
A Smooth Expansion Model for PKI Gong Jian,Liu Jianhang(1) Research on Tunneling Techniques i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Zhao Aqun,Yuan Yuan,Ji Yi,Gu Guanqun(6) Wavelet Network Based MQAM Digital Communication Adaptive Equalizers Zhang Guoan,Zhang Xiaodong,Bi Guangguo(13) Application of VQ-HMM to Chinese Spoken Digit Recognition Zhao Li,Liu Yilong,Zou Cairong,Wu Zhenyang(20) Image Enlargement Via Local Matching Fang Zhongxuan,Wu Lenan(24) A Self-Referenced Fiber-Optic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for Cure Monitoring of Epoxy Composites Yang Chun,Luo Fei(28) Research on Rugged Resonant DC Link Soft-Switching Static Inverter Xiao Lan,Hu Minqiang(34) A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ntrol on Highly Redundant Robot Manipulators Li Chunmei,Du Zhengchun,Yan Yuling,Yan Jingping(41) A General Study of the Number of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for Multi-Circuit Planar Linkages Hang Lubin,Jin Qiong,Wu Jun,Yang Tingli(46) Research of Shaping Law of Electrochemical Perforation with Fixed Cathode Wang Yihong,Xu Jiawen,Yun Naizhang(52)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Errors in Software Synchronous Sampling in Periodic-Signal Measurement Ma Hongzhong,Hu Qiansheng(57) New Principle for Grounding Fault Feeder Detection in MV Distributions with Neutral Ineffectively Earthed Zeng Xiangjun,Yin Xianggen,Chen Deshu,Zhang Zhe(64)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Cold Tests for Flow Fields of a 220t/h Retrofitted Oil-Boiler Zhu Shijun,Cheng Yongyuan,Cai Song,Xiao Jun(70)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Cantilever Plate Qian Zhendong,Huang Wei,Chen Guoping,Zhu Demao(75) Study on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Pavements Sun Baojun,Roger K.Hawkins,Lii Zhitao(80)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New Artificial Plastic Hinge at the Frame Beam End Fu Chuanguo,Jiang Yongsheng,Liu Meijing,Liang Shuting,Xu Qingfeng(89) Virtual Laboratory for Corporations:The Source of Policy Yu Yuehai,He Jianmin(95) Fan-Type Condition and Panconnectivity Lin Wensong,Gu Guohua,Song Zengmin(101) Mushroom Pulp Tissue-Based Membrane-Ferrocene-Modified L-Tyrosine Biosensor Ma Quanhong,Deng Jiaqi(106)  相似文献   

17.
太康元年 ,西晋不出三月而一举灭吴。其实当初西晋伐吴之时 ,并非是一帆风顺。伐吴的策略 ,是羊祜最先提出的 ,在他殁后 ,由张华、杜预、王氵睿等人继成其事。而贾充、荀勖和冯等人则从开始就极力反对 ,幸亏张华、杜预等人的积极努力和武帝的坚决支持 ,伐吴才得以最后成功。只是在伐吴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张、杜、王三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党派 ,他们不是一贯结合在一起的贾充一党的对手。所以 ,在伐吴之后 ,他们不但并未因伐吴之功受到重用 ,反而遭到了疑忌、排挤甚至诋毁。  相似文献   

18.
李唐时期婚姻观深受胡族影响,特别是随着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婚恋与情爱,婚制的宽容与松动,使春秋时期的自主婚重生再显。故此,在盛唐时期先后发生了寿王瑁与杨玉环、玉真公主与张果老以及后来的张生与崔莺莺等自主婚姻、自由恋爱、有情人结为眷属的爱情故事,而这些爱情故事皆发生在爱情圣地——蒲州。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与主流文学家杨慎、李梦阳、任瀚等人有较多的文学交往,在本地也形成了以李元阳、胡廷禄、木恕卿等人为中心的交游圈,打破了云南文人相对独立的地缘局限,既促进了云南与中原主流文学的和合,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云南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以句型的抽象性、生成性和句法结构的递归性论证"修饰语不影响句型"在理论上的合理性,并指出其在实践上的优点及理论上的瑕疵;其次,说明基于语料库的句型统计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为修饰语是否影响句型的讨论提供了新视点,也提出了新课题.再次,说明张斌、胡裕树先生的句型分析法和句型理论的提出不是在1979年版的<现代汉语>中,而是在此前的张斌的<汉语句子分析的再认识>一文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