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一种是道理论据。无论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运用时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事实论据,通常要求真实、典型、新鲜。真实是前提,就是不杜撰;典型是关键,就是切合论点;新鲜是追求,就是具有个性特色和时代特色,不用老掉牙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吴卫东 《新高考》2008,(10):9-11
针对近几年来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材料贫乏、说理空洞等现象,作文"发展等级"提出了"论据充实"这一要求。论据,即立论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一般指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理论论据,一般  相似文献   

3.
李红萍 《高中生》2009,(24):30-31
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有"论据充实"一项。怎样才能算是"论据充实"呢?论据的多维性所谓论据的多维性,就是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考虑正反引例,考虑排比引例,把论据选择定位在不同指向、不同层面的高度,扩大文章的外延,借以提高文章的空  相似文献   

4.
议论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议论文要有理、有据、有条理、做点辨证分析”,同时要求“论点正确、新颖、有针对性,论据可靠、典型新鲜”。但是,很多学生远未达到此要求。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总体上增强了时代性,但课  相似文献   

5.
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仅仅着眼于"分析质疑""多元解读",而对新课标强调的"实证""论据恰当"的要求有所忽视,容易因此误入信口开河、牵强附会的歧途,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思辨性阅读应当树立小心求证的意识,将思辨建立在有效论据的基础上,关注论据的全面性、论据的可靠性、论据与结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内容充实"是中考作文要求中的基础等级,即言之有物,持之有度,用足够典型的材料彰显文章主题。记叙文,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论据典型充分。要使中考作文材料充实、丰富、新鲜、有趣,就得重视材料储备。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工作、休息、文娱体育活动,还是走街串巷,要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读人间这一本"活书"。  相似文献   

7.
【理论阐释】论据雷同,缺少新意,是议论文写作的大忌。那么,如何使论据具有新颖性呢?笔者结合高考阅卷体会试谈几点:一、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现实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成为作文材料。比如面对话题"时间  相似文献   

8.
必修3"表达和交流"第二篇《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中提出学生写作议论文对论据的要求:第一是典型,第二是新颖,第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运用事例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通过作文训练,我发现学生对论据(事例)的选择和处理出现下列问  相似文献   

9.
赵欣 《考试周刊》2013,(43):61-61
教师首先要关注论据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背诵"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充分利用课本论据;其次,不能只思考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议论文中,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没有合理的论据的议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学生写议论文时要避免缺乏材料无从下手、胡编乱造,就要求平时注意筹建一个"材料仓库",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本文针对如何为议论文写作筹建一个"论据库"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篇议论文,要想使人读后感到豁然开朗,深受启发,论据的作用不可忽视。论据使用不当,会使文章缺乏说服力。那么,写议论文时该如何选择论据呢?一要真实。论据是论点得以成立的依据。如果论据虚假,论点就站不住脚。因此,真实是选择论据最基本的要求。事实论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道听途说,不能胡编乱造,正如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所言"须考引事实无差忒,乃可传给后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材料的积累.2008年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写作考点"发展等级"的第二点要求是"丰富",具体要求是"材料丰富,论据充分",第四点要求是"有创新",具体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而学生学习负担重,生活单调,读报、看电视的机会少,平时头脑空空,作文资料库储蓄甚少,临场作文哪来"下锅之米",只能搜肠刮肚,以致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呆板无味,虚假矫情.  相似文献   

13.
“事实胜于雄辩”,采用事实论据,运用例证法展开论证,这是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普遍使用的首选方法。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或借助常识。但务必从严,紧扣题意;务必典型,以一当十;务必新鲜,与众不同。运用论据时不能喧宾夺主,长篇累牍地叙述论据;也不能就事论事,不懂得提升、深化。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学生习作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议论文:或无论据,只有空洞说理;或论据单薄,缺乏说服力……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报纸杂志,关注社会新闻,留心时事动态,寻找新鲜素材,进而使议论文论据新颖,充满时代气息。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他们整日陷身于数理化的书山题海之内,无暇或不愿去进行大量的阅读。面对这种尴尬的现状,语文老师或许可以让思维转个弯,返璞归真,引导学生立足教  相似文献   

15.
高考议论文选材主要指选论据,要做到非新鲜不选用。因为,时代在飞速发展,考生在作文中所举的例子也应该与时俱进。时代的涛声已不再依旧,考生为什么还要用那张旧船票来登今天的客船呢?应该像一首歌中所唱到的那样——月亮走,我也走。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摆  相似文献   

16.
李仰臣 《辅导员》2009,(22):27-28
【考点解读】在《考试大纲》中,“丰富”被细化为四点: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是指作文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论据充实”是指在确立了富有新意的正确观点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来证明。这些在行文中的理论引证、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要充分有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论据多维解读的方法,谈谈论据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盘活"论据,使论据在论证过程中的"价值"倍增、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7,(22)
伴随着新一轮生育高峰,第一批曾经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独生子女们开始了他们为人父母的生活。独生父母原本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这个社会群体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新课标大纲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丰富"的要求里增加了"论据充实"(理论引证、事实例子、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都比较多而且确切有力),显示了对议论性文章写作要求的提高.这一举措将改变近几年由于作文"文体不限"议论文写作教学被弱化的局面.议论文要想快速成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占有足够的论据足先决条件.其次,以最短的时间理顺思路,安排好结构则是至为重要的一环.为此就需要进行规范的模式定位.  相似文献   

20.
[考点阐释]   关于"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