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苏强 《收藏》2013,(5):112-129
铜镜是古人照容的用具。根据考古资料,我国铜镜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经过商、西周、春秋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发展成熟。汉、唐时期,我国铜镜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性上发展到繁荣和鼎盛。之后,铜镜的艺术性逐渐降低,实用性增强,至清代逐渐被玻璃镜取代。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前几年收藏了一组青铜器(图1、2),图1显然是弩机。弩机是古代利用机械远射的兵器,即射箭的弓。弩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汉晋。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弩机均无廓,  相似文献   

3.
唐涛  于亨 《收藏》2009,(3):94-97
中国青铜器的发展道路上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一个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青铜兵器的发展也与其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苏强 《收藏》2013,(9):112-129
铜镜是古人照容的用具。根据考古资料,我国铜镜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经过商、西周、春秋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发展成熟。汉、唐时期,我国铜镜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性上发展到繁荣和鼎盛。之后,铜镜的艺术性逐渐降低,实用性增强,至清代逐渐被玻璃镜取代。铜镜虽然只是日常生活用具,但它却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铸镜工匠将多种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1)
正中国银器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至迟在战国时期就有银制品出现。在此后的两干多年里,银器因材质稀少珍贵、色泽纯洁柔美而—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之相随的是,银器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门类。在中国的银器发展史上,晚期的外销银器一直不为人们所认识。这些器物数量有限,又散落于西方国家的各个家族,一度被历史尘封,被误认为是西方银器。直到1975年,中美贸易博物馆创始人及馆长H.A.Crosby.Forbes《中国外销银器》一书的出版,才使真  相似文献   

6.
我国铜镜制造业发展源远流长,特别是到西汉(包括新莽时期)可说是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居历代铜镜之首。尤其是当时制镜工匠们在主题纹饰和表现技法上全面创新,赋予铜镜以全新的审美情趣,使我国古铜镜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变化,当时无论是在制作工艺、纹样设计、题材选  相似文献   

7.
一、围棋的起源和传播围棋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关于围棋的起源有如下说法 :其一“尧舜说” ,此说尚未可信。其二“春秋以前说” ,由于围棋最早见于春秋文献《左传》中“弈”的记载 ,认为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围棋。一般认为 ,围棋诞生于西周。公元前7世纪前后 ,作为游戏的围棋出现了。春秋晚期 ,孔子第一次指出了围棋有益于人的修养和智力。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位知名的围棋手弈秋。汉魏之际 ,出现了最早的围棋专著。东汉班固的《弈旨》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古老的一部围棋专著。围棋的最后定型是在南北朝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围…  相似文献   

8.
黄正明 《收藏界》2011,(10):71-72
蚁鼻钱是两千多年前古人使用的钱币,大约在春秋以后战国时期,相当于公元前475-221年间,南方楚国铸造的一种面有阴刻铭文的铜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相似文献   

9.
今年特种邮票地方选题中,有山东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广泛流传在战国时代,成为历代军事家必读之经典。它的作者孙武,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可考,  相似文献   

10.
正通常认为,象形字是中国画的起源。远古时代,文字与图画无歧异之分,都被认为是书画之先河,因此也就有了书画同源之说。从新时器时代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等彩陶器具,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上出现的纹饰图案,都为佐证中国画的起源提供了有力依据。直至发展到古代帛画时,绘画技法已达到很高的水准,如现存最早的战国时期《龙凤引魂升仙帛画》和《人物驭龙帛画》(图1)。在现存的多幅帛画中,多以文学、宗教为题材,笔法上以线条勾勒主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中国画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吴磬军 《收藏界》2015,(1):70-77
燕下都乃春秋战国时期都城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五华里处,其规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中最大,遗址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出土瓦当数量之丰富、纹饰种类之多样、制作工艺之精美、青铜气息之浓郁、文化内涵之深厚,为学术界所关注,与齐临淄瓦当和秦雍城、栎阳、咸阳瓦当并称为我国先秦时期三大地域瓦当。瓦当乃建筑物脊端和檐前筒瓦的当头部分,除保护建筑物檐前、脊端免受风侵雨蚀外,在  相似文献   

12.
李国兴 《武当》2007,(7):32-34
中华民族的武术发展历史,至少有二千七百年以上。早在公元前551年的春秋晚期,《孙子兵法》中便有了关于练兵的“兵机”。而在《汉书  相似文献   

13.
一、宣德官窑盘宣德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迅速发展使御厂生产变得更加繁荣,丰富多彩的产品类型始终为后人津津乐道,几乎成为历代制瓷业之典范。在当时复杂的官窑器制作中,盘类制品的数量、釉色以及造型都相当可观。因此,进一步了解认识它们在整个宣朝官窑瓷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周南泉 《收藏》2007,(9):100-104
春秋时期玉器的面貌,在一二十年前尚不明晰。近年来,随着一批春秋时期重要遗址和墓葬的清理发掘,人们对春秋玉器的情况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中有重要玉器发现的,有山西省曲沃县春秋早期的晋侯墓地M93和HM102两墓、河南省信阳地区春秋早期的黄君孟夫妻合葬墓、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中晚期的楚墓群、江苏省苏州市附近的春秋晚期吴国墓地和窖藏等。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6,(10):197-197
湖南郴州为“楚粤之孔道”,曾是帝王驻跸及无数先贤生息之地,历代名人辈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刻纹骨锥到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从神农郴州作耜,项羽徒义帝于郴,到赵子龙计取桂阳,  相似文献   

16.
唐晋源 《收藏》2011,(3):87-92
对于平阳方足布地望及国属的考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是战国时期三晋韩、赵、魏所铸。据史料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古邑,春秋时晋地,战国时韩曾以此为都城,后为赵所占。赵惠文王二十七年(前272年),“封赵豹为平阳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古(亦称上古,包括夏商周三朝)兵器史中,有两把长不盈尺、貌不惊人的短剑,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过主要角色。虽历两千余载历史风烟,形容依稀,但美名至今犹存,赫赫在耳、历久弥新。其中一把是本文将要详述的春秋晚期“鱼肠剑”,它曾在吴国的宫廷政变中改变了历史,帮助公子光夺取政权,成为吴王阖闾——春秋晚期著名军事霸主,开创吴国辉煌史;一把是战国晚期的“徐夫人匕首”,它曾在燕国太子丹派遣的上卿荆轲行刺秦王时“图穷匕见”,险些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空谷 《收藏界》2011,(2):41-46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瓷器制作发展到晚清民国阶段,在工艺上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也难怪,经过漫长的探索和积累,瓷器制作工艺已经趋于成熟,再也没有多少创新的空间了,所以中国瓷器史写到清晚期、民国,于制作工艺上乏善可陈,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赵赟 《收藏》2009,(3):88-90
被评为“95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文物。其中质地之优、工艺之精、造型之美的玉龙,实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许丽丽 《收藏界》2011,(1):102-105
珐琅器釉料晶莹、色彩绚丽,制作工艺复杂,一度还是国家级的保密技术,颇有神秘之感,被誉为北京工艺"四大名旦"之首。珐琅器多以红铜为胎,而我国历来铜矿较为匮乏,所以珐琅器愈发显得珍贵,更多是作为尊贵地位的象征,即便是在宫廷内,也多是在正式场合使用,难进寻常百姓家。因此,无论是在历代收藏中,还是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珐琅器向来都被视为贵重之器,倍受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