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言 《收藏》2013,(5):133-135
凡涉足古玩领域者,无人不有"古玩收藏,那水深啊!"之感叹。此说,或拒你于千里之外,或令你心生恐惧。似乎古玩收藏只能远观,不可入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以为不尽然。我的观点是:水深没关系,关键是水要清。水清,则可一窥见底,自然而然地将本来面目呈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2.
彭乃贤 《收藏界》2011,(1):116-117
在当前的古玩收藏热中,不少收藏爱好者由于思想方法不对头,往往忽视标本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定"两个凡是",即:凡是书本上写的都是正确的,凡是专家讲的都是正确的。只凭看了几本古玩书本,或听专家讲了几次课,就以为进入了古玩收藏的"自由王国",于是抱着浮躁、侥幸的心理,贸然出击,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7,(10)
建行币,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的简称,是流通纪念币中的一套。儿子在银行工作,他知道我爱好钱币收藏。一天,他把单位发给他的一枚"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的纪念币给我。我甚高兴,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枚真品。面对目前古玩市场上,真真假假,赝品泛滥成灾的状况,一些收藏爱好者被搞得晕头转向,我自己也不例外。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真言 《收藏》2013,(9):133-135
凡涉足古玩领域者,无人不有"古玩收藏,那水深啊!"之感叹。此说,或拒你于千里之外,或令你心生恐惧。似乎古玩收藏只能远观,不可入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以为不尽然。我的观点是:水深没关系,关键是水要清。水清,则可一窥见底,自然而然地将本来面目呈现于眼前。有时我去东南亚的太平洋小岛  相似文献   

5.
吴昆 《收藏界》2015,(3):70
我非常喜爱收藏,尤其是喜爱收藏各种古钱,所以每到一处都会到古玩市场上去淘点喜爱的古钱。上周去内蒙出差,公事处理停当后便直奔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古玩市场。内蒙的古玩市场果然有些异域风情,卖的古物都是稀奇古怪的,逛到一个古钱摊前,被琳琅满目的古币所吸引了。摊主是个蒙古人,与他交流得知这些古钱大多都是辽代和元代钱币。这些古钱由于传世量巨大,所以市场价值并不高,摊主的售价也算合情合理,而且这些古币也的确铸造精美,风格独  相似文献   

6.
胡茂全 《收藏界》2012,(4):115-115
笔者在温州古玩市场何蕾结识一位季姓民间藏友,他收藏的“宝贝”可谓与众不同、性状奇特。老季十多年前去到北京做生意,因公司靠近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所以使他耳濡目染迷上了收藏。最初,老季淘些玉器,但玉器学问太深,初出茅庐的他买的都是仿品,吃了不少亏。  相似文献   

7.
王福生 《收藏界》2011,(4):74-74
一天,一位同志来找我,他说:"现在古玩市场上的赝品太多了,自己屡屡上当受骗。你看,我新买的紫砂壶,还有款呢,瑞彭年造……"  相似文献   

8.
刘亚谏 《收藏界》2011,(1):126-127
中国正处在一个古玩艺术品收藏的大浪潮中,人们称其为第四次收藏浪潮或第四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这次收藏热之烈,收藏人数之多,可谓前所未有。专业和业余的收藏流通人员有数千万人,有形无形的古玩艺术品市场正处方兴未艾之势。对这一特殊行业,市场管理的相对滞后和监督约束机制的相对缺失,使古玩艺术品收藏流通行为受到了很大制约。尤其是民间古玩艺术品鉴定行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收藏界而且社会上对鉴定业的非议实在不少。鉴定管理体系的严重混乱,乃是种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已成为古玩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王丽 《收藏界》2013,(2):84-87
汪涵是当今娱乐主持的一哥,湖南卫视的一哥。在荧屏上他诙谐幽默,妙语连珠,获得了各种荣誉。可这样一个看似娱乐精神超强的人,私下最大的娱乐却是收藏。汪涵的收藏与别人不同,别人都是收藏字画、古玩摆件,但他的收藏却干奇百怪,无所不包。或许与其他藏家相比,他的收藏称不上奇珍异宝,但他收的是快乐,藏的是乐活。对他而言,心是最大的博物馆,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王毅高 《收藏》2001,(3):16-17
古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有文化艺术价值可供收藏玩赏的物品,因其资源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无限,古玩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欺诈现象。受害最多的是“涉市”不深的初学收藏者,笔者将古玩界一些朋友讲述的“不足与外人道”的故事写出来,共以为鉴。  相似文献   

11.
谈古砚鉴藏     
张亚彬 《收藏》2007,(4):120-121
收藏古玩必先懂点鉴定。古玩鉴定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还要尽量多地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和接触大量实物(包括真品与赝品),对每一件藏品要细心观摩,反复比较,深入研究,方可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下面将我十几件收藏古砚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与同好商榷。  相似文献   

12.
玩古玩的人     
王素辉 《收藏》2012,(7):160
古玩,又称古董、文物,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缩影物证。它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等诸多方面知识,历来多被文人、学者、知识分子所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历史中的古玩收藏热潮。盛世尚收藏,时至今日,赏古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已有700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收藏活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刷新。古玩是文化的载体,欣赏、收藏古玩是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的一  相似文献   

13.
廖文伟 《收藏》2013,(6):128-131
六年前,又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时日,一次偶遇,让我的一个宿愿终于有了完满的结局。近些年,古玩市场赝品泛滥成灾,我已经好几度春秋没有去转上一转了。那日穿过清水塘路,竟然在古玩市场门前与久未谋面的小徐劈面相遇。小徐与我家咫尺之遥,见到我,他吃惊地双眉一扬,诡秘地一笑:"真是巧了,刚才还在想,您老在,一定会喜欢……来来来,快同我去看看,估计还没有出手。"小徐推着我径直往二楼走,一边说:"十多个陶人,好漂亮,就是要价高得吓人。"  相似文献   

14.
覃小惕 《收藏》2008,(1):52-53
广西一位藏友说,他在桂林的古玩市场见到了一些长沙窑瓷器,问我有没有可能是真的?我说完全可能,因为长沙窑瓷器曾途经广西并在当地销售过。他接着又问,大致是什么时候呢?这下把我问住了。同家后查阅资料,总算弄清楚了这个问题,特撰文为广大藏友收藏长沙窑瓷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华 《收藏》2009,(6):167-167
前言:近年来收藏品市场异常火爆,出现了收藏盛况。民间各类古玩鉴定公司日趋增多,收藏大军数以千万计。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最初的“原始人群”。收藏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收藏者投机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尹钊  黄宇  苏杰  刁海军 《收藏》2011,(6):91-91
俗话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在收藏方面这句话也很适用,回忆起我们的收藏经历,体会更深。20年前,一次无意识地走进古玩市场,战国秦汉的砖瓦青铜戈、矛、铜镜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不由心动,恨不得立刻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17.
巧得珍币     
我是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集藏各种钱币已有二十多年,我尤其喜欢收藏清末民初的老银币,我的收藏真经是:收藏除了必备的胆识和眼力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智慧,这样才能淘到珍品。记得2006年的秋天,我去上海云洲古玩商厦。几圈转下来,没有什么收获,正欲离开时,在此处设摊的老张叫住了我:"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钱?"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一枚银元递给我。我一看,惊喜得差点叫出声来,展现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国时期发行的贵州省铸甲秀楼壹圆银币。经仔细端详,确定该币系真品无疑。我平时专门收藏近代老银币,对该币的背景资料还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古玩收藏对养生健身的作用.研究结论:古玩收藏是一种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养生与健身价值;收藏者把玩或佩带古董,有养生与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19.
京华 《收藏》2009,(5):168-169
前言:近年来收藏品市场盛况空前,民间各类古玩市场、鉴定公司不断涌现,收藏大军日益壮大。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的最初“原始人群”。集藏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千万收藏大军投机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刘英杰 《收藏》2013,(4):112-113
我们的古人绝对有一双善于审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精致绝妙的存在都会被用来装饰生活。在以珍禽异兽的遗物为材质的古玩杂项中,就有"一红二黑三白"之说。这里"黑"是犀角,"白"即象牙。那么排在第一位的"红"是什么呢?对此可能收藏圈里多数人一头雾水。其实,所谓"红"即鹤顶红。当然此"鹤顶红"绝不是武侠小说中所说的那种无色无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