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元通宝"钱,是唐代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唐高祖为整顿币制,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隋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钱文在篆隶之间,又含楷意。笔法端庄,结体谨严。唐初开元钱,钱文深峻,大型精美;中唐开元钱,钱文略有变化,钱体略小,背铸月纹,又称"月纹开元";后期开元钱,边缘较阔,铸工粗率,多有移范现象。  相似文献   

2.
周延龄 《收藏界》2013,(4):68-72
"开元通宝"钱,始铸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它的诞生在中国乃至东方货币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它废除了沿用千余年的钱币计重制,开创了通宝钱体系;其次,创立了新的衡重标准单位—"钱";"开元通宝"的钱文布局与形制重量,为唐及以后的铸币  相似文献   

3.
本期看点     
董大勇 《收藏界》2011,(6):74-74
本期所刊之金代"泰和通宝"楷书折十银质钱、五代"开元通宝"背"闽"巨月银质钱,均为旧钱谱未见之物,也是藏家有心,对这两枚钱材质做了专门检测,否则,视之为白铜钱,则价值相差甚远矣。  相似文献   

4.
王建国 《收藏界》2011,(8):75-76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王朝,素有大唐盛世之美誉。唐朝初年继续使用隋"五铢"和其他杂钱,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废掉了"五铢"和其他杂钱,鼓铸和流通"开元通宝"。  相似文献   

5.
陈康 《集邮博览》2003,(1):52-5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同样唐代的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唐高祖在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实行了700余年的五铢钱制,开始铸行“开元通宝”,“开元”意为开新朝之元,开新币之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旧谱家亦将其释为“开通元宝”。通宝体系的钱币更新了五铢体系,一直沿用到废止方孔钱的使用,共实行了1300余年,以大钱为1两,革新了秦汉以来以廿四铢为1两的旧制,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董良义 《收藏》2013,(12):83-83
唐代开元通宝和宋代钱币中有不少钱的铜质呈白色,泉界称其为白铜钱。白铜钱一般制作较为精美,据金属成分分析,此种钱之所以呈白色。  相似文献   

7.
汪运渠  张振龙 《收藏》2001,(1):55-55
南唐开元通宝,为五代南唐李瑕时所铸,徐铉篆币文。陶岳《货泉录》载:“韩熙载上疏,请以铁为钱,其钱之大小一如唐开元通宝,文亦如之,徐铉篆其文”。今仅见铜钱。徐铉所篆币文,婉转流丽,清秀古雅,文质彬彬,与秦刻石浑穆之气象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8.
袁水清 《收藏》2012,(6):72-74
中国古代货币的纪地铭文多为一字,如先秦圜钱中的“共”“蔺”“垣”等;也见有两字及其以上者,如宅斤布中的“阴晋”“安邑”“甫反”等。在方孔圆钱中迄今所见系列单字纪地者,以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845年)始铸之会昌开元通宝24种纪地钱为最多(如图)。唐武宗李炎崇尚道教,迷信神仙,在位时推行反对佛教的政策,于会昌五年禁止佛教,...  相似文献   

9.
正唐初发行的"开元通宝",钱文为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写,文字端庄凝重,文字、重量、形制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在唐代的货币经济中,"开元通宝"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相互兼并,战乱不已。五代承唐末兵劫之余,经济恶化的情况继续加剧,出现了法定货币的短缺和流通货币的滥恶。在战争和割据的情况下,五代的商品经济状况表现为物资匮乏,货重钱轻。后唐天成元  相似文献   

10.
陈瑞海 《收藏界》2011,(5):94-95
贵刊2010年第4期,刊文《契丹国立国开元大银币》("神册万年"),读后感到有多处值得商榷。一、辽太祖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契丹国,开元大银钱不是"神册万年",而应是"神册元年"钱(图1),该钱也为银质。"××万年"、"××万岁"这类钱,按华光普先生把它归类为"宫钱"或"庆典钱",如南宋"绍定万岁"、金"泰和万年"、辽"皇帝万岁"等等。另见有"神册通宝"、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唐代"开元通宝"钱,其"开"字是不带钩的。但不久前,笔者收藏到一枚带钩的"开元通宝"钱,并且还鎏了金(如图)。带钩"开元通宝"钱,其形制和钱文与初唐开元钱基本相同。铜质精良,铸工讲究,字廓深峻。钱文在篆隶之间,略含  相似文献   

12.
陈孔坛 《收藏》2018,(6):100-101
唐末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纷纷扩充军队和地盘。自朱温废唐自立,建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闽的开创者王审知,字信通,唐末随其兄王潮率军自河南入闽,乾宁五年(898年),王潮去世后,王审知继任武威军节度使,推行保境安民政策。开平三年(909年),后梁太祖朱温封其为闽王。为应付财政和军事上的需要,王审知决定自行铸钱,钱文仍沿用唐代"开元通宝"名称,由于福建境内铜材资源匮乏,最先铸造铅钱,以后才又铸造过铜钱和铁钱。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7,(12)
正1970年10月,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唐"开元通宝"金钱30枚,银钱421枚。这些金银"开元通宝"钱并非流通货币(图1),而是具有喜庆、占卜、压胜的色彩。中国古代铸造的金银钱是一种特殊用途的货币,即专为重大宴赏、喜庆活动时,皇帝令手下撒掷,供官员、公众竞拾取乐的钱币。《旧唐书》载,唐玄宗李隆基平定宫廷内乱后,设宴庆贺:"己卯,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司三  相似文献   

14.
董明海 《收藏》2007,(7):141-141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上元元年(760年)史思明为解决军费需求,大肆毁佛销铜以铸“得壹元宝”大钱,以一当开元百枚。后因“得壹”非长祚之兆,随改铸“顺天元宝”,也是以一当开元钱百枚。顺天钱的质地厚重,制作精整。作为一种军需货币,尽管只在占领区短暂流通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15.
陈瑞海 《收藏界》2010,(5):84-84
"朝鲜通宝"存世多为小平钱,而大钱则尤为罕见。"朝鲜通宝"钱是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发动军事改变,废除原高丽国王及其国号,改国号为朝鲜,其后,朝鲜国世宗李祹于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平钱,至仁宗李宇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仍继续铸行"朝鲜通宝"钱,到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即公元1793年,始试铸当十大铜钱。  相似文献   

16.
延晶平  杨新秦 《收藏》2008,(8):145-145
2008年4月初,凤翔县一农民在挖地时刨出了16枚古钱币。其内涵有唐开元通宝2枚,北宋祥符元宝2枚,成平元宝1枚,元丰通G2CK,其中折二钱1枚,元符通宝1枚,圣宋元宝1枚,政和通宝1枚,大观通宝1枚,宣和通宝折二钱1枚,金正隆元宝3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1枚极为少见的唐合背乾元重宝(见图)钱。这批钱币上限为唐开元通宝钱,下限为金正隆元宝钱。现就这枚合背乾元重宝钱进行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古币三品     
天雨 《收藏界》2011,(1):72-73
独具神韵的"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应历年间(951-968年)所铸。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并非出自同一版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之品,存世者寥若晨星,无需赘言。"  相似文献   

18.
黎凤歧 《收藏界》2010,(11):80-81
日本是最早仿照中国钱币形制铸行方孔圆钱的国家,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日本奈良朝元明天皇首次仿效中国钱型铸造了"和同开珍"小平钱,此后,各朝天皇又累计铸钱11种,即"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元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连同"和同开珍",日本钱币学家合称为"皇朝十二文钱",是日本铸钱的第一阶段,这些钱都是小平钱,存世少而珍贵。此后,日本还铸过"大中"及"洪武"背"治"贸易钱以及"庆长通宝"、"元和通宝"小平钱,亦未见大钱。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公元1625年),即明天启五年,日本始铸"宽永通宝"年号钱,从1625年至1867年,宽永钱前后铸行长达200余年,数量庞大,品类繁多,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19.
陶贝 《收藏》2009,(1):166-167
本刊自2005年起选用四神瓦当拓片作书脊拼图后,每年12期组成一幅完整画面,4年成一系列,其独到之处深受读者关注。从本期起,改用中国古钱系列续之,选出4枚最能代表中国货币文化精髓的古钱币——半两、五铢、永通万国、开元通宝钱拓片,每年拼图一幅(图1)。  相似文献   

20.
成日至 《收藏界》2011,(7):88-88
在明代各种版式的"天启通宝"方孔钱中,背文为"奉旨"的小平钱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为:一是这种古钱不仅是奉旨铸造的,而且还在背文上铸了"奉旨"二字,应为"天启通宝"的开炉钱;二是许多古钱虽然同样是奉旨铸造的,却都没有铸上"奉旨"二字的背文。所以,背文为"奉旨"的明代"天启通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