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农业科学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及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之间存在的差距,依据2007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统计数据,对11类农业科学期刊的5个主要引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从引证指标角度初步评估我国农业科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同时针对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单篇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特征和影响单篇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因素的基础之上,利用单篇科技论文直接引用与间接引证并存和方向性等特点,即采用单篇科技论文、直接引用论文和间接引证论文的“上线”、“下线”与“下下线”的层次关系,对网络文献中单篇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与管理的视角,研究科技期刊论文同被引文献数的科学内涵和学术价值。通过频数分析、回归分析与变异系数的差异性分析,对比研究引证文献数和同被引文献数的特征及评价功能。研究发现,引证文献数与同被引文献数既有正相关性,又有显著差异性,同被引文献数的内涵更为丰富。大数据环境下同被引文献数在时间上的反应速度比引证文献数快,且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学术评价功能,涉及到期刊、论文、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学科或选题的热度,可以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虚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在线知识交流环境,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在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话、链接、引证关系的3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进一步归纳出基于会话关系的16种基本知识交流模式、基于链接关系的3种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引证关系的两类知识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中12种地震科学期刊的计量指标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评价了这些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同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科技编辑出版中的参考文献引用、引文内容鉴审、引用格式规范化,以及科技期刊引文分析和学术评价提供整体性的思维框架和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引证的概念,提出由科学论著、参考文献和引文内容三要素构成的科学引证概念模型。【结果】 根据科学引证概念模型,从科技编辑视角,系统分析了科学论著、参考文献与引文内容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科学引证概念模型分析发现了科技编辑出版和引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得到若干有益的启示,启发值得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朱大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61-63,73
针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现有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期刊学术交流功能和学术价值与文献引证关系的认识,提出用科技期刊学术价值指数即科技期刊篇均被引量与篇均引文量的比值,作为科技期刊学术价值(学术交流效益)综合评价的计量指标;并阐述了学术价值指数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普赖斯(Derek de Solla Price)(1922-1983)被誉为"科学计量学之父",其主要学术成就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发现了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指出了论文间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创立了反映文献老化程度的普赖斯指数提出了反映科学家生产率的普赖斯定律等。贝尔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对文字复制比后检测的影响,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编辑出版工作的有效措施。【方法】 研究相关文献及2014年度CSSCI 15种新闻学与出版学期刊,对已发表论文的寄送方式、寄送时差及其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比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文稿的寄收日期、寄送方式对后检测中文字复制率有影响,引证时间未予揭示、引证文献使用不当、引证内容难以核查可能造成文字复制比增高或误判。【结论】 创造性地标识收稿日期,清晰地呈现引证印迹,适当地提供引证样件,有助于检测时确定文字复制的时间终点和准确核对引证内容,为评判合理引证与学术不端扫除障碍,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made by all papers published by ACM in 2006. Both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all references and a human classification of a random sample of them resulted that around 40% of the references are to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apers, around 30% are to journal papers, and around 8% are to books. Among the other types of documents, standards and RFC correspond to 3% of the references, technical and other reports correspond to 4%, and other Web references to 3%. Among the documents cited at least 10 times by the 2006 ACM papers, 41% are conferences papers, 37% are books, and 16% are journal papers.  相似文献   

12.
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有多种体例形式,并且不同体例中参考文献各著录项的表达也不尽相同。由于期刊大都倾向于采用自己所特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因而目前已有的参考文献软件并不能给予作者很多帮助,即作者如果将其稿件由某期刊改投到另一种期刊,通常需要改动其中的参考文献表格式和正文中的相关部分。在众多的参考文献表格式中,有两种最为主要。其一是在人文科学中较为常用的哈佛体系(即著者一出版年体系),该体系规定正文中给出引文的作者和出版年,文献书目中的引文按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和出版年的先后排列。另外一种主要的参考文献表是数字体系(顺序编码制),即正文中给出引文的序号,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科技论文和医学论文多采用该种体例。本文列举了上述两种体例的格式,并对比了二者的优缺点,认为著者.出版年体系可以使学术论文的读者很方便地了解作者所引用的工作是由谁完成的,而数字体系(顺序编码制)因为简洁,从而可以使读者更为通畅地阅读论文。  相似文献   

13.
中外十种外科学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差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情报科学》2008,26(1):101-103
对中外十种外科学期刊的1000条文后的著录准确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详细疏理了差异的各种情况,讨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克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高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花桃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49+152-149,152
针对科技论文中存在参考文献引用不当、文中标注和文后著录不规范问题,分析了提高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质量的途径,期望有助于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欣欣  姜瑾秋  王丽  李幼蓉 《现代情报》2009,29(8):172-173,176
本文探讨了医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常见问题,对出现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旨在通过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进一步提高医学期刊的编排质量,更好地发挥参考文献的功能,促进医学期刊论文的国内外交流。  相似文献   

16.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术论文没有参考文献,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但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就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雪燕  郑颖  杨霞 《现代情报》2007,27(8):44-46
本文选取了三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作为调研对象,对其文后网络参考文献所占的比重、著录格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并将之与2003年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三年来网络参考文献所占的比重增长了约10%;在GB/T 7714-2005颁布并实施后,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虽然类型仍然繁多,但已快速的趋向统一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我校学报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缪建兰  郭盈 《情报科学》1999,17(2):188-192
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997年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共发表论文602篇,平均每期25.1篇;共有作者1767人(次),平均每篇约2.9人;论文发表的平均时差为11个月;有594篇论文附有引文;平均引文量为7.6篇,无引率为1.3%;引文语种:中文占51.6%,英文占47.7%;引文类型:期刊占71.6%,图书和特种文献分别占23%和5.4%;中外文农业文献的半衰期分别为7.70年和14.20的;引用次数最多的中文期刊为要本校学报;中外文最大引有年限分别为3年和9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9—2004年17个理工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参考文献进行了数据统计与相关分析,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