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创意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扩散是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内涵,分析了创意扩散的特点,并进一步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模型”.该模型刻画了创意扩散的一般过程规律,反映了创意扩散主体、扩散影响因素以及扩散环境等各扩散要素的交互作用和扩散机制,并提炼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的三种模式.本研究拓展和丰富了创意扩散的理论分析框架,且对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界定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的内涵,并首次提出创意扩散载体复合价值的概念.然后,从复合价值的视角,分析构建单一创意扩散主体的决策过程及决策模型,并分别构建不存在竞争和存在竞争两种情形下创意供给和需求双边主体的匹配决策模型.最后,以某动漫游戏创意产业集群为例,分析该集群内动漫创意扩散过程,建立动漫方案供需双边主体的匹配决策模型,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龙江省创意产业集群内企业选择和利用何种互补性知识更有利于促进集群知识共享与传播、加速产业机构升级的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评价创意产业集群知识互补度,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知识互补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创意产业集群知识互补度评价方法。研究显示,BP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模式,在指标间相关度较高、呈非线性变化,或数据缺漏不全等情况下仍可得出预测结果,为促进集群知识共享、传播与运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黑龙江省创意产业集群效应的提高和创意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综观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特征.与其他产业集群相比,创意产业集群具有集群主体的创造性、创意人才的先导性、对"3T"城市的根植性以及"三结合"特征.为此,大力培育创意产业集群主体、积极营造多元、开放、宽容的创意环境、统筹规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和建立健全政府扶持体系成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构建区域创意产业集群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提出控制区域创意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董秋霞  高长春 《软科学》2012,26(4):12-16
通过构建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法和TOPSIS方法对各网络要素创新水平和总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与创意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将促进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创意产业的繁荣。对武汉市洪山区创意产业集群与周边大学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以下问题:高校与创意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不明显;大学对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创意环境不够包容与自由。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促进大学与创意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是否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应该采取哪些行为、如何评价政府行为是否恰当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基于市场不完全性理论、制度经济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中政府介入行为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解释;其次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就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政府应该采取的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政府行为的评价方法.研究结论对于政府明确行动方向,提高行为效率,有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建设——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城市品牌理论、国际上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政策、理论和北京市发展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战略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城市品牌的特征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创意产品集群发展的 4 点社会环境需求, 最后提出北京要建设成为创意产业品牌城市,要结合品牌城市理论和创意产业集群理论, 需要解决营造创意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创意产业环境的基本建设和创意产品品牌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创意、创意受体进行抽象,借助自由碰撞理论,建立描述创意扩散的抽象过程和普遍趋势的数学模型,即创意扩散的自由碰撞统计模型,分析模型基本假设的现实合理性,并依据该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洪  宋达娥  王鑫鑫 《科研管理》2022,43(7):171-180
   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机遇期以来,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众筹,给初创企业及个人创业者提供了全新的营销方式和筹资渠道。众筹融资绩效不仅是创新项目发起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众筹平台兴衰的决定因素。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对众筹项目特征进行理论抽象,构建创新项目融资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实证分析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可观察性创新特征对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影响,并探讨项目状态和发起人信息披露在此影响机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众筹项目的相对优势和兼容性特征均正向影响众筹项目融资绩效;项目状态和发起人信息披露均正向调节相对优势与项目融资绩效的关系,而负向调节可观察性与项目融资绩效的关系;仅发起人信息披露负向调节兼容性与项目融资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创造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对创造动机在组织内不同层次之间的传导过程进行分析;借鉴知识创造的转化模型,构建了个体想法产生向组织想法产生的跃迁机制;依据组织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模型,提出了影响组织创造力形成的主要组织及环境因素,最终系统性地构建了组织创造力的余弦式周期形成框架。  相似文献   

13.
黄勇  彭纪生 《软科学》2016,(7):81-85
依据情感事件理论,阐述并检验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442份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在积极情绪与创造力、消极情绪与创造力之间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知正向调节情感承诺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转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耀烈  杨腾蛟 《科学学研究》2007,25(Z2):409-413
在回顾个体创造力、团队创造力相关理论以及结合前人工作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有关个体创造力和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现状,并对个体创造力、团队创造力进行明确的定义。提出一种全新的透镜模型,以解决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利用大学物理课程的高普及度,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对现有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和改进,可以解决目前传统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能够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组织中个体的创造行为决定于个人创造力与团队的限制条件。个体创造力是个人创造动机、领域技能和创造技能的函数;团体创造力是个体创造行为、团队创作和团队执行的结果;组织创造力决定于团体创造力、组织特性和环境的扰动。跨越个体创造、团体创造和组织创造的组织创造力模型是认识组织创新的最可靠途径。组织成员的激发创意,在组织的反馈条件下,生成创造动机,经过领域技能的放大,创造技能的校正,成为个体创造力;而个体创造力在团队的约束下产生实际的创造行为,经过团队共同创作和执行,变成了团体创造力;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作用下,团体创造力经过组织的变换和认同,最终导致了组织的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创意经济的特征、表现形式、运行实质及其强大的经济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概括。本文分析认为,所谓的创意经济,指的是以创意为主导,以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重要特征,以强劲的创业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不少新特点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8.
员工创造力对于一个组织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交换是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阐明社会交换、员工创造力的概念与定义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社会交换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文献进行回顾,简述社会交换对员工创造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现有国内外文献中所涉及的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及结果变量进行汇总与分类,并确定其作用机理;最后对文献作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社会交换理论与员工创造力的研究可结合当前"互联网+"、众筹、众包等新背景,将员工创造力的前因、过程及结果进行整合,形成多层次模型,对员工创造力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促进员工创造力成为当代领导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目标。本研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创造力成分模型等理论视角,构建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理论模型,以78个研发团队(78个团队主管,314个团队成员)为样本,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试图揭示2者关系中的关键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预测效果,且对创造力支持氛围具有正向预测效果;(2)创造力支持氛围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3)创造力支持氛围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跨层次调节效应,创造力支持氛围越高,2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企业问卷调查,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四个维度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三个维度则单独或两两合并对上述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