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确清晰的概念是构建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实践工作的航标,但国际档案界尚未对“文件”和“档案”达成共识,新的名词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踵而来。电子档案(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electronic documents)和电子数据(data)这三个词的使用率与人们对其理解的准确度显然是不成比例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系统的阐释。本文认为电子档案所具有的原始性和证据性,是和电子文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从而揭示出在一个更广泛的电子档案管理战略的理性框架内如何正确使用电子文件管理工具,实现电子档案的前端控制;作者将数据管理和数据控制从电子文件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中区分出来,并试图在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中重新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2.
谈电子档案管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当前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电子档案的归档时机相对滞后,导致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2.电子档案的管理停留在光盘管理的阶段,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不到位. 3.电子文件的管理不到位.由于设计人员的设计和设计文件的手段的不统一,客观上造成了电子文件的不准确;设计阶段电子文件版次管理不规范,给电子文件的归档准确造成人为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2017年1月20日19:30至21:30,《档案界》论坛展开了关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认知"的网络讨论,12位高校档案学专业和档案实践部门的档案学博士及博士生参与.主要发言情况如下: zlx:从当前实践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还基本难以找到对应的管理主体,它更多的是理论界的一种自娱自乐式的纯理论阐释.因为,电子文件在业务部门产生以后,一直就在各业务系统中运行,如会计档案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教学档案是在教务系统中运行、电子公文是在公文管理系统中运行等.总不能说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务系统、公文管理系统等属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吧?它们都是为了办理上述业务而存在的管理系统或平台,而不是为了管理电子文件而存在的系统或平台.当前学界一般把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定义为管理电子文件的平台,而上述系统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管理电子文件,而是为了完成相应的业务活动,因此,上述系统显然不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而电子文件在办理完成之后,经过归档又直接进入到"档案管理系统"里去了,所以这个"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哪里呢?谁在对其进行管理呢?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将“归档”看成是文件和档案的分界线,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则表现为,文件和档案可以同时产生。由于“实时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到文件管理工作之中,对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实时归档管理,使档案管理者于文件的形成阶段即介入管理,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文件”和“档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但它们之间又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的。实时管理,能实现文件与档案在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高校档案是高校办学历史的原始记录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适应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它具有存储、管理和提供利用高校党政信息系统等产生的电子文件的作用.根据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教育部对高校档案工作的要求和我省档案局发布<福建省归档文件整理细则(试行)>的文件精神,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加强高校党政系统在办公自动化与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的捕获要求——澳大利亚电子文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档案工作者认识到,在电子环境中,文件不受媒体形式的约束而存在.档案工作者对文件的定义与信息技术中的文件定义是有区别的.文章介绍了电子文件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背景信息对文件的形成、维护、管理、利用中的意义.同时介绍了澳大利亚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元数据的定义及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国家电网公司推行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取消了纸质文件的传递,产生大量的CEB文件.由此引起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要做好电子文件档案归档工作必须对文件的接收、传阅、归档、存储等工作了如指掌,掌握文件运转的全过程,使其得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过去用纸墨、照相等形成和传递的办公文件、图书、图纸、文献等资料都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代替,因此也产生了电子公文、电子图书、电子图纸等大量的电子文献资料.在档案管理中,具有档案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归档保护.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并由档案部门管理保存. 一、加强电子文件档案化的管理 鉴于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依赖性,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及电子信息与载体的易分离特点,决定其在保管、管理、维护方面的复杂性.如何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及便于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的出现,必将给档案及档案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尽管由于电子文件尚不普及,电子文件的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电子文件带来的影响依然日益凸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因而,认真研究电子文件的管理,研究电子文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档案工作者而言,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一个长远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的特点、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和电子文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资源。进入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正以风起云涌、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信息化不但影响着世界历史文化的进程,也必将影响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电子文件是核心的信息资源,它的地位和作用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按照生产关系划分社会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分为六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按照生产力划分社会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发展也分为6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生态社会。按照生产力划…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中心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文件中心根据其目的、功能的不同,分为半现行电子文件中心和现行电子文件中心两个类别。半现行电子文件中心是为处于半现行阶段的电子文件而专门建立的文件管理、利用中心。基于网络平台的现行电子文件中心,是政务工作的附属和延伸,其实质是网上的“现行文件阅览室”。两者的实践背景、理论基础、现实功能、管理对象、工作重心、存在形式及其管理主体等均有较大差异。现行电子文件中心不能替代分散式或集中式的电子文件管理机构。档案馆以现行电子文件中心的形式采集并公布政府机关的现行文件,除非获得授权,否则缺乏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 and concerns in the last decade of electronic records research. It highlights some achievement and identifies areas in which there remains a need for work, but mostly it examines the changing perception of what constituted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in a field which was evolving quickly.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在档案管理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新型档案材料的出现已成为档案理论和实践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型档案材料中影响最大的是电子文件,作为档案人员,如果不了解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等载体的不同特性,以及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中的问题,面对已经生成的数以万计的电子文件及其归档将束手无策。一、电子文件的概念关于电子文件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全面的描述。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研究委员会给电子文件的定义为:“在机构或个人活动中产生或收到的记录信息,它由内容、结构(文件篇章结构)和上下文关系(文件之间及…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销毁是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却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电子文件销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概述,指出电子文件销毁研究的必要性,旨在引起国家和学界对该领域的重视,加大对电子文件销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证机构(CA)、数字认证等方面介绍电子文件数字加密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要建立一个真正能保障电子文件安全的有效管理模式,我们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层级化的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