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9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金融中介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信贷规模与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金融中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度、支持效率与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而且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此,为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我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对于信贷资源总量有限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开展科技金融试点,提高金融中介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6—2014年我国30个省市区科技金融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SFA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科技金融效率值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样本期限内,我国科技金融效率上升6.56%,但是效率水平不高;科技金融效率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上来说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江西、贵州等地的科技金融效率提升较快;我国各地区可以分为4类,大部分的投入规模与效率水平比较匹配。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本文运用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影响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以及作用异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科技创新水平,并且通过变更相关替换变量,这一结果依然稳健。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主要通过提高金融资本转化效率、提高金融资本配置效率等途径机制予以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都可显著促进科技创新,但东部地区作用程度更佳;同时,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也都显著促进了科技创新,提高金融资本转化效率、金融资本配置效率则显著增强了三个维度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4.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娟  张玉喜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1-838
以2005-2015年中国省域的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数据为支撑,构建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省域和东中西部地区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综合效率平均值历年呈稳步上升趋势;省份、区域间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产出结果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本研究针对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1—2007年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的VRS模型测度科技创新效率,并进行其收敛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实证表明:中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但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在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全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6-2016年省级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效率较低,已有生产要素投入潜力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科技服务业TFP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其中主要源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增长的贡献较弱;生产率指数区域发展不均衡,高水平与较高水平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地区间技术效率变化差异显著。要促使科技服务业效率提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完善制度环境加强管理创新,因地制宜缩小区域差异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环境规制等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创新的提升;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发挥要素投入在产业协同集聚中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本文首先对科技服务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再通过测算各地区科技服务效率,检验科技服务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发现: 科技服务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服务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则略高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科技研发和扩散服务均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配置,但只有科技扩散服务能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研发服务对其没有影响;科技服务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作用,这种空间外溢主要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科学学研究》2015,33(3):378-389,397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将环境效应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成果转化阶段研究框架内。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分析比较了2003-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选取技术落差比率(TGR)指标考察中国三大地区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并按"创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两维度对各省份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无效率进行分解,寻找创新无效率的根源。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偏低,共同前沿下均值分别为0.683和0.691;两阶段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TGR值偏低,尤其在成果转化阶段;东部大多数省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无效率源于管理水平偏低,而中西部省份两阶段无效率主要受制于区域创新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两方面,内蒙古等少数中西部省份成果转化无效率源于区域落后的创新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赵增耀  周晶晶  沈能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08-1416
基于价值链视角,本文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前后相互关联的子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将开放度作为中介变量对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综合创新效率受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共同制约;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作用机制具有分地区、多阶段的属性,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对外开放具有显著的中介效用,即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金融发展将显著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1-2014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对区域创新时空演进特征进行测度,并对制造业转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2007年为分界,东部地区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动特征,相应的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变动特征,而此期间我国制造业则呈现以2004年为分界先向东部地区转移,后再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移的时空特征。由制造业区域转移所引起的地区制造业份额的相对变动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创新产出方面的巨大差距。地区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研发资本投入、地区发展水平、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政策启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区域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中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并发挥共生效应是推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首选战略。结合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相关数据,利用共生测度模型计算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并进一步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与科技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整体呈“U”型发展特征,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差异较大且下降幅度尚显微弱;短期内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共生单元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而长期内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的正向驱动效应明显放大,且共生单元呈负向抑制作用;地区科技创新的累积效应明显,共生基质、共生平台和共生环境始终对科技创新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共生网络的正向驱动效应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税收优惠政策是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文中以2016年我国52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对激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作用,但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科技创新影响存在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和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激励效果更加明显,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的激励作用有限。相关的改革建议是: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产出;结合地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技金融与生态概念相融合的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的崭新视角,首先依据生态原理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其次建立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对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发展展开评价分析;最后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2009—2016年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空间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基本聚集在东部地区,东部与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差异最显著且该差异逐年递增;总体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处于萧条区的省份多;未来可能会形成东部地区辐射扩散、中部地区稳步增长、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年~2018年省级面板数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但其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中部地区金融科技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而西部地区金融科技能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即金融越不发达的地区,金融科技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借鉴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测评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从科技资金投入、科技转化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整体科技创新效率水平较低,区域内部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对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企业科技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政府科技资金投入与金融机构的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无显著作用;反映科技转化能力的科企合作与校企合作均对科技创新效率为负向作用;科技发展水平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区域创新过程分成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阶段,构建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作用的概念作用模型。在考虑区域开放度影响下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区域政策和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不高造成的;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开放度提升创新研发效率,通过促进区域生产开放度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经济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研发效率较高,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成果转化效率较高;现阶段我国创新支持政策多为促进成果转化而非创新研发,进而导致其政策效果不佳。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更好的指导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金融生态和区域开放度的作用,以此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华  周德群 《科研管理》2012,33(1):10-18,26
本文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度2000-2007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效率具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