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人类要定居月球。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呼吸问题。由于把氧气从地球上运到月球成本太高,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琢磨利用月球自身资源生产氧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林泉 《百科知识》2007,(2S):19-19
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登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就很难了,其中难点之一是月球上没有氧气,因此科学家们不断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登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就很难了,其中难点之一是月球上没有氧气,因此科学家们不断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的方案。最初的设想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月球表土提取氧的方法研究。他们利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剑桥化学家科研组研制的装置,能够从月球土壤——风化层中提取氧气。如果在整个月球上都安装这种土变氧气的转炉,来自地球的潜在移民或许也有办法进行呼吸。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们正在雄心勃勃地设想在月球上建立通往宇宙深处的中转基地,甚至建造人类长期居住的月球城市。然而我们都知道,月球上并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可供人类呼吸。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宇航员不得不穿着笨拙的宇航服,背着硕大的生命维系系统在月球表面跳来跳去。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氧气,那么建立月球基地和月球城市的计划就显得可行的多。现在,哈勃天文望远镜让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通过哈勃天文望远镜,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的好几个地方都有钛铁矿存在的迹象。钛铁矿在地球上也比较常见,它由钛和氧化铁组成,其中的氧比较容易被分离出…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09,(9):33-33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从月球岩石中大量获取氧气,这为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英国研究人员几前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从月球岩石中大量获取氧气,这为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月球的年龄一直是科学界的一个谜团。从月亮上采集的90%的岩石标本,要比地球上90%的最古老的岩石还要古老。月球是中空的?在"阿波罗"登月探险过程中,当登月舱抛弃第三级火箭、着陆起飞和撞击坚硬的月球表面时,宇航员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每一次撞击后,月球都像一只被敲击的大钟一样,可以持续4个小时发出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在月球上留下过脚印,有人在月球上插上过国旗,前不久"嫦娥四号"还把一些植物种子带到了月球背面的土地。这回我接的任务比较特殊,要把"图书馆"带到月球,让人类文明档案在那里保存。大家好,我就是此次月球"图书馆"的运输员——"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我是"图书馆"的搬运工在介绍由我运输的"图书馆"之前,我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创世纪"号,是一台由以色列太空探索组织SpacelL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共同制造的月球探测器。因为经费有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0日,也就是人类脚步首次踏上月球46周年之际,美国宇航局资助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结论:可以在5~7年之内把人类再次送上月球,并在此后的10~12年内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而不久前刚上任的欧空局新局长约翰-迪特里希·沃尔纳则宣称,计划最早在2024年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名为"月球村"的人类栖息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栾恩杰曾经说过,纵观人类探测和开发月球活动,可概括为"探""登""驻"(住)3个阶段。建立"月球村"就是要实现在月球上长期住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其实在美国的"深度撞击"计划之前,科学家就通过分析月球反射光的光谱知道月球表面到处有水。只是要喝上一口这种月球水还真不容易:需要一个足球场的月球土壤才能榨出1升水。那么,这种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相似文献   

12.
重返月球呼声再起:美国《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月球又在招手了,至少对愈来愈多的月球迷是如此。人类首次远航25万英里抵达月球充满尘土及火山口平原20年后,太空机构及其他探险者、幻想家正在研究新一回合的月球探险。现在,美国国家航天局正在考虑常年返回月球的计划,由太空人定期来回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的计划打算在月球远端设立太空观测站。另一项建议则是派太空人试着在月球上生活,包括以土壤中的氧气呼吸,并建立前哨站。  相似文献   

13.
我国探月万事俱备,首次成本控制在10亿元内 月球探测从1976年以后沉寂了近18年.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意识到,虽然人类登上了月球,但耗资太大,效率太低、探测水平不高,所以必须要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有冷战结束和前苏联解体的因素.经过总结和反思,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又快、又好、又省"新的空间探测战略,1989年老布什宣布要重返月球.1994年,美国发射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具有更高水平的"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不但开始了全月面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探测,并意外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区水存在的信息,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  相似文献   

14.
开发月球计划让人们充满希望,氧气、燃料都可以就地取材,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元素,利用人类的科学技术,很容易提取氧,甚至连水都可以到月球南极的冰层寻找,若月球能够解决人类的供水问题,那么人类搬到月球居住,将指日可待了。就在人类谈论着如何移居月球时,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有地震,月球和别的星球也有"地震"。月球上发生"地震",科学家称其为月震。月球上每年约发生近万次月震,而且多发生在月球绕地球运动最接近  相似文献   

16.
1969年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的举行是一个历史性的盛举.这是天体生物学家们首次聚在一起,对"阿波罗"号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岩石样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的月球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或到达月球表面,中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也成功在月面行走。但是,月球太孤单了,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是整个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像其他国家都为自己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一个名字一样,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嫦娥工程"。实施"嫦娥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比如,月球上大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有地震,月球和别的星球也有"地震". 月球上发生"地震",科学家称其为月震. 月球上每年约发生近万次月震,而且多发生在月球绕地球运动最接近地球的时刻.  相似文献   

20.
概念创业     
老詹 《知识窗》2005,(3):38
假如有人向你推销一桩买卖:"朋友,我在月球上有块地想转手,你想要吗?"我想你一定会骂人家傻冒或者吃饱了撑的.但你先别生气,这的确是一桩生意,你瞧--"只需花19.99美元外加1.51美元的税款,你就可以买到月球或是火星上一英亩土地."这个疯狂的想法出自一位美国人霍普.在过去的23年里,霍普成立的"月球大使馆"公司已经出售月球、火星和金星上的土地狂赚了625万美元.甚至前美国总统里根和卡特也各自花了1600美元从该公司手中购得了一整块"月球庄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