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繁荣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所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那里转移。”文化繁荣既对经济繁荣起推动作用,又是经济繁荣的表现。纵观一些国际性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先决条件,文化的繁荣才是真正的标志。长沙是中国城名、城址历经数千年不变的历史古城之一,  相似文献   

2.
史伟 《科教文汇》2008,(3):149-150
本文试图从“五四”时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下,从女性文学爱情书写的具体文本中分析其写作主题及其书写模式,以期对“五四”女性文学中爱情书写的特征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校哲学发展繁荣,意义重大。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惟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作为文化组成之一的高校哲学,其发展繁荣亦如此:惟有“哲学自觉”、“哲学自信”,方能“哲学自强”。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两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实现“文化自强”的观念条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倡“哲学自觉”、“哲学自信”,探讨了实现高校哲学发展繁荣之路的主体意识障碍破解及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丽 《科教文汇》2007,(10Z):174-174,178
图书编撰的发达是古代文化繁荣的条件也是文化繁荣的表现,宋代虽武功黯弱,但经济、文化灿耀千古,图书编撰方面除著名的“四大书”、《资治通监》等鸿篇巨制外,行状、笔记小说等也不计其数。图书编撰繁荣的原因主要是崇文的国策、政府的重视、经济科技的发展及由以上因素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梁劲泰 《科教文汇》2007,(10X):180-182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这个问题:一是“公共性”的文化内涵本源于西方的历史传统,从古希腊城邦社会一直到欧美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使得“公共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了久远的延续性;二是深入解读“公共性”在现实中的功能及应用,同样离不开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以公共性视域分析中国与西方公共管理的特征,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程光 《现代情报》2009,29(6):216-218
海外华文文学近1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近30年以来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繁荣,使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然成型。相较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国内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搜集工作略显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收藏单位。文章从历史和现状分析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并据此提出搜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5个渠道。  相似文献   

7.
刘芳宏 《科教文汇》2009,(14):247-248
长期以来,人们得到一个共识:拜伦的鸿篇巨著《唐璜》之所以具特殊魅力就在于其包罗万象(涉及文学、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唐璜》不仅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而且更是将“真理”之二元对立项(binary opposition)“真—假”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从而预见了“后结构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势、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是指从18世纪末到美国内战爆发这段时期。它的起止分别以华盛顿.欧文的《见闻札记》与惠特曼的《草叶集》为标志。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空前繁荣,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旨在探寻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衰落的原因,其中包括其内因和外因,以期能更好了解一种文学形式是怎样被另一种文学形式所超越。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以肩负历史和民族责任、追求文学参与历史过程因而突出文学对国民群体的精神重建的文学价值系统,与以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个性自由因而追求文学超越意义的文学价值系统。这两大文学价值系统与传统文学观和文化精神有着深层的关联。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其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特征,特别指出一些作家重蹈传统“自我中心主义”覆辙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徐丽君 《科教文汇》2007,(2X):48-48
“文学欣赏”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遵循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把握住“形象”和“情感”两个要素?重视欣赏过程,从“披文”到“入情”到“显幽”,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赖康生 《科教文汇》2008,(34):235-235
在改革开放的大热潮下,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我国无疑成为世界翻译大国和翻译文学大国。90年代中国文学翻译的原则,对外是走出去,如实的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让外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对内是引进来,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让中国更好的与国外交流,丰富我们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4.
罗德宏 《今日科苑》2009,(21):47-48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2008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此外,回顾北京市海淀区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触摸到教改“排头兵”的持续活力和创意文化的繁荣前景。  相似文献   

15.
崔侠 《科教文汇》2020,(1):151-152
诗词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诗词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商周时期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近代诗词,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楹联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广义的楹联可以追溯到《诗经》时期,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对仗的语句,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狭义的楹联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开始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而到了明清时期,对对联的风俗非常盛行,对对联成为文人士大夫们重要的娱乐方式。可以说,诗词和楹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了古代流传最广的文学形式之一。因此,小学阶段朗诵诗词楹联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何谓“白银时代”? 众所周知,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俄国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造就了一座以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伟大作家为代表的俄国文学高峰;产生了以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等音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问题的论述张贡生,马雪峰一、关于“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问题早在1976年粉粹“四人帮”之后不久,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已决定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受此影响,从1978年开始,举国上下,从东到西,从南到...  相似文献   

18.
王娟  平露丹 《科教文汇》2007,(8S):133-133,135
对于红色旅游,研究者多从“市场学”、“营销学”角度来探讨,专注于如何以文化价值提升红色旅游经济效率的研究,但如何满足消费者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如何传播先进文化等问题则往往被忽略。本文将从红色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营销”作用,并提出红色旅游配合影视荧屏、红色文化搭配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结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引入潮流文化以及红色文化重在体验等五个有利于在红色旅游中传播红色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推动力量,本文旨从和谐文化的角度,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家忠 《今日科苑》2005,(12):35-35
中国农科院老科协于1988年3月9日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现已发展会员1054人。他们本着服务“三农”,面向基层、力所能及、办实事的原则,深入农村开展多项农业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多次组织农业科技下乡,积极为“三农”服务。17年来,已与全国16个省(市、区1的110多个县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往来,派出专家407人次到79个县、市开展“三农”、“四技”服务活动,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