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时空》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早间新闻板块节目。从“讲述老百姓故事”的平和纪实风格,到“焦点时刻”的针贬时弊、敢于直言;从浓缩人生精华的东方之子,到面对面真诚交流的全新主持人,《东方时空》的出台不仅是中央电视台深化改革的一项新尝试、新举措,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和希望。从1993年5月1日创办,《东方时空》曾先后两次获得中央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被公认是新闻改革的“拳头产品”。然而,时至今日,《东方时空》在跨越了一个个辉煌的台阶后,却好象突然间进入了一个原地不前的平台,原先不断创新的…  相似文献   

2.
始终与时代同行从《东方之子》看人物节目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夕 《传媒》2004,(9):52-53
10年前,中央电视台一批不甘平庸,怀有理想的年轻人决心闯出一片天地,在清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时段里让《东方时空》这个崭新的栏目在中国电视界争得了一席之地.当时的《东方时空》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方时空》独特的电视理念--真诚面对观众.其中的子栏目《东方之子》关注时代变革、社会进程中人的命运起伏,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通过与人物的对话进入人的内心深处,向观众呈现一个个个体的独特经历、心灵感受,从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有着难能可贵的开拓精神:板块型结构设计、深度报道的引进、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设置、双向开放性电视传播观念的确立等诸多方面的成功探索,为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在中国,很少有一个新闻性电视栏目能像《东方时空》有幸得到传播界和观众的共同青睐。然而,面对栏目一千期特别活动时人头攒动的盛况,面对来自电视界几乎清一色的赞誉,目前的《东方时空》是否真正承受得起观众的这股巨大热情、是否能真正经得住每一双挑剔的目光,这是《东方时空》在背负荣誉和盛赞的同时,所应冷静面对和认真思考的。,如果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对《东方时空》作一次客观的审视和剖析,也许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缺憾。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了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不久另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又与观众见面,从此《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成为中央电视台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于是全国各个省级.市级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不同版本的“焦点”式新闻节目应运而生,并且入气颇旺。但是时至今日,《东方时空》。  相似文献   

5.
各个电视台基本都有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一般在当地收视率都比较高,早期的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后来的《南京零距离》,我省的《新闻夜航》都是民生新闻成功的典范。其影响力、收视率、经济效益都创造了电视媒体的新高。也成为百姓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民生新闻在传递大政方针、反映民生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9月1日起央视老牌栏目《东方时空》的播出时间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进入晚间.并与《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共同构筑晚间强势新闻时段。这不但标志着央视一套节目编排模式上的重大调整.同时也预示着在不断新变中寻求超越的《东方时空》的重新定位与再次变革.作为国内第一个对节目创作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的新闻杂志栏目.  相似文献   

7.
杨国清 《视听界》2001,(4):24-24,60
1993年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和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不但是中国电视史上新闻杂志型节目和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尝试,而且也成功地推出了一批观众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王志等。回顾这些如今被观众视为“名人”的主持人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都来自新闻采编  相似文献   

8.
电视精品与制片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电视台以制片人制运行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都有作品获一等奖。电视新闻同行认为,这类节目采用制片人管理体制,不但产生精品,而且产生精品群。上海电视台《新闻观察》,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广州电视台《城市话题》,实行这种...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是在两条线上同步展开的:一是新闻播出时段上的扩展,由传统的只重视晚间新闻的播出,推及到早、中、晚,形成新闻收看新的黄金时段。用节目好看吸引观众去看,传统上的非黄金时段也可以变成黄金时段。如中央台一套的《东方时空》、《新闻30分》,四套的《中国新闻60分》等栏目成功,为电视新闻传播信息量的扩大提供  相似文献   

10.
王卓慧 《视听界》2002,(2):30-31
2001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再次改版。与上年11月27日倍受关注的大改版不同,此次改版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东方时空》是于1993年5月1日7点整隆重登场。它以20分钟的新闻为先导,同时推出“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  相似文献   

11.
早间读报节目的勃兴,各地民生新闻的火爆,给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东方时空》的改版并移师晚间是央视针对目标观众调整传播内容,应对收视市场整合播出时段以形成合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曾鸿 《新闻采编》2001,(2):25-25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如今,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和电视观众见面,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有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满。 从已经播出的新版《东方时空》来看,呈现出这样的面貌: 1.信息量加大,但重复信息多,整体时效性不强 新版《东方时空》时间跨度从早上6:00到8:30,时间跨度可以说相当长,其间“昨日要闻”、“早新闻”反复出现,“时空资讯”和“直通现场”时效性较弱。 2.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3.
方仁 《传媒观察》2006,(8):10-12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对中国电视传媒的启发和影响是巨大的,从栏目的导向把握、选题策划、采访实施到发展总体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电视人大量心血和智慧。他们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全新改版推出,引起广泛关注。随后,《新闻30分》、《共同关注》、《东方时空》、《中国新闻》等央视主打新闻节目相继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15.
《传媒链接》是新版《东方时空》中的一个子栏目,它广采近40家媒体的信息精华,用4位主持人“说”新闻的方式向受众传播。因此,像《传媒链接》这样一个以节目为单位播出的新闻栏目,要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更主要的是依靠单条信息的鲜与活,实用性、趣味性以及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早间节目《东方时空》,尤其是《东方时空》中的《时空报道》(最初叫《焦点时刻》)以及尔后在晚间黄金时段开办的《焦点访谈》,成为了电视深度报道开先河的成功之作,改变了电视新闻只能简、浅、表的印象,也表现电视新闻同样可以纵深追踪、评述...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作为城市电视台的主打新闻已经红火了三年多,对它的属性及价值判断,业内有较大分歧。有不少人认为它代表了当前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探求它的突破方式,也就把握住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动向。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九十年代以来,电视改革经历了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和城市台的“民生新闻”三个阶段,“民生新闻”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新闻节目应有的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17日晚9点10分,在令人几乎忍无可忍的一条又一条广告终于播完之后,一个国内观众从未见过的电视专栏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个专栏就是《新闻调查》。这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1993年5月1日)和《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之后,作为新闻改革重大举措推出的又一重头栏目。在它问世并成功地运作了两年之后,  相似文献   

19.
梁波 《声屏世界》2006,(3):31-32
早间读报节目的勃兴,各地民生新闻的火爆,给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东方时空》的改版并移师晚间是映视针对目标观众调整传播内容,应对收视市场整合播出时段以形成合力,达成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编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进行了第5次改版,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它加强了三个子栏目《东方之子》、《百姓故事》和《时空连线》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三个子栏目的定位是否准确。而《东方之子》作为《东方时空》中开播时间最长的和品牌影响力最大的子栏目,它的定位如果错了,《东方时空》的第5次改版的效果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对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