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峨眉道上》记叙了作者在游峨眉山途中的见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选美了峨眉山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学本文,使学生感悟“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一句的内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可作以下设计:  相似文献   

2.
[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峨眉山铺路人不畏艰险。辛劳,默默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2.学习和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学会生率新词,读懂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能有触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峨眉山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课前准备:课文插图投影片一张;简笔画投影片一张;课后填空题投影片一张。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谈话弓l人新课。…  相似文献   

3.
新颖别致、内含丰富的板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来看以下两例板书:一、提纲式板书:如《峨嵋道上》一课的板书: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登峨嵋山途中看到铺路人将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又高又陡的峨嵋山,了解到铺路人劳动的辛苦,板书显示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三个特点,有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铺路人的奉献精神。二、对比式板书。如《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的板书:昨天今天一座村庄一座城市贫穷落后繁荣富强田间劳作办厂经商草堆里玩耍海洋里遨游改革开放大变样这是一首诗,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  相似文献   

4.
林青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0,(25):53-54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配乐录音,引领学生情感体验。 〔录音内容:在一次可怕的事故中,我的腿摔伤致残。从此,我只能为欢蹦跳跃的小伙伴们加油鼓掌,仿佛自己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当同学们在学校的操场上自由自在地跑步、踢球的时候,当小伙伴们在楼前楼后轻快地跳绳、跳皮筋的时候,我却只能躺在床上默默地伤 心、流泪。曾经多少次,我梦见自己又长了一双好腿,和同伴们一起跑啊、跳啊,但每次醒来却只是伤心地捶打自己的残腿。我要走路,我要走路 !我拖着残肢,忍着钻心的疼痛,发了疯般地一次一次跌倒,又一次一次爬起,浑身上下摔得…  相似文献   

5.
《峨眉道上》记叙了作者在游峨眉山途中的见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赞美了峨眉山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学本文,使学生感悟“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一句的内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可作以下设计:一、抓山道特点,体会山路的艰险,感悟“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课文开始并没有直接描写铺路人,而是准确生动、富有变化地写了作者旅途中所见的峨眉山道———“险”,可通过以下问题加以引导: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体现峨眉山道特点的词语。2.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还原画面。3.小组交流,结合重点词句说说你眼中的峨眉山道。此问…  相似文献   

6.
今天上午语文课学习《峨眉道上》时,出现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了弄清楚“铺路人有没有报酬”的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我聆听了一节教学示范课《峨眉山道上》。作者通过登峨眉山,深切体会到了铺路人的平凡伟大,可敬可佩,所以课文最后称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执教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中心思想,有效地组织教学。课上,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所有问题几乎迎刃而解。然而就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教师可能打算对本节课的思想教育进行一下总结和升华,留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峨眉山上的铺路人说什么呢?”学生们积极发言。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提出异议:“老师,我觉得这群铺路人不‘沾嫌’!”(“沾嫌”一词…  相似文献   

8.
付泽林 《云南教育》2001,(17):30-31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融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为一体,以激起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导入,先让学生摆红花 (图片 ), 2朵 2朵地摆,摆 3次,然后提出问题:摆了多少朵红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用加法计算: 2+ 2+ 2=6。教师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要求摆 4次、 5次…… 100次……学生有感而叹:这样加下去,那有多繁啊 !教师进一步激思,能不能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呢 ?…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识记:学习本组生字、新词,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理解: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了解峨眉山上的路是怎么铺成的。联系全文,理解“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的含义。3.技能:学习和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逐步明确读书时应该怎样读和怎么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应用:在阅读中,能运用读想结合的方法,读懂词句、段落,理解文章内容。5情感:教育学生学习铺路人不畏艰辛、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尊重普通劳动者及他们的劳动。教学重点:1.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了解峨眉山上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到铺路人…  相似文献   

10.
文志平 《湖南教育》2002,(24):46-46
一位老师在教“可能性”这一课时,要学生抛硬币,并且告诉学生出现国徽面与数字面的机会各占一半。有个学生在课堂内一连抛了10次,出现国徽面有8次,数字面有2次。他就说:“老师,你讲的不对,我已经验证了。”这位老师微笑着说:“你今天回家继续抛,抛几千次,看看结果如何。”这位学生回家后,死劲地抛啊抛啊,一连抛了5000次,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一些简单的题目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我们也总是为他们找理由,粗心啊,不认真啊……其实这是学生缺少反思的一种表现,如做题只读一遍,一次完成不再验算,做完直接上交,检查的很少等.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中的《峨眉道上》一文,是一篇情感丰富、语言精致的美文,作者着重对铺路人辛苦劳动的形象美进行了描写,展现出耐人寻味的美丽的画面,读完之后,让人自然而然地敬佩勤劳而朴实的铺路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让此情、此景留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呢?这个问题,是每一个教授此课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中,通过感知美、导行美、拓展美三个步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三记     
我刚从高中来到这所初中时,一位老教师忠告我:初中生不比高中生,思维浅,纪律自觉性差,搞质疑啊,讨论啊,都是花架子,浪费时间———直接把结论赠给学生就可以了。我心中有了数,便一一照办。但那三次以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是“怎”还是“争”学完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例行地问了一句,有问题的同学可以举手,没想到,果真有人举了,还是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王珂。“老师,争渡的‘争’读几声呢?”“上课时不是注了嘛,第一声。”我淡淡地答道。王珂脸红了,旁边几个同学挤眉弄眼地笑。“我觉得要读第三声,你说过,通假字…  相似文献   

14.
《峨眉道上》是著名作家玛拉沁夫的作品。课文写的是作者在峨眉道上看到背石板上山的铺路人及由此引起的感想。本文内容不仅真切感人 ,而且构思巧妙 ,是训练学生“边读边想”、深化理解并使之感知有关写作技法的好教材。下面就本文教学应该把握的有关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作简要提示。一、让学生感知铺垫与对比的作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我们”攀登又陡又长的梯形石板路 ,感到非常吃力。本段看起来与文章的中心没有什么联系 ,但它却为下文写铺路人作了很好的铺垫 ,埋下了几处伏笔。其中第二、三、四句话是颇有深意的。第二句的“所谓路 ,…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有学生问道,诺贝尔奖金自设立以来,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本土中国人获得过呢?是啊,诺贝尔奖金年年在评,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本土的中国人获得过这项殊荣呢?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不说获得,就是连个提名也少有啊。这确实叫人纳闷。  相似文献   

16.
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可忽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因此,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者,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生力军,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着力以一个引导者、陪伴者、协调者的角色为学生生命发展出谋划策。本文提出要渲染点拨,做好学生德育的引导者;参与指导,做好学生德育的陪伴者;立体沟通,做好学生德育的协调者,做好德育工作的铺路人。  相似文献   

18.
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班主任是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更应该把握好这一关键角色,抓住学生的写字习惯等细节,树立民主决策的意识,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为学生的成长作出奉献。  相似文献   

19.
张菊  宋伟 《现代教学》2005,(7):65-66
还记得“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吗?上海人都曾在这首童谣的伴随下,在弄堂里和伙伴玩耍嬉戏、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然而,这些对于在新式小区里长大的上海儿童而言却是陌生的。音乐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那么,引领学生学习家乡童谣、亲近本土文化的活动便是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起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怎么样,是判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作为重申之重。本文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谈谈如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