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传统养生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丰富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内涵,将其引入大学课堂,能树立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发掘传统养生学的学科价值.可尝试在体育学、哲学,医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中开设专业课与公共课.  相似文献   

2.
王莉 《文教资料》2007,(28):7-8
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常被书法家们捧为书法的瑰宝而进行模仿,却往往只能抓住其一。它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已流传于世,而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却从来都被忽视。没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作品就不会有书法艺术的价值,《兰亭集序》中语言叙事含蓄深沉,简练概括;描写清丽峭拔,飘逸隽朗;议论言之有物,情真意切等都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的本质决定了其在人的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结构 ,文学艺术具有社会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科学武装作用、美感愉悦作用和精神怡养等作用。文学艺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方面具有自觉自愿和全局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藏族传统文学的起源性语境是其经验世界,其经验世界的升级是基于同一心理性质为基础的升级,经验世界的功能性叙事不仅产生不同类型的文学艺术形式、体裁,而且其叙事的策略、模式也是文学艺术的叙事策略和模式。基于心理性质的超稳定性所形成的经验世界及其叙事、叙事策略和模式,决定着藏族传统文学的叙事传统、价值取向和发展走向,无论是传统主流叙事还是传统民间叙事,均体现了来自于起源性语境的强大影响,即使民间叙事有其自在性反叛,但相对于悠久的叙事传统来说,由于缺乏更强大的冲击,也未能异质于这样的叙事传统,相反,它只能徘徊于不同级次的经验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老师在每一次的考试评价中,往往根据分数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的教学都进入误区。新课改的全面深入对小学数学考试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改革传统的数学评价方式,将考试评价的价值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社会,文学艺术始终被安放在伦理政治的基石之上。先秦以来,儒家的文化哲学一直将文学艺术视为政治文化的寄生物,普遍用于道德与价值的领域。从孔子主张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缘起,诗歌音乐作为原始人文意识的延伸,就被纳入儒家理想的文化秩序之中。而历代儒家尊奉的“明道”、“征圣”、“宗经”等传统文论,则把“思无邪”与“文合道”的文学理念,推演到教化世人、整饬社会的道德目标。文学艺术与伦理政治的相互浸润,不仅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早熟,也使得文学不得不背负起意识形态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对文学艺术审美之维的探寻,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当文艺开始走出功利主义的藩篱,文艺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给人们的娱乐消遣,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它开始被理解为心灵的抒发和精神的愉悦,到了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成熟的现代时期,文学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一种艺术价值,它超越了以往对审美价值就是“娱乐”和“快感”的理解,逐渐代之以带有一定“审丑”意识、体现创作者创造性禀赋的现代艺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宋建玲 《考试周刊》2009,(26):68-69
回顾历史中的每一次教育变革,几乎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或者说都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有关。每一次的变革,都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冲击中进行文化的继承或者再创造,继而形成能够代表其时代特色的新文化,成为后来教育发展的新的文化基础,从而实现我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网络化激发了民族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及价值的竞争。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继承与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提升公民诚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吸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把培育和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众媒体、文学艺术的作用,从社会舆论的角度为培育和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主要存在学术意识、问题意识、世界意识与创新意识缺乏等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文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文论发展的现实语境,破除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与唯我一元独尊观念,并消除对现代性的曲解与狭隘理解,确立"可选择的现代性"这一现代性追求的文论发展与研究的新路向,从而为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12.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期,西方传统的艺理论有如下四个传统:在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所谓“镜”的传统,即模仿-再现的传统;在艺与作家的关系上,有所谓“灯”的传统,即强调激情-天才的传统;在艺与读的关系上,有所谓“教化”的传统;而在艺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则有追求和谐、优美的审美传统。这种论传统形成了西方艺术自己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3.
在华侨华人美术研究中,移民意识是解读华侨华人美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漂移性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内涵,移民意识决定了华侨美术既有"传统性"又有"异域性"的文化特征。华侨美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民族性、异域性、漂移性相结合的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融合是故国文化基因与移民意识相融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美术形态和西方美术形式意韵的融合。华侨华人美术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强化国家文化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为过渡时代的作家 ,同时受到民族、西方、现实等文化的影响 ,因而 ,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西方文化给鲁迅的文化心理所带来的变化 ,也应看到民族传统文化在鲁迅心理上的积淀。鲁迅在面对自己、时代和文艺时所采取的务实态度 ,就体现着儒家传统中的尚用思想。鲁迅在五四时期对待儒家传统问题上的激进表现 ,实际上只是为了实现某种并不激进的历史目的的务实选择 ;鲁迅在许多问题上都不肯调和 ,与儒家的“好善而恶恶 ,是是而非非”的“中道”思想关系极大 ;鲁迅在文艺上强调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但这种统一又是认为文艺的历史功能应该在审美的构架中来实现。在文艺自身的这两种因素中 ,历史功能是重心 ,审美价值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一种增进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通过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参与者有意识地塑造和美化自身,并不断完善。艺术是人类所创造的至高无上的精神产品之一,它集美学、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于一身,具有美不胜收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民族传统艺术反映着民族的信仰和精神,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体育与民族传统艺术相互交织、互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悬念之美、欣赏之美和精神之美。文章以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为视角,列举武术、音乐、绘画、戏曲等传统艺术因素在体育中的足迹和结合,以赛龙舟活动和那达慕大会为例,探析民族传统化体育特别是民俗传统体育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重要的发展脉络。“五四”时期诞生的平民文学观念开启了一条对平民社会“启蒙 认同”的思想认知传统;1928年创办的《大众文艺》表现出“左翼”文化阵营内部对“大众化”问题的歧见;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加速向“左”转,“大众化”被等同于“普罗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失。因此,五四至抗战期间现代文学“大众化”趋势的内部实际上具有一个“双重指涉”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上以文化批判、人性的异化、人类的精神危机为主题;在艺术上以象征、隐喻、梦幻、意识流、怪诞等手法来表现病态的社会生活,主张以丑为美。它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有着密切联系。巴尔扎克在其作品里以自己对金钱的深刻理解表现出的人类异化危机,以及他对恶的客观认识和描写,对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两汉时段,出现一个独特的理论内容———屈骚批评,即诸多学者对屈原及其《离骚》创作,各抒己见,发表评论,做出思想和学术意义上的价值评判,客观上呈现出批评与反批评的论辩态势,形成了较早的学术探讨热点。其中的学理与情趣饶有兴味,反映了汉代先贤的政治思想、文艺观念与生命意识,值得当下学人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拉丁美洲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是它的整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继承古印第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表达反帝反殖反独裁的共同主题以及拉美作家的群体意识是其整体意识的标识。拉美文学经历了由依附、模仿到独立的道路 ,正确处理文学的批判与继承、扬弃与创造的关系 ,坚持拉美文学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坚持文学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叶秋美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4):78-79,86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艺术有着许多契合点.这种契合是建立在东西绘画发展趋势同向性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绘画深刻的影响,在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