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序言”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上好“序言”课,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依据教材,灵活施教,激发兴趣 对于解决什么是物理学的问题,如果简单地按定义去讲,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说教。常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序言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首要任务,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2.
趣从何来──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这句话体会颇深。也许有人禁不住要问:“不就是那些枯燥的数学基础知识吗”哪里有太多的兴趣可讲!”其实不然,下面就此谈点体会。一、课前诱趣课前谈话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把握这一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已经或将要获得的知识发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讲到年、月、日时,我在课前谈话时告诉学生:“今天上课请同学们握紧自已的拳头。”(因为从拳头的凸凹处可以准确记忆每个月的大小)学生疑惑不解,便问:“老师,握拳头干什么呢?”于是,…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时,他们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或需要;当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就会被动、应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上好“绪言课”。作为化学科学启蒙的“绪言课”,课本上的内容设置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如何上好这节课,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让学生自己解决好课本上的问题外,教师恰当地设置几个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水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为了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对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采用“双重反馈式”教学方法,经过两年的实验已初见成效。“双重反馈式”教学模式如下: “课前自学”是通过发现学习在大脑中初步形成知识轮廓。“导入课题”是教师作简短讲解,起着复现作用,沟通学生的记忆渠道,稳定“课前自学”产生的刺激。“检查练习”是一次试误过程,即学生通过有指导的“课前自学”后,究竟对知识是否全部掌握、部分掌握,必须通过练习予  相似文献   

5.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的。内需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体验。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前的“启”,如在讲《实数》一节时,我结合数学发展史讲古希腊的希勒索斯因为发现“"2”这样的无理数,动摇了导师毕达哥拉斯建造的数学王国的根基,而被沉海身亡的悲壮故事;讲实数产生、形成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讲我国是最早发现无理数的国家;讲祖冲之父子和刘徽的故事等来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6.
培养自学能力,必须掌握几个关键: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提供的范例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发展能力。兴趣不是先天赋予,而是后天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上下功夫。教师一味的讲或讲不得法,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睡眠状态,他们对学习是谈不上什么兴趣的。如果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善于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并多问几个“为什么”,那末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而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他们就会因活动取得成果而感到喜悦。伴随着来的是油然而生的兴趣,兴趣推动他们再去从事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近年来,学习兴趣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一个热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已成为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之一.然而,我国对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研究尚有待深化.到目前为止,对诸如“物理学习兴趣与物理学习成绩的相关度”、“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水平的发展”、”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的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的,即根据心理学的一般描…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很感兴趣,但他们又感到物理难学,很不容易把这门功课学好。如何解决物理难学的问题,我认为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在手段上必须注意学生的以下心理特点:一、求趣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学生学习自己喜爱的知识时,他们心理上就会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物理内容涉及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往往是新奇的,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奇异的自然景观、物理奇观、物理学史的奇闻轶事等就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密度一节时,我是这样介绍“黑洞”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常识课编选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卫生、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因它跟学生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兴趣,都想从这门学科中了解科学的奥妙。如何教好常识课,我有如下的几点体会: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伟大教育家卢梭讲过:“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自然常识的兴趣,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生活,做大自然的有心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学生应掌握什么基本知识,而且要备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跟科学联系起来,用科学指导生活。如讲第一册第六课“水蒸气”时,联系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0.
<正>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则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尤其是初中学生.当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做了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具有较强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的一门科学。由于物理学的内容分支多且物理问题既具体又灵活 ,千变万化 ,所以学生难以掌握 ,不易学好。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水平和掌握物理知识的技能呢 ?我们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除认真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外 ,更重要的是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就人对一定的事物对象或现象具有特殊的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而言的心理特征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 ,所以如果学生能形成强烈而稳定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把学习变成一种需要 ,那么…  相似文献   

12.
刘双 《成才之路》2010,(1):39-39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对物理这门学科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同时,使他们感到这门课并不是深奥莫测的,而是能够学懂的;再进而使他们感到学习后确实有用处。为了培养学习兴趣,首先,在讲每一种课程的“前言”时,我都要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有关学习、生活的问题。如讲《政治经  相似文献   

14.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引起和保持注意,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之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使学生产生学好物理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达到“轻负担”进而“高质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利用各种途径(比如:直观的物理实验、奇特的物理自然现象、蕴涵物理知识的小故事、充满“陷阱”的物理问题、物理在生产生活和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尽量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戴毅 《湖南教育》2008,(9):27-27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构建情智共生、理趣并存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巧妙设置学习难关,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实现课前预设目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引导他们结合课本上物理知识的学习 ,在实践中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我们课题组结合初中物理(人教版 )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中的“家庭电路”一节 ,展开了课外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 .通过学生亲自实际调查与设计研究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 .二、活动设计思路本次课外实践性学习活动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与掌握了“焦耳定律”及“电功率”等电学知识之后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进行接受性学习的同时 ,能有效地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 .其设计思想是通过学生自主选定课题 ,把独立的探究性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并为他们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的机会 .三、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必然要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校教学行为的改变 .在以“家庭电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我们力求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尝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因此 ,本次“家庭电路”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生活用电”为主要知识背景 ,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育观念及学校...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教师必须认识到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又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结果,强烈的求知欲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而获取知识后的喜悦又会促进产生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运用新颖的导课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实验的多重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将对他们将来的物理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事实上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远比让他们多学到一些知识或得到的分数还要重要得多。因此,调查和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对我们的物理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开发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在于力求在教学设计中,使学生的学习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创设学生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质疑的机会,并把这一机会设置在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按照物理课堂教学规律,我们可以把教学设计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分为:导课前的开发、探究过程的开发和课后设置的开发三种途径。1.导课前的开发。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正如爱因期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设计教学的起始就是导课,设立学生学习情景。这一阶段的课程资源开发重点是使教材知识“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本身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可是 ,学生学起来常常反映难学 ,甚至不感兴趣。如何使他们对物理知识发生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 ,确实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兴趣往往是学习的一种动力 ,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则是导致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笔者几年来在利用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上 ,下了一定功夫 ,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信手牵来作为物理教师 ,要十分重视身边的材料进行演示实验。对一些平庸的材料信手牵来 ,往往具有神奇的魔力。在讲“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 ,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