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到来,群众体育再次迎来了发展高潮,如何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的需要,加快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至关重要。大众传媒作为体育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认识其对于体育传播的作用,如何认识其对于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意义,是充分发挥其在全民构建体系中的作用与功能的前提。一、复制和改变:大众传媒对体育意义的构建作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媒介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在不断相互作用中彼此推动、共同发展着。"罗伊在《体育、文化与媒体》一书中说:媒体不仅使  相似文献   

2.
2018年是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的第十个年头,自2009年开展首届"全民健身日"活动以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每年8月8日将利用自有场地资源开展体育活动,让群众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继活动开展以来,奥体中心"全民健身日"参与人数和活动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组织水准也稳步提升。从"发展体育强身健体"到"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50年来,全民健身不断推进,健身场所越来越丰富,健身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以百姓参与度高、易于练习和掌握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马拉松、快走、骑自行车、广场舞、武术、游泳、跳绳"十大热门项目为研究蓝本,继而展开分析和总结全民健身运动十大热门项目的特点与其相应的解说指南。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的体育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超常发展体育工作作为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着力提高“三个素质”,努力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法制建设等工  相似文献   

4.
池玉新 《大观周刊》2012,(32):238-238
时代的车轮即将辗过二十世纪,转入二十一世纪的轨道,人们都祈盼着新世纪曙光的到来.随着“科教井国”在我国大地上勃然兴起,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都分也初露曙光。尤其是《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学校体育又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彼岸。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自然不宫而喻.许多新问题都等侍着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相似文献   

5.
实体空间是人们生活的载体,不仅为各种实践活动的发生提供场所和物质基础,而且空间本身作为媒介也在传播着特定的符号意义,对人们进行教化与劝服.场地设施建设是新时代全民健身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研究以毛泽东体育全民健身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根据不同现象,针对性提出运用其"健康第一""全体参与""积极主动"等内容,对全民健身空间的媒体建构给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体育具有开放性强、包容性强、共享性强、信息传播接受门槛低等优势,为社会居民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的同时,又可以从内容、价值观等层面,提升网络体育所传播的相关信息.本文着眼于网络体育传播及全民健身,首先分析网络体育传播对全民健身的影响,其次进一步探究网络体育传播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琴 《大观周刊》2012,(12):214-214
为响应全民健身号召,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在农村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方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方式逐步改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通过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全体国民积极参与大众性体育活动,已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本文就体育类图书出版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求促进体育图书出版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规划为体育学术期刊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分别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和《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更是为体育学术期刊出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文章梳理了当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总体情况,分析了体育学术期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解读,针对体育学术期刊提出提升选题策划能力,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依托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环境,培养出版创新能力;加强集群化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学术期刊群。  相似文献   

10.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1.
贺刚  江玮 《新闻战线》2015,(3):211-212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全民健身计划需要媒体的宣传和引导,而媒体通过加强宣传政府政策和全新的健身理念,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意识,促使民众积极走入全民健身的队伍当中,使全民健身计划真正落到实处。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指在一定的技术手段的支撑下,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媒体也在适应着时代的发展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睡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体育的两大板块——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也越来越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体育新闻在晚报中自然占据重要的位置,甚至出现了有的晚报如《济南时报》以独具特色的体育报道叫响自己品牌的现象。而在报纸的体育新闻中,体育图片有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加强的趋势。在读者较为看重的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娱乐性新闻中,图片的容易诠释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身条例》已于2009年10月1日施行,这是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战略转移的一个具体体现。作为传承文化、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大众传媒应当用实际行动积极宣传这一条例,深入挖掘社会体育新闻。无论从当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化还是从社会体育新闻自身所蕴涵的报道价值来看,它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大众传媒应当利用这大好时机,拓宽体育新闻的报道领域,以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从我国大众体育观念变迁与社会体育新闻报道价值两个方面评述和分析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谢志仟 《大观周刊》2012,(35):342-342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地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希望人们能够强身健体,全民健身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全民健身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自身带有非常强烈的实践性与吸引力,更多的是人们在运动中可以享受整个过程,从而将自身的烦恼抛诸脑后,逐渐提高自己的体魄与自信心。要想更好地发展全民健身项目,需要借力电视节目这一媒体,在体育节目中融入娱乐因素,从而更好地贴近大众,让全民健  相似文献   

16.
蔡凯 《新闻前哨》2012,(12):73-73
休闲体育节目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不断重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全民健身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太极拳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富有深层文化内涵、具有明显健身效果的优秀传统健身养生和防身运动,也是全民健身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推广太极拳运动的过程中,太极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太极文化类图书出版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作用,同时指出这类图书在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全民身体素质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国体育事业在战略布局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全民健身在体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挖掘,从赛场外找新闻传统的体育新闻往往比较重视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比赛,以及CBA等职业联赛,对全民健身新闻的挖掘尚嫌不够。其原因在于,竞技体育往往是拿金牌、破纪录都是新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的朴素体育教育思想表现出实用和实效两手抓,持之以恒的终身性,体育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健身的综合全面性以及兼容并蓄等特性。该朴素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体育教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产业的发展再次被提上议程。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并且提出了"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在未来10年,中国的体育产业将迎来成长爆发期。2015年是全民健身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第一年,相关的体育政策也在助推体育休闲化的发展。在政策红利与人们生活消费习惯改变的推动下,中国国民的体育消费诉求不断升级。普通民众开始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热衷于直接参与到赛事中。尤其是娱乐化的体育赛事广受欢迎,此类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呈现出极大的商业价值,5万亿的体育产业金矿亟待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