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历史源流及文化内涵,从而确认少林禅武医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而通过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社会价值的分析,表明少林禅武医文化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健身养生价值和普世价值。因此,继承和弘扬少林禅武医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少林养生功功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武术理论和功法原理,探讨并阐述了少林武术与禅武医养生之道的关系与发展,旨在进一步完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让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3.
少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精髓,其源发性的理论之基是佛家的"缘起论",以存在论缘起、整体论缘起及境界论缘起为研究支点,阐释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探析其对当代疾病观、生命观、运动观、自然观与养生观的启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少林文化品牌的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禅武医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少林功夫名震寰宇,世传绝学"禅武医",则世人知之甚少。少林"禅武医"是什么?河南省政府参事赵国成先生说:"少林有三宝,世传禅武医。禅是修身本,武为强身技,医乃济世术,三宝源合一。"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说:"少林禅武医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我们有理由,有义务把禅武医文化保护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禅武医  相似文献   

5.
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论述一直以宗教文化或医学的视角展开。本文基于历史典籍,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加以梳理,旨在为少林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新内涵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少林武术:应对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论述了少林武术应对全球化时代发展的研究定位以及继承、发展和创新等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少林武术的研究应立足于"禅"与"武"的融合;"尊重传统、不迷信传统"是少林武术的继承原则,并以开放性心态进行少林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应从文化的当代价值出发,与时俱进,同我国武术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少林武术、气功以及技击与禅,少林武术与佛教戒约等关系,充分说明了少林武术文化与佛家禅宗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据禅宗“以出世之心办入世之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旨,剖析少林禅武在少林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作用.认为少林之禅与少林之武是禅即武、武是禅、禅武合一的关系.少林禅武在“出世与入世”践行过程中是禅宗宗旨的信奉者、执行者和传播者.具体表现为:少林禅武以普渡众生、兼济天下的救世情怀信仰、践行禅宗宗旨,以慈悲为怀的舍身精神阐释、执行禅宗宗旨,以与世无争的宽广胸怀继承、传播禅宗宗旨.  相似文献   

10.
禅武一体——浅论少林禅宗和武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佛学、武术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少林是禅宗的发源地,进一步证明少林是以武悟禅,禅拳合一,禅武相通,禅武一体。  相似文献   

11.
浅析少林武术的禅武结合与异质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与禅宗这一外来教派在少林寺特殊历史环境中的有机融合产生了震撼世界的中华瑰宝-少林武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禅宗思想与少林武术的结合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认为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用。禅宗教义彻底而深远地影响了少林武术的技术风格及其理论发展,并深深地渗透于少林僧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享有名门正派之称的少林武术也对禅宗在中国的推广与传播起到了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少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变化而兴衰,而少林拳作为少林文化的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但是,少林拳在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寺院无数的动荡经历,这种精神逐渐得到巩固,形成为一种少林精神。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拳的"禅武"结合的武德中,少林拳的动作设计中,少林拳的武医相依、武以文饰中,少林拳的练功技巧中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林拳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在对少林武术和禅宗的"禅武合一"进行归纳分析后,分析了禅宗和少林武术的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最终达到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林武术传承理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少林武术自诞生起就与佛教禅宗、政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林武术是在战争的实践及广泛吸取民间武术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少林武术以独特的开放性和融摄性广纳百家之长,不断地与中外武技进行交流,逐步形成了目前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对少林武术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特殊的佛教文化环境使少林武术与中国武术其他流派有很大区别,在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出禅宗智慧与传统佛教文化体系的特性,其魅力在于禅武结合、自成体系,其活力在于传统的封闭性与广博的兼容性,其定力源于佛学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文化学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的概念和少林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少林拳技术要求对现代竞技武术散打技术的影响。得出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是传统武术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8.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和脊梁,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然而,今天少林武术这块传统文化瑰宝的发展已经被提到"保护"的地步,少林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少林武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已经正在成为很多关注民族文化命运的各个领域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的理论,通过逻辑归纳与演绎,阐述了少林武术文化遗产保护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提出:少林武术文化遗产亟需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对少林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原则、保护途径的多样性以及开发利用对保护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