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精髓、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武术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应自强的理念。研究认为:实现中国武术自强须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和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其中文化传统是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文化个性是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奥运后中国武术在市场中的发展进程和中国武术迈向全球化为研究方向,从而使中国武术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激发出人们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让中国武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将中国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武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武术的新语境,提出了新世纪中国武术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诠释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认为:"武不尽势"是从中国武术表象形态的多样性层面对中国武术"博大"进行的整体性描绘;"势无穷意"是从中国武术表象到意境的超越性层面对中国武术"博大"进行的准确性论述;"意在体悟"是从中国武术思维范式的实践性层面对中国武术"精深"进行的深入性表述;"悟贵恒坚"是从中国武术体认过程的持久性层面对中国武术"精深"进行的全息性论断.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中探讨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意义,分析了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必然性。武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快速流动要求中国武术运动走向国际化,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走进奥运会,最终目标走向世界、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不是单纯的技击术.它本身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文化中,具有不同于现代竞技运动的鲜明特征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具有泛道德伦理的价值观;中国武术具有整体健康和养生观;中国武术具有多元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WMA的意义     
七月流火,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中国武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职业联赛一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这对近年来发展称不上顺利的中国武术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同时,由于WMA所采取的赛制和比赛内容,又为中国武术的回归传统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这个意义来说,WMA对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拳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武术技术多元集合体。"拳种意识"的缺失成为当代中国武术技术传承的弊病。为了确保当代中国武术技术传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当树立"拳种意识"。这不仅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诉求,也是彰显中国武术技术多样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韩国龙仁大学在校本科生选修中国武术课程的现状。从调查中可知韩国高校大学生希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是学习中国武术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中国武术动作太难、太复杂、太枯燥、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也是中国武术对外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武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只有知己知彼、对症下药,中国武术才能走得更远和更长久。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进入奥运面临的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竞赛项目不明确;竞赛规则的制约等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武术进入奥运是不可行的结论。现实表明,中国武术的后奥运时代已经来临,在此结论基础上对中国武术今后在传承、普及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思考,旨在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国武术文化必将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具有明显的体育特性;在武术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武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之既表现出体育的特性,又表现出其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武术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体育之魂,在武术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突出武术自身的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在对外汉语传播中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说明了武术文化不但有教育性、激励性等价值,而且还可以承担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因此,向世界推广武术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技术上,同时也要把武术文化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打着文化全球化的大旗,已经席卷世界各地.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悠久文化的一部分,独具自己的优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应当努力发展武术文化,真正体现"民族的"文化也就是"世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性、为国争光的举国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是竞技武术发展的主要文化动因。竞赛规则过于烦琐,以及在推广过程中重技术传授,而文化内涵的传播相对弱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竞技武术在更高层次上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武术文化发展进程的视角审视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层次及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华武术文化价值系统形成的深远影响和制约作用,进而通过古代阴阳学说、五行不说、道家学说、儒家哲学等中国古代哲学,论证了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核。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短缺的分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较之于其他文化而言,在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提高大众的生活文化水平、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客观与理性地认识其自身价值,由此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中华武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融进现代社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新时期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武术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应当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共同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后盾,以武术为载体,既让中国武术快步走向世界,又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武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文化内涵、理论体系、评价模式及外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从中窥探中华武术发展的足迹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